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峰
摘 ?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改革,各行各業的的發展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其中包括電力行業的迅猛發展,而電力行業中,最為基礎的是發電工作。當前我國的部分發電依賴于水力發電。本文介紹了某工程尾水管局部變形發現、分析及處理的時程,并對相關部位的監測資料進行了分析。通過對鼓包原因的探討,提出流道內埋管受損滲水的可能性,最后提出進一步處理措施。
關鍵詞:尾水管 ?局部變形 ?監測 ?焊縫探傷
中圖分類號:TU7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a)-0041-02
1 ?基本情況
某工程在對三號機組C級檢修期間對三號機組過流設備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尾水肘管擴散段后尾水管平段第2、3節存在局部鼓包變形現象。
1.1 尾水管及相關區域基本情況
尾水管包括錐管段、肘管段、擴散段、平管段,尾水事故閘槽等,擴散段末端為尾支0+000.000樁號,尾水事故閘門槽為尾支0+054.630,從尾支0+000.000到尾支0+074.630均有鋼管里襯,共39節,厚度均為22mm,與尾水管擴散段相連處編為第1節。在尾支0+073.000左右即尾水事故閘門處有一道帷幕灌漿。
在3號機尾水管底部埋設1根DN400機組技術供水排水管,直通尾水事故閘門后。
尾水管基本布置見圖1。
1.2 鼓包發生的基本情況
壓力鋼管排水管由球前鋼管底部引出,沿蝸殼延伸段下方向下
1.3 尾水管鼓包基本檢查情況
3號機尾水管鼓包區域在平管段2、3、4節之間均有發生,共有10個鼓包,其中明顯鼓包有6個,集中在2、3節之間,均在中線以下,最大鼓包直徑約1200mm,高度約40~50mm,最小的直徑約700mm,高度約20mm。錘擊鼓包及相鄰區域聽不到脫空、空鼓的聲音。其余管節段未發現異?,F象。
2 ?3#尾水支洞監測項目布置
3號尾水支洞設置了2個監測斷面,分別位于尾水支洞上游側鋼襯段(b3)和下游側混凝土襯砌段(b4),尾水管鼓包區域發生在b3斷面。
b3斷面監測項目包括:圍巖襯砌外水壓力監測(滲壓計)、支護錨桿應力監測(錨桿應力計)、襯砌鋼板應力監測(鋼板計)、襯砌混凝土應力應變(應變計和無應力計)。其中損壞的儀器有:錨桿應力計ASb3-2、鋼板計PSb3-1、砼應變計Sb3-1。
3 ?監測成果及初步分析
從3#尾水支洞監測數據初步分析,可以得出:
(1)滲壓計Pb3-1測值從2015年2月以來呈持續性增長,變幅約0.025MPa,表現為隨溫度小幅度變化,變幅較小;滲壓計Pb3-2測值從2015年2月以來呈持續性減少,變幅約0.01MPa,9月初尾水管放空后,由于內水壓力卸載為零,在外水壓力的作用下,滲壓有小幅增加。
(2)錨桿應力計主要受溫度和水壓力的影響,但受溫度影響更為明顯,變化規律表現為與溫度負相關,9月初至9月底,在內水壓力卸載后外水壓力的作用下,該部位錨桿應力計均表現為受拉,增加的拉應力在1.5~2.5MPa之間。
(3)鋼板計主要受溫度和水壓力的影響,但受溫度影響更為明顯,變化規律表現為與溫度正相關,9月初至9月底,在內水壓力卸載后外水壓力的作用下,該部位鋼板計均表現為受壓,增加的壓應力約為4MPa。
(4)無應力計測值變化主要受溫度影響,變化規律表現為與溫度正相關,水壓力對混凝土自身體積變形影響不大。
通過對上述監測成果的初步分析,可以認為,目前上述監測部位圍巖、砼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巖體滲漏情況無異常。引起3號機尾水管鼓包的外水水壓來源不是巖體滲水(包括帷幕灌漿破裂、F28斷層滲水和F27斷層滲水),也不是由于內水外滲排空后造成反壓形成。
4 ?鼓包原因分析
經討論分析,認為鼓包為本次檢修尾水流道排空后形成,引發鼓包直接原因為外水壓力,外水水壓來源有3個方面:
(1)巖體滲水(包括帷幕灌漿破裂、F28斷層滲水和F27斷層滲水);
(2)內水外滲,排空后造成反壓;
(3)流道內埋管受損滲水。
通過監測資料的分析及進一步分析排查,基本排除前兩種原因。若岸體滲水,則在主變室,尾閘室會有明顯滲水現象,且尾水管其他管段均會有反應,但目前沒有此現象。若內水外滲,則流道排空后會由原路反滲至流道內,且應有明顯滲漏點,且錘擊鼓包及相鄰區域應聽到脫空、空鼓的聲音。
流道內埋管受損滲水可能性分析:在尾水管底部埋有1根DN400機組技術供水排水管,直通尾水事故閘門后,與下水庫相連,內部水壓約0.7MPa,若該管在第2、3節尾水管下部區域局部焊縫等薄弱部位受損滲水,則該水壓無處釋放,流道充滿水時,內外壓平衡,不會造成鋼管變形,流道排空后,則外壓全部作用在鋼管上,造成向內鼓包。
5 ?進一步措施
為進一步排查原因、評估風險,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對相關區域焊縫做探傷檢查。根據探傷結論再做出進一步應對評估和措施:
(1)若焊縫未受損,則可排除內水外滲的可能性,盡量少安排三號機組運行,運維人員須加強對機組穩定性進行監視,加大對三號機的尾閘井、主變洞、母線洞等區域及排水廊道的巡檢頻次,密切關注上述部位的滲漏情況。
(2)若焊縫已受損,如果將機組恢復備用運行,可能會存在內水外滲情況,會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需馬上對其進行處理。
(3)下一步處理方案:將2號流道檢修閘門下落,判斷機組技術供水排水管是否破裂滲水,同時在鼓包處鉆孔泄壓(至少兩處,一處灌漿,一處觀測),并對鼓包處進行處理(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各鼓包處鉆孔泄壓,焊接千斤頂支撐支架,用千斤頂使鼓包復原位;第二種方式,將各鼓包處切除,并對混凝土層視受損情況進行處理,重新加工鋼管內襯焊接補全;第三方式,對受損段鋼管整體切除,重新加工制作鋼管焊接補全,但此種方式由于受進人孔尺寸限制,鋼管無法運抵現場,基本可排除),并灌漿加固,屆時,四號機組需陪停。
參考文獻
[1] 段征宇,李堅,鐘平.三板溪尾水支洞岔管段爆破開挖與圍巖穩定研究[J].水力發電,2004,30(6):34-36.
[2] 劉萬江,齊界夷.鉆爆法分層開挖技術在地下電站尾水支洞擴散段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6,23(8):18-19.
[3] 劉甲春,張健,俞曉東.雙機共尾水溢流式調壓室過渡過程研究[J].人民長江,2016,47(10):72-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