老楊
他是農民的孩子。努力考上大學,吃便宜的飯菜,拼命爭取到獎學金,畢業后雖然努力工作,工資除了還助學貸款和寄點錢回家,余下的卻只能勉強維持生存。
這樣的路走了18年,他才融入到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中,和白領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從一個農民到一個白領,明知有很大的差距,他卻沒有放棄。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努力值得嗎?其實一輩子做農民也不錯呀!”
我想,這樣奮斗的18年,不只是一杯咖啡的收獲,還有那么多的辛苦,讓你一點點認清自己的極限和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克服多少困難,創造多少機會,能成為什么樣的人,能過上多么美好的日子,而不只是接受生命給予你的本能。
畢業后,我一直用簡單的方式衡量自己的價值:當我可以做一份每周賺400元的工作時,那我就只有400元的價值;當我只會在餐館里擦桌子時,我就只有擦桌子的價值;當我可以教中文時,我就有了中文老師的價值;當我可以把一件件心中所想的東西搬進家里時,我就知道我的價值可以讓我擁有一張床、一個書架、一盞臺燈、一輛車子……
然而,當我奢望另一些無法立即實現的夢想時,我就知道我必須繼續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擁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這些愿望,這樣循序漸進的努力,在我看來是人生應有的步驟。它讓我審視自我的能力與極限,并且按部就班地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的一生為什么努力?有一句話說得好:因為最痛苦的事,不是失敗,是我本可以卻不能。
我想:這一生,與其抱著“父母的財富足夠我一生揮霍”的想法,不如親自嘗試生活的味道。別輕易在苦難面前退縮,學會對自己說“我能行”“我可以”“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