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農村的農民來講,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因此,努力做好農村土地的所有權的登記并給予發證的工作十分必要,也是當前國家國土管理部門的當務之急。登記發證的基礎依據是對于土地權屬問題的調查,因此,在本文中,筆者結合杭州市相關的農村土地權屬問題的調查工作的實際經驗,對農村土地權屬調查的方法和技巧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希望能夠有助于提高今后土地權屬調查的工作效率,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農村土地;權屬調查;方法
根據國家國土部門要求和文件精神,要加快對農村集體用地進行權屬明確并登記發放土地所有權證,通過確權和發證的形式不僅可以有效保護國家集體土地資源,另外還可以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我國農業發展。進行土地登記發證的主要依據是土地的權屬調查結果,因此,權屬調查的科學性和開展的工作效率直接影響著土地登記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因此,一定要注意土地權屬調查的方法和技巧。
1、農村土地權屬調查概述
對于農村土地進行權屬調查是農村土地調查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其主要是對土地的性質進行劃分和確定,進一步確定其屬于集體土地還是國有土地性質,開展調查時是以宗地作為基本單位。一般意義上來講,土地權屬的本質就是對于土地產權歸屬的認定,屬于土地調查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核心的部分。當然,由于農村萬象,土地權屬的調查也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具有極其復雜的特點。繼我國農村土地第一次調查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其中農村土地的地形和土地的使用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加上當時權屬調查的技術手段的落后,使得當時的一些有關土地權屬界線以及因界線問題引發的一些爭議都是由手繪而成并予以保存,其中對界線協議書中的拐點的描述只進行了定性分析,并沒有實測的界址點坐標。這些原因都限制了我國農村土地權屬資料的完整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增加了對國土資源保護的難度,同時也限制了土地資源的使用。
2、農村土地權屬調查
2.1 農村土地權屬調查的內容
杭州市此次農村土地權屬調查的主要對象是集體的土地所有權、國營的農業用地、林業用地、漁場以及企事業單位用地、公路用地、河流以及其他國有和集體權屬性質的用地進行權屬調查。其中在權屬界線中要做到認定合法、表示規范以及位置準確,保證圖、數和實地現場保持一致。
2.2農村土地權屬調查的工作流程
杭州市此次農村土地權屬調查工作的開展流程是以宗地作為基礎單元進行土地性質的確定,并對每一宗土地的權屬界線進行確認,并與相關單位簽訂相應的《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和《土地權屬界線爭議原由書》及《界址點調查量測記錄表》。主要的技術路線如下圖1所示:
2.3 權屬調查的實施
此次杭州市農村土地權屬調查工作的具體實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查清楚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的界線以及集體土地之間的界線。因此,要弄清楚這些土地之間的界線就要首先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收集并分析處理,然后編制出詳細精確的權屬調查草圖,此時在調查草圖上一定要注意標注那些已經征收、征購的土地界線,并且對其征收的年限和年號也要進行標注。另外,對于土地權屬已經在以往的土地調查中已經確定的權屬界線進行標注,并且搜集完整的調查資料。在進行調查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調查人員需要進駐到被調查村,并且親身攜帶之前形成的調查草圖,由指界人先對草圖中的界線進行確認并加以分析。經過分析和研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調查工作量,提高調查工作的效率。
2.4地籍測量
在對地籍進行測量時,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解析法,來對權屬界線以及界址點坐標進行測量。然而,經過研究發現集體土地的權屬界線大體上呈現出線型,如果用傳統方法進行測量的話既費時也費力。因此,在此次杭州市農村土地調查中主要用的方法是RTK方法。
3、調查中特殊問題處理
在此次調查中也遇到了一些具有爭議的問題,主要有兩大類型,分別是爭議地問題和特殊界線的問題。
首先,爭議地的問題。對于已經上報但是沒有被批準的農業土地用途轉變的集體用地,在進行權屬調查時就作為爭議地處理,并按照規范標準進行備注;對于權屬界線的爭議,但是沒有辦法予以解決的,暫時歸為爭議地,并做好備注;對于權屬性質不能確定的集體土地,也歸為爭議地處理,并備注;最后,對于公路、河流等,按照相關法規進行處理,一般歸為國有用地。
另外,特殊界線的問題。對于已經有完整權屬界線資料的,要進行仔細核查,如果界線沒有發生變化,則不需再次進行界線指定;對于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的界線,如果雙方存在協議,直接引用協議、界址點和法定界線,不需要再次指定。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集體土地的確權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國土資源保護和利用開發,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進行農村土地權屬調查可以在宏觀上對國家的國土資源進行清晰地認識和定位。因此,在今后的農村土地權屬調查時一定要注意對調查的方法和技巧的選擇和掌握,從而有利于提高調查工作的工作效率,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
[1]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浙江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工作規則,2012.
[2]谷曉坤,陳百明,代兵.經濟發達區農村居民點整理驅動力與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07,22(5):701-706.
[3]羅鵬.地理國情普查成果質量控制及檢查方法探討[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37(6):192-194.
作者簡介:
張璐,浙江弘遠測繪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盛盈,杭州經緯測繪有限公司,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