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勇
摘 要:博物館的主體工作就是展現不同時期的人類歷史和社會發展文明,需結合產業化的視角提升博物館的空間、歷史和藝術形式。博物館陳列展覽極具思想性與觀賞性,可有效深化人們的精神素養。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需重視文物展品之間的聯系,明確思想主題,以解讀文化為思路,借助空間規劃等,展現其思想性與觀賞性。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展覽;思想;觀賞
博物館是空間設計文化的價值縮影,能夠展現出不同階段的文化、歷史、藝術的特征,全面地實現陳列展覽的典藏價值。因此,務必結合新時期的管理理念進行陳列展覽,精準地對博物館內的元素進行協同建設,明確現代化藝術和民族性藝術的特色內容,以彰顯博物館的思想性與觀賞性。同時,陳列展覽的設計中還需結合采光、空間布局、顏色拼接設計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優化,全面提升展覽的審美意義。
1 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功能分析
1.1 博物館陳列展覽簡介
由于中華文明的歷史和發展較為多元,且不同藝術形式都會存在不同的價值,這就需要借助有效的空間,呈現出不同氛圍的展覽內容和展覽物品,提升人們對古文明和古文化的認知[1]。
1.2 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基本功能
博物館是歷史的直接寫照,通過有效的收集方法,將不同形式的文物以合理的處理方法進行呈現,既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還具有顯著的保存效用。而這些方面的屬性對我國的科研、教育、考古等產業均有顯著的作用。如陜西歷史博物館主要呈現的是對人類文化的探索與分析,館內的主體功能是對不同資料的收集、古文學內容的保存和開展項目展覽、教育實踐等。通過視頻、圖形、文字、藝術表演等形式充分彰顯展覽的實際效用??偟膩碚f,博物館具有服務社會的作用,結合不同社會形式的價值特征,提升博物館的定位價值。同時,在文物的展覽過程中,結合收藏品的陳列、展廳的規劃等,通過對不同審美動機進行有效的評測,彰顯出“工藝”和“服務”兩方面功能,而這兩方面功能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和審美意義。另外,在服務參觀群體的過程中,需要以教育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參觀,加深學生對某一塊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2]。博物館具有啟迪教育的功能,能夠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專業人群的需求,可提升人們的藝術感知。
2 博物館陳列展覽所具備的思想性
2.1 蘊含深厚的文化思想
明確并認知陳列展覽的目標產值,并在此基礎上衡量文化和歷史之間的交融性,從而提升展覽的意義,有利于提升人們的思想認知。文化思想是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直接體現,在展覽中,需借助不同的陳列主體和展示方法深入探索各類文化的形式內容。這方面的內容需采用精細化的管理進行藏品設計。同時,展覽也是歷史文化及思想意境的直接表達。如陜西歷史博物館所塑造的空間中,呈現出十二生肖獸像和不同時期房屋建筑的特點。包括瓷片的設計方法,瓷片中通常還具有較為特色的圖案內容。同時還可借助相應造型架設,從不同方向構建相應書畫遺跡、雕刻藝術等內容形式,有利于加深人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激發出人們對文化空間的聯想。通過在歷史博物館中深化不同形式下的畫卷及藏品的內容,人們的情感得到升華,逐步認知到生活的意義,不僅能夠塑造出不同形式的人格魅力形式,還能提高人們對人文文化的基礎認知。
2.2 蘊含深厚的歷史思想
影視劇的內容多與真實的歷史存在一定差異,受當前諸多影視劇的影響,人們對某段歷史的理解產生偏差。加強對展覽思想認知的理解,抒發出不同氛圍下的文化意境和歷史特征,有利于展現當地的特色文化氛圍。如西安博物院突出對“十三朝古都”的講述,通過明確核心的人文亮點,認知到西安的城墻建筑、小雁塔建筑、大雁塔建筑等空間對人們思想的導向,并通過小雁塔的“斷層”、大雁塔的“宏偉”,彰顯人們對“和平”的向往。由此可見,對于陳列內容的選取和確認過程中,需結合民眾的思考形式進行綜合性探索,重視以客觀抑或是主觀的評判標準認知博物館的文化形式,明確博物館對不同形式歷史、文化的追求。
