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孝光
晚上九點多,歧哥給我轉來當地紀委的一篇文章,標題曰:“不得強制‘曬照片‘搞排名,這個地方向工作群開火了!”
歧哥是我采訪的一位基層干部。
接受采訪時,為了說清基層面臨的形式主義問題,歧哥毫不避諱地以自己單位舉例,即便事后挨批評也毫不后悔。受訪的頭幾天,他在個人公號中發了一篇文章,將他了解到的形式主義問題概括為七類,名之為“七傷拳”。
形式主義問題由來已久。另一名受訪者告訴我,當初他帶著干一番事業的心主動申請駐村,未料真下到村里,近三分之二的時間都耗費在“花架子”上。就拿填表這事來說,掛在各家貧困戶門上的“精準扶貧一覽表”不允許涂改,而各級部門的統計口徑時有沖突,頻繁變化,他不得不反復修正相關數據、挨家挨戶更換表格。
類似現象近年來被曝光得多了,全國各地也陸續做了整改。然而調查發現,形式主義在基層正以另一種面目浮出水面。這便是“七傷拳”第三式:指尖綁架,低頭成風。曾經帶來溝通便利的微信工作群發生變異:“@”不斷的會議群、照片刷不完的政績群、“拳頭”滿屏飛的點贊群、“玫瑰體”充斥的拍馬群,匯聚成累累負擔,讓基層干部們“苦不堪言”。
廈門市同安區的一名干部巡河時會帶好幾套衣服,換上拍照,然后分批次上傳到工作群,以證明履行了職責,被新華社評價為“典型的假留痕、真弄虛作假”。歧哥也提到類似的情況,按照河長制要求,他每周需要巡河一次。可是還有山長制、湖長制等任務在等他,“如果全部照要求做的話,每天只能走在路上”。
“基層形式主義問題的根源,在于上級領導的官僚主義。”“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問題被提出后,福建、廣東、湖北、湖南等地陸續推出了整治措施。歧哥滿懷期待地跟我說,他那兒應該也快了。

@北冥有魚:行政區劃在一定時期內,要根據經濟、文化、基礎設施等因素進行小范圍的調整,使之能夠推動經濟發展和交通建設,讓百姓增收致富。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從死刑到無罪:河南曹紅彬“傷妻案”平反始末》
辦案人員應該意識到,他們辦理的案件不是一項簡單機械的工作,一個小小的舉動可能影響的就是一個人的一輩子。希望這樣的案子能帶來警示。(@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