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3個月后聯合組關節腫脹數量、壓痛數量較對照組少,關節晨僵時間較氨甲喋呤組短(P【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甲氨蝶呤;益賽普【中圖分類號】R593.22"/>
孫玄靜 張秀勝
【摘要】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聯合益賽普對類風濕關節炎治療效果。方法 選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間40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實施甲氨蝶呤治療)、聯合組(20例,實施甲氨蝶呤+益賽普治療),比較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關節腫脹數量、關節壓痛數量、關節晨僵時間相近(P>0.05);治療3個月后聯合組關節腫脹數量、壓痛數量較對照組少,關節晨僵時間較氨甲喋呤組短(P<0.05);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結論 在對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實施甲氨蝶呤+益賽普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且治療安全性高,建議推廣。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甲氨蝶呤;益賽普
【中圖分類號】R59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6..01
類風濕關節炎為以侵犯關節滑膜為主的系統性炎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礎為關節滑膜血管增生、血管炎等,表現出現關節穩定性差、關節畸形等癥狀。甲氨蝶呤為臨床常見抗腫瘤、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1]。近年來研究中發現氨甲喋呤聯合益賽普可增強類風濕治療效果。為此,本次研究選我院40例類風濕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探究實施氨甲喋呤+益賽普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間40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類風濕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聯合組(20例);對照組男性8例、女12例,年齡57~82歲,平均(66.69±3.51)歲;病程8個月~3年,平均(1.32±0.28)年;聯合組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齡55~83歲,平均(67.03±4.18)歲;病程10個月~3年,平均(1.41±0.37)年;組間患者資料相近(P>0.05);研究經患者、家屬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甲氨蝶呤(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H31020644)口服治療,12.5 mg/次,每周1次。
聯合組在甲氨蝶呤治療基礎上聯合益賽普(上海中心國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S20050059)皮下注射治療,25 mg/次,每周2次。
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關節情況,包括關節腫脹數量、關節壓痛數量、關節晨僵時間;(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選SPSS 24.0軟件計算,關節腫脹數量等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性別占比等計數資料以(%)表示,x2檢驗;P<0.05提示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關節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前關節腫脹數量、關節壓痛數量、關節晨僵時間水平相近(P>0.05);治療3個月聯合組關節腫脹、壓痛數量均較對照組少,關節晨僵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3 討 論
類風濕關節炎發病原因與滑膜血管增厚、炎性介質滲出過多相關,可引發軟骨及周圍韌帶、劍鞘、肌腱損傷,表現出關節腫脹、壓痛、屈伸不利等癥狀,若未能積極治療可增加關節畸形程度,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甲氨蝶呤為類風濕關節炎常見治療藥物,給藥后可抑制咪啶核苷酸及嘌呤核苷酸合成中一碳基團移動過程,進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以緩解關節炎性反應,但長時間治療可影響患者自身免疫機能。益賽普給藥治療后可與體內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結合,以抑制體內TNF-α活性、減少其血清含量,以緩解機體炎性反應、減少關節炎性滲出情況。相關研究表示,在對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實施甲氨蝶呤聯合益賽普可提升炎性抑制反應,以快速改善患者關節活動能力、緩解臨床癥狀[3]。本次研究中發現,兩組患者治療前關節腫脹、壓痛、晨僵水平相近,治療3個月聯合組關節腫脹、壓痛數量較對照組低且晨僵時間較對照組短,考慮原因與關節炎性癥狀控制力度提升相關;且在治療中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說明聯合治療安全性。
綜上,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實施甲氨蝶呤+益賽普治療,可改善臨床癥狀,且安全性較高,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 靜,于慧敏,王 濤.姜黃素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骨破壞的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藥,2019,36(3):238-241.
[2]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類風濕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0,14(4):265-270.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