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樂學院鋼琴系 310024)
當下,鋼琴伴奏者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中文中有“藝術指導”這一說法,但是如果我們從視覺得角度去理解“指導”這個詞語,則很容易給人帶來誤解。在英語中稱為Couch,德語中稱為Liedbegleitung,或者Korrepetition。然而這些詞語的含義之間都存在著細微的差別。作為身處指導者位置的伴奏者,到底需要具備怎樣的素養和教育?又應該從何時開始教育?為了探究清楚這些問題,在現今音樂大學的教育實踐中正在進行著多種多樣的嘗試。在本文中,將就“一位優秀的伴奏者到底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和條件”這一問題,主要從教育和教養層面陳述一些觀點。
首先作為一名學生,必須具備的自然是鋼琴獨奏的技術。但是這里所說的技術并不單單是指指尖的彈奏技術。當然,嫻熟穩定的指尖彈奏技術是伴奏者的必備條件。會彈鋼琴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前提。
通過這樣的演奏技術去表現一個世界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是一項對音樂性和樂句的品味、對音色的敏感,并要求能將以上這些通過指尖去表現出來的技術。
在鋼琴伴奏的世界中,要求演奏者具有對作品的綜合知識。例如在彈奏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時,要求演奏者能在腦中立即浮現出歌劇作品的場景。為此,演奏者在彈奏右手的樂句時需要具備能夠想象出歌劇中的一個個樂句和角色等的教養。K.311的第一樂章。開場是管弦樂隊的合奏(tutti)。接著是從右手的16分音符開始的長笛獨奏和管弦樂以及蘇珊娜女士的歌聲,這些都要求演奏者能在腦中想象出來(譜例1)。從第28小節開始則是用溫柔甜美的歌聲歌唱愛情的男高音(譜例2)。
(譜例1)

(譜例2)

另外,如古典主義鋼琴奏鳴曲——Andante樂章,有很多是將管弦樂的弦樂器部分直接用鋼琴進行表現的。這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能夠在腦中浮現出這些不同樂器的樂音,并迅速營造出貼切到位的音樂氛圍,這樣的對音樂的品味能力對一名伴奏(鋼琴藝術指導)來說是尤其重要的。但是這必須是符合時代背景的具有說服力的表現。或者說演奏者必須去把握每一位作曲家的特征,并能夠將各位作曲家的不同風格通過一架鋼琴體現出來,這樣的技術我認為是以在不斷的扎實學習中獲得的深厚教養為前提的。
在持有這樣的音態度的基礎上,伴奏者還需要時刻能夠去理解同臺演奏者的音樂特點,并能做到尊重對方,這樣的靈活態度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素質。例如一些在音樂演奏中常會碰到的問題,聲樂氣息的長短和聲音的個性與大小都存在個人差異,有時候往往無法達到鋼琴演奏者的理想要求,即便如此,也必須要盡二人最大的努力去展現音樂。唯有對作品、對作曲家能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才是對同臺演奏者的最大提升與幫助。另外,如果出現了表現手法不一定要求一致的時候,作為處置這種情況的依據,要求演奏者在平時能從多方面進行學習積累。
這種與同臺演奏者的交流,并能將信息準確地用于配合音樂的展現、主導演奏的過程,音樂的品位配合上靈活的態度這一思維方式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項素質。
自小養成同時學習巴洛克、古典、浪漫主義、法國印象主義或國民音樂等作品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古典派的鋼琴奏鳴曲中,從早期開始接觸Haydn,Mozart,Beethoven的鋼琴奏鳴曲并學習整個樂章是基本前提。Bach和古典主義的作品需要花費一個較長的時間從早期開始接觸也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這一時期中的音樂所具有的節奏感、形式感和各種器樂作品、聲樂作品都有相通之處。而在伴奏(鋼琴藝術指導)中,能夠迅速把握并主導這樣的形式感的特征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說器樂作品的奏鳴曲就是古典派的話,我們可以說這實際上就是指鋼琴奏鳴曲+器樂的旋律也并不為過。也就是說,如果演奏者不具有能夠用鋼琴獨奏展現出具有說服力的整個音樂篇章的能力的話,就無法彈奏出正確的器樂伴奏。這在彈奏莫扎特的歌劇伴奏時也是一樣的。首先要去感受莫扎特音樂的形式感,為了能將其中的氛圍展現出來,果然還是必須通過鋼琴奏鳴曲或鋼琴協奏曲的形式來展現。