2.3 語言意境蘊含的思想性
當今博物館更重視對思想語言意境的體現,具體構建形式需要從博物館的藝術和體系文化內容構建相應布局形式,從而在相應空間中展示出博物館的語言意境。這樣也能引導人們能夠在觀賞中挖掘不同歷史形式的語言表達內容。同時,每一件文物都具有一定的發展歷史和目標構建形式,而這些文化歷史都具有相對應的歷史故事。通過明確不同歷史氛圍的意境文化和空間價值,重視對文化路徑的探索,提升人們對歷史的理解和多方面藝術形式的啟示探索。另外,文物所表達的語言藝術和語言特征具有極其鮮明的形式氛圍,通過認知不同藝術品中所涵蓋的內容,重視對其領域的探索,激發人們對歷史語言的情感理解。
2.4 蘊含一定意義價值
博物館的產業形式化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價值。如一些文化值得被弘揚,那么需要以博物館為媒介進行價值體現。通過構建不同形式的空間模式,積極地轉化不同場景于空間形式中,提升人們對這些內容的創造與理解。在此過程中,館內也呈現出生活價值的體現,通過展示被創造元素的特征,如空間設計氛圍特征,能夠將人們引入一個具有社會價值的思想形式。同時,在空間形式的創造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對人文環境的探索,還需要對館內的藏品特征、藏品形式進行整合分類,在空間中形成一個“天人合一”的目標氛圍。另外,對于色彩藝術的探索中,需要將不同基調的建筑風格與色彩的明暗關系、疊加關系以及沖突關系進行系統調研,以確保陳列的展品能夠將人們引入具有創作形式的空間氛圍中,突顯出空間表現形式的目標作用。
3 博物館陳列展覽具備的觀賞性
3.1 房屋審美價值
對于房屋審美價值的體現中,博物館則重視對不同形式房屋建筑的復原。展示出不同宮殿形式、史跡形式的價值氛圍,并通過合理空間排布,在范圍中展現出生活、集市、皇宮等不同建筑的需求,有利于彰顯出房屋的特殊審美。而現代博物館多以模仿設計為主,如陜西歷史博物館就仿建了古代建筑物,從而在此空間中呈現出一個文化歷史形式,也有利于提升房屋審美的效用。
3.2 藝術審美價值
某些時代藝術不僅僅需要借助有效的實物觀賞進行綜合性理解,還需要借助3D模型的鏡像系統予以體現。例如,對于展廳材料的選擇中,則需要勾勒出不同藝術形式的特點手段,以提升傳播效用為目標,結合情境在線的形式進行空間藝術的體現,而這一藝術也可以通過數字化的展示模式進行體現,達到視覺沖擊的目的。例如,可以借助AR技術呈現科技的發展模式,利用視頻、音頻、文字的形式展現不同藝術的內容[3]。同時,在藝術氛圍的理解中,則需要借助文化創新的體系價值進行創新,明確創新設計理念與藝術氛圍的兼容性與差異性,更好地實現和諧統一的建設目的。在藝術創新設計這一方面的內容體現中,博物館能夠通過模仿設計方法,將有效的設計模式與設計審美相結合,能夠提高觀賞者對這部分內容的和諧理解。最后,在多形式的空間創作和空間理解規劃中,藝術審美的創作也不局限于對于靜態事物的呈現,更多的結合了動靜結合的展現方法,將不同形式的配套組織與歷史發展相結合,全面地實踐可觀賞性的價值。
3.3 人性化價值
當今社會更多的強調的是“人性化”的社會模型,而陳列展覽中則可以借助展廳的屬性,拓展配套的服務體系構建,利用模擬的手段發揮出文物的實際效用。由此,展廳內部的采光功能需要以有效的方法進行控制,如設計、分析出不同光暗條件的文化藝術特征,借助有效的換色手法呈現出不同區域的主題內容,有利于強化展覽的觀賞屬性[4]。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充分認知博物館所具有的藝術特征和觀賞價值特征,不僅能夠發揮出展覽的社會效用,還能讓人們根據展覽的文化主題、項目內容全面了解展示內容對社會的意義,突顯出陳列的實際效用?!?/p>
參考文獻
[1]史文堃.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豐富性與實效性淺議[J].明日風尚,2017(19):305.
[2]郭明月.淺議博物館展覽陳列的工作思路[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2):100-101.
[3]解俊.基于文化創新的博物館陳列展覽藝術設計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65-66.
[4]張鴻超.談博物館的陳列設計工作[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