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的當下,對建筑設計也有了更多要求,建筑設計的美感不斷增強。在設計建筑中,空間構成元素的作用十分重要,提供了建筑工程良性發展的條件。在建設建筑時,設計能使建筑呈現出不同風格,而在設計中應用空間構成元素能讓人們享受到不同的生活風格與居住風格。本文主要介紹建筑空間的內涵,分析設計建筑中應用空間構成元素的意義,探討建筑設計中空間構成元素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建筑設計
建筑之美是通過結合建筑空間各種元素而呈現的。在設計建筑的時候,建筑空間構成元素是彼此交融、互相依賴的,建筑呈現立體化感覺。在人們身處于建筑之中時,多個感官會產生共鳴。為了設計出受到人們青睞的建筑,要積極應用建筑空間的構成元素。
1、建筑空間的內涵
建筑空間主要指所構成的外部空間和內部空間[1]。建筑空間是人們為達到生活、生產需要,借助建筑的各種形式和關鍵要素構成的空間,不但包括了建筑內部空間,比如門窗、屋頂、地面和墻體等,也包括了有建筑外部空間,比如建筑物、建筑物附近的廣場、街道、水面、樹木等。
2、建筑設計中應用建筑空間構成元素的意義
在設計建筑時,應用建筑空間的構成元素具有以下意義:(1)空間構成元素能使建筑功能呈現效果得到提升。建筑工程的主要功能就是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提供區域,而構成元素是發揮這一功能的一個重要內容。建筑使用價值特別是和實際生活比較緊密的功能,在利用空間構成元素時就能達到較好的效果。比如在設計光影時,空間構成元素會使光影效果更為顯著。(2)建筑美觀效果得到提升。在設計建筑時應用空間構成元素能使建筑美觀效果得到顯著提升,建筑整體風格具有一定的審美意趣。在設計建筑空間的構成元素時,能利用不同表現形式,展示不同風格的建筑物。使用不同種類的空間構成元素,所呈現的審美效果有所不同。所以,在總體設計建筑的時候,空間構成元素對建筑外形有重要價值。
3、建筑設計中建筑空間構成元素的具體應用
3.1 點狀元素
點是線的必要組成要素,而線是面的必要組成要素,面是體的必要組成要素。所有物體不管其大小,都從點慢慢積累而成。所以,點在幾何中是一個最為基本的組成,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空間中只要存在一個點,周圍空間就會慢慢朝點這一中心匯聚,點本身具有凝聚力與向心力。比如山西省的平遙古城,堡寨中心有市樓建筑,市樓建筑之所以要建設到堡寨中心,而不是其他地方,主要依據的原理就是點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堡寨中心位置建設市樓建筑,對內可以鎮壓群眾,而對外則能夠有效防御外來入侵者,并且市樓建筑還是民眾在心理上的一個重要依靠。在空間內有兩個以上(包括兩個)的點時,點和點間就會有強大吸引力。假如是兩點,就會出現一條線;假如是三個點,則會出現一個面。
3.2線狀元素
一個點在任意移動后就會形成線,線在達到一定寬度之后,就會出現面,而在面的厚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會產生體。從中可知,點和線、面與體都是緊密相關的。在依照縱向或橫向來設計窗戶的時候,窗戶排列為一組就成為一行,讓居住人感受到直線型光帶,產生安定、平和的感覺。比如多倫多超高層競賽中的“夢露大廈”,其設計就是不同曲線型的切面疊合和旋轉而形成的,柔軟浪漫、自由靈活,充分展現了曲線升華到曲面的設計。建筑展現出來時是流線型線狀,讓人有速度上的動感,建筑擁有比較復雜的特征。
3.3 面狀元素
產生面有兩種方式,其一是密集點構成面,其二是移動線構成面。若面是移動線構成,能依照線的具體種類、線和線間的數理關系,面被劃分為不規則面、有機形面、幾何形面[2]。(1)有機形面的組成是數理關系不明確的線,有機形面的組成線盡管數理關系不明確,但有機形面營造的視覺效果讓人感覺樸素,從而有秩序感。比如巴塞羅那的米拉公寓,盡管其墻面凹凸不平,屋脊高低錯落,不過造型具有浪漫色彩,像蛇又像海。(2)幾何形面的組成主要是曲線或直線,曲線或直線間有明確數理關系,這樣的線可以組成幾何形面。三角形、方形和圓形等是最為簡單的幾種幾何形面。譬如蘇州博物館的設計中,濃縮抽象蘇州傳統型坡頂景觀,成為幾何圖形拼接,這種設計一方面不會使建筑的傳統韻味降低,同時也富有現代建筑氣息。
3.4 形體元素
建筑藝術將可以看見、可以觸摸、可以感受融為一體,相比其他的藝術形式,建筑藝術的最大突出點是具有實在載體,且載體和人類生活、生活活動有密切關系。幾何體的簡單形體一般有這幾種:錐體、球體、正方體和長方體。不同幾何體有不同的特征,其所表現的性格也有所不同。比如埃及金字塔的錐形外觀看似直接且單純,不過卻能讓人有崇拜感。
3.5 質感元素
創造建筑空間在技術方面就是結合材料、結構等,結構構成形體,而材料使質感得到豐富[3]。在科技發展中,生產了很多有優良質感的建筑材料,建筑出現了不少獨特的機理效果。使用質感不同的材料建設的建筑,雖然建筑設計與具體方案都是相同的,不過建筑還是會讓人不同感受。因此,在建設建筑的時候,所選材料的質感比較優良。
3.6 光影元素
光在時間變化的同時也會發生變化,不同時間看一個建筑,其視覺效果也是不同的。光會對建筑產生較多影響,一方面能建筑形體顯得凹凸有致,另一方面能夠使材質出現體積感,材質的顏色效果盡管不夠好,在光的作用下也會變得飽滿且豐富。比如光之教堂的設計中,安藤忠雄把光和建筑完全融和為一個整體,在光的作用下,教堂不但擁有純凈感與神秘感,且模糊了建筑邊緣,感覺自然光是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建筑觀賞性大大提升。
結語:
在設計建筑中,應用建筑空間的構成元素一方面能是建筑功能呈現的效果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能使建筑物美觀性的效果得到提高。建筑空間中,主要應用點、線、面、體、質感和光影這些構成元素,結合建筑實際加以應用,提高建筑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價值。
參考文獻:
[1]曾鑫.探析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21):37-37.
[2]吳蓓,崔暢,曹永華.探析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6(30):33-33.
[3]李亞寧,王文龍.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分析與應用[J].中國建材科技,2015(s2):85-85.
作者簡介:
肖武文,重慶市武隆區城鄉規劃建筑設計院,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