另外,在這個時代的管弦樂作品或者管弦樂伴奏作品,僅僅去聆聽其中的旋律是不夠的。還要能夠領會其中對音色和音樂印象上的處理。尤其是在巴洛克的管弦樂作品中,在舒緩樂章韻律中表現出的頓挫感與規則的旋律下,是如何展現一個個樂句的,這對理解旋律的輕重也是有幫助的。這種能從多個角度去理解一個作品的習慣,就是一名優秀演奏者應該具備的基礎。從樂曲的開始直至結束,在能構建起一個整體的同時展現出有說服力的演奏,就是以上面所述的學習為基礎一點點構筑起來的。
跨越整個大學體系中的學科壁壘和完善鋼琴專業中教育課程的特色,我想首先應該從這兩個角度出發設置課程。
學習歌劇伴奏,首先我認為需要學會意大利語或者德語。為此,有必要為聲樂專業的學生提供練習發音和語言的環境。另外,重唱的伴奏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耳朵,所以也有必要在對應的科目中加入伴奏實踐并讓學生參與其中。除此之外,還要讓學生參加伴隨聲樂專業的歌劇演出練習衍生的項目,讓學生去體驗為詠嘆調、重唱、合唱的練習提供鋼琴演奏。每一個曲目分給不同的伴奏鋼琴演奏者去練習。通過讓學生在身邊體驗聲樂伴奏老師的實踐指導,并讓學生以此為參考立足自己擔任的演奏部分,作為一名Korrepetitor(樂隊助理指揮)進一步地通過時間深入學習。
其他方面,在鋼琴專業的教育實踐中,除了鋼琴獨奏的課程外,還會每個學期定下一部歌劇作品,對鋼琴譜進行透徹的研究。如何去表現管弦樂的音色特征,刪除或增加樂譜中音符的詳細方法等,在一對一授課中不僅僅是將整個作品從頭至尾展現給學生看,還要包含對歌詞的研究。在期末考試等的測試中,還要要求學生發表相應的研究成果。其他方面,如選取利德(Lied)作品這樣的室內樂音樂,讓學生選擇自己的搭檔,兩人一組進行授課指導。這種情形可以將“室內樂”這一科目分成器樂的室內音樂或聲樂的利德兩個方向。為此,在鋼琴專業中,需要鋼琴專業中同時能配備聲樂專業方面的伴奏教師(鋼琴藝術指導)和器樂專業方面的伴奏教師,分別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才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如果還能讓學生參加指揮專業和作曲專業的教學課程中的管弦樂部分的樂譜的學習,還可以磨練學生應對視譜的能力和體會樂音的能力。
在鋼琴專業的教學課程中,我認為應該將鋼琴獨奏、室內音樂、歌劇伴奏的學習時間分開設置進行細分化的教學。因為這樣做可以彌補對一直以來只重視伴奏實踐而被輕視掉的內容的研究。如果只為學生提供彈奏伴奏的環境,將會失去仔細鉆研樂譜的習慣和磨練技巧的時間。迅速應對樂譜的能力和提高演奏曲目質量之間的平衡問題,需要老師有意識地去控制好,我認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希望抓住在大學中教學的大好機會,從事只有在大學中才能實施的研究和實踐。
本人認為伴奏的專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以歌劇伴奏為主的Korrepetitor,以Lied伴奏為主的Liedbegleitung,然后是以樂器伴奏為主的室內樂的鋼琴家。
作為一個鋼琴藝術指導,首先必須嚴格按照專業水準要求自己的鋼琴訓練,這是作為鋼琴藝術指導必要的基礎,要認真研究Bach(巴赫)的音樂,要把學習古典主義的鋼琴奏鳴曲作為學習手段。不努力學習古典主義是難有發展的。
其次重要的是,要認真了解西方音樂發展的脈絡,不知傳統音樂上下關系,難以成為大家。
早期系統性音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小時候的鋼琴教育,不僅只是鋼琴,而且還需要聽其它的樂器演奏。經常聽一場管弦樂的音樂會是十分必要的。必須嘗試演奏不同時期的鋼琴作品對音色,風格以及技巧也是十分必要。另外,對旋律及歌唱聲音的辨明度亦是作為藝術指導不可缺少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