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飛

【摘要】目的 探討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在小兒麻醉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8年1~12月124例小兒麻醉患者,隨機分實驗組、對比組,實驗組進行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用藥,對比組氯氨酮聯合丙泊酚麻醉,比較兩組麻醉效果、不良反應等指標。結果 實驗組滿意度96.77%,對比組滿意度80.64%,兩組入睡時間、蘇醒時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 小兒麻醉患者的用藥安全性要求高,對患者開展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麻醉,對改善患者治療效果有顯著的作用,能夠有效保障患者的麻醉安全。
【關鍵詞】小兒麻醉;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R7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6..01
小兒麻醉是獨立在普通麻醉方法以外的麻醉學科,小兒麻醉與成人麻醉的最大差異,在于對麻醉藥物的耐受性差異較大,且由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依從性受較大的影響,使得臨床對小兒手術患者均開展全身麻醉,在保障患者麻醉效果的條件下,避免麻醉藥物使用過量,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1]。尤其在麻醉過量后,患者容易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根據患者手術術式、麻醉方法、劑量等因素臨床多采取靜脈全麻,但對全麻的藥物劑量控制相對不足,甚至出現蘇醒期過分躁動等情況。本文對所選小兒手術患者開展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觀察患者麻醉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1~12月124例小兒麻醉患者,隨機分實驗組、對比組,62例/組。實驗組男33例,女29例,年齡3~12歲,病程1~5年。對比組男32例,女30例,年齡3~11歲,病程2~6年。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診斷與手術治療,排除患者存在實驗麻醉病史,無法耐受麻醉、手術禁忌癥或患者存在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等情況,患者均由監護人簽署同意書。兩組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實驗組進行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用藥,對比組氯氨酮聯合丙泊酚麻醉。
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對患者進行丙泊酚注射用藥,劑量2 mg/kg,麻醉生效后利用氯胺酮進行基礎麻醉,劑量1 mg/kg,并利用骶管穿刺方式,注射0.25%羅哌卡因,劑量0.5 ml/kg,并持續泵入丙泊酚,劑量0.5 mg/kg-h。
氯氨酮聯合丙泊酚:氯胺酮肌肉注射,劑量4 mg/kg,待麻醉生效后,利用2 mg/kg-h的氯胺酮進行靜脈注射用藥,同時對患者開展丙泊酚維持用藥,劑量2 mg/kg。
1.3 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入睡時間、蘇醒時間。對比兩組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數*100%。非常滿意:患者家屬對麻醉效果滿意,患者未見嚴重哭鬧、影響術后睡眠情況;滿意:患者家屬對麻醉效果未見投訴,且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不滿意:患者家屬針對麻醉產生投訴。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取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x±s),t檢驗,計數資料率(%),x2檢驗,P<0.0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滿意度96.77%,對比組滿意度80.64%,兩組入睡時間、蘇醒時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 論
小兒麻醉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臨床麻醉需求,氯胺酮是較為常用的藥物類型。氯胺酮能夠作為麻醉誘導與持續麻醉藥物,對小兒麻醉的用藥整體用藥劑量較高,且同時患者在術中,領氯胺酮麻醉的麻醉風險較高,不良反應較多。患者利用氯胺酮進行手術麻醉,術后的鎮痛作用也相對較好,患者的蘇醒時間較長。
丙泊酚屬于新型短效鎮靜安眠類藥物,該藥物的半衰期較短,多數情況下2~4分鐘即可得到有效清除。這一特性使得丙泊酚特別適合小兒麻醉治療需求,患者在用藥后,能夠盡快達到麻醉需求,且同時能夠避免麻醉藥物堆積在患者體內造成的不適,對患者術后預后效果也有較大的幫助。丙泊酚的用藥可以利用靜脈滴注與穿刺麻醉兩種方式用藥。小兒手術患者的骶角相對平整,且存在骶裂孔大,捫及難度小,利用骶管麻醉的效果更高。丙泊酚利用骶管麻醉的用藥效果更高,能夠在使用量較低的情況下,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此外,骶管麻醉能夠充分發揮丙泊酚藥物代謝快的特點,幫助患者提高麻醉效果。
本文對所選小兒麻醉患者開展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用藥治療后發現,患者利用骶管麻醉的效果更高,滿意度更高,利用丙泊酚用藥,能夠改善患者的蘇醒時間、入睡時間。達到盡快起到麻醉作用,更快蘇醒的目的,值得臨床推廣用藥。
參考文獻
[1] 許春城,等.丙泊酚-芬太尼靜脈麻復合骶麻在小兒隱匿陰莖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4):88-90,140.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