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誠杰
兩年前,有個二十五六歲的東北女孩因為頭發掉得厲害來找我看病。她一見我就說:“郭大夫,我掉頭發掉得厲害,每天睡覺我都夢見自己變成了禿子。”
我問她每天掉多少根頭發,如果一天掉100根那是沒有大礙的,屬于正常的新陳代謝。她說:“43根!您說正常,可每天早上看見那一大團頭發,我就害怕。”說著,她晃了晃她的頭:“您看,我的頭發都掉成啥樣兒了。”
我瞧了一眼,掉發確實挺嚴重的。我跟她說這是腎虛、腎不好導致的脫發。見她面色發黑,還有嚴重的雀斑,我問她:“你平時吃鹽是不是挺多的?”吃鹽過多會腎虛,直接表現為長雀斑、掉頭發,實際上這都是人體內有濕熱的緣故。
鹽吃太多不僅會造成營養代謝性脫發,還會讓頭發變得枯黃。中醫認為,腎臟之華在發,腎氣盛則頭發烏黑有光澤,腎氣虛則頭發干澀而枯黃。西醫認為過食咸鹽會造成排鈉障礙,從而使血壓升高、蛋白代謝紊亂,影響頭發中蛋白的形成,使頭發枯黃甚至脫落,故要求把每天的食鹽攝取量控制在6克以下。
她說是,從小她就習慣吃鹽重的菜。原因找到了,她的攝鹽量一定是超標了。她問我:“大夫,這么多年我都過來了,以前掉頭發也沒有我這兩三年掉得這么厲害呀。”
“你吃鹽的量達到一定程度了。以前身體可以勉強處理多余的鹽,現在身體的處理能力達到頂峰了,就開始出現一些信號(比如掉頭發)來提醒你。這就跟機器似的,你天天用,時間久了,它就不好使了。”
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調味品,也是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很多人都知道它和高血壓、高血鉀等疾病有很大的關系,但我們只在意了這聽起來有些可怕的病,其實生活中很多小的細節與高鹽飲食都有很大的關系。
睡眠猝死癥近年來在東南亞國家,比如泰國及菲律賓肆虐,有專家懷疑這種病和飲食習慣偏咸有關。睡眠猝死癥在1981年到1997年里奪去超過5000名泰國人的生命,促使泰國衛生部展開研究。菲律賓衛生部部長說,20世紀50年代的調查發現,超過五成死于此病的人都有急性胰腺炎,而胰腺炎可能是由菲律賓菜偏咸所致。不過他說,專家未能確立其因果關系。泰國一項同類的調查亦發現,出現睡眠猝死癥的原因可能和食用魚露有關,但國際衛生組織無法確定。
《黃帝內經》曰:“咸入腎,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咸養腎,過咸傷腎。每天每人鹽的食用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是6克。這里的6克不僅指食鹽,還包括味精、醬油等含鹽調料和食品中的鹽量。中國人的鹽用量從南方到北方平均每天15~25克,嚴重超標。這天天用鹽腌著的腎,不是越來越虧嗎?因此,人們平時要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做到五味調和,方能保持陰陽平衡。
那姑娘聽完我的解釋后,決定把鹽減量。一年以后,也就是去年,她帶了些家鄉的特產來看我,說她聽了我的話,回去炒菜鹽放得特別少,頭發現在不掉了,皮膚也慢慢變得有光澤了。
吃太多的鹽對身體的傷害是比較大的,所以盡量少吃鹽,別讓脫發和雀斑愛上“咸人”。(摘自《大國醫——長壽秘訣身上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