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蘭

【摘要】目的 對于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采取乳腺鉬靶X線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診的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60例,將其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對所有患者施行分組,給予其中30例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常規乳腺鉬靶檢查,將其納入對照組,給予剩余30例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乳腺鉬靶X線檢查,將其納入研究組,對比兩組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符合率。結果 兩組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符合率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結論 臨床中針對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為其提供乳腺鉬靶X線檢查的臨床診斷符合率比較高,應該給予大力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非鈣化型乳腺癌;乳腺鉬靶X線;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7.9;R730.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6..01
乳腺癌屬于女性人群中十分多見并且多發的一類惡性腫瘤,患者臨床死亡率比較高,乳腺癌疾病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質量,對于疾病開展早期準確的診斷與治療,屬于改善乳腺癌患者預后,提高生存率的基礎[1]。本文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診的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6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于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采取乳腺鉬靶X線開展臨床診斷的具體價值加以討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診的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60例,將其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對所有患者施行分組,給予其中30例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常規乳腺鉬靶檢查,將其納入對照組,給予剩余30例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乳腺鉬靶X線檢查,將其納入研究組;對照組30例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中年齡區間最小為35歲,年齡區間最大為71歲,平均年齡為51.5±8.4歲,最短病程時間為7天,最長為11年,平均病程時間為6.2±1.5年;研究組30例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中年齡區間最小為36歲,年齡區間最大為70歲,平均年齡為51.1±8.6歲,最短病程時間為9天,最長為10年,平均病程時間為6.0±1.7年。
1.2 方法
對照組30例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施行常規乳腺鉬靶方式進行檢查。
給予研究組30例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乳腺鉬靶X線檢查:選取全數字平板式乳腺鉬靶機,在開展檢查之前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其中包含病情以及是否懷遠等,患者保持站位或是坐位,調整乳腺鉬靶X線機各項參數,調劑到自動曝光模式,醫生首先對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的雙側乳腺軸位以及側斜位攝片,需要時需要放大攝片或是采取局部加壓攝片,拍片完成之后根據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的具體情況,由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對所獲圖像開展閱片與診斷[2]。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浸潤性導管瘤、腺病以及纖維腺瘤的臨床診斷符合率情況[3]。
1.4 統計學計算
本文兩組對比所獲各項數值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加以計算,利用“x±s”對于計量數據加以表示,利用百分比對于計數數據加以。通過x2與t檢驗開展統計學處理,結算所得P值用于評價是否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符合率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臨床中關于早期乳腺癌疾病的診斷,將微鈣化作為診斷標準,開展乳腺鉬靶檢查在伴隨鈣化的乳腺腫塊患者中的診斷敏感性高,但是關于非鈣化型乳腺癌疾病診斷準確率偏低。由于現在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乳腺鉬靶X線診斷技術獲得了應用,在診斷非鈣化型乳腺癌疾病存在便捷性以及可靠性,能夠根據需求放大攝片,顯著提高診斷準確率。通過本文對比研究資料可見,兩組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診斷符合率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為非鈣化型乳腺癌患者提供乳腺鉬靶X線檢查的臨床符合率比較高,具備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賈玉梅.乳腺鉬靶檢查技術在非鈣化型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09):91-92.
[2] 宋曉波,李紅兵,張細星,曾建國.非鈣化型乳腺癌乳腺鉬靶X線診斷臨床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03):368-369.
[3] 吳勘華,殷士蒙,沈 嵐.乳腺鉬靶X線與超聲診斷非鈣化型乳腺癌的比較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3):112-113.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