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市場環境、企業自身和從業人員等方面,剖析了當前建設工程監理行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相關對策。
【關鍵詞】建設工程監理;行業問題;發展對策
1、引言
我國從1988年開始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至今已近30個年頭。作為五方責任主體之一的建設工程監理行業,經過長期的發展,成為建筑業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近幾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建設工程監理統計公報”,建設監理行業各項主要指標均呈逐年穩步增長態勢。2015年全國共有7433個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參加了統計,2015年年末工程監理企業從業人員945829人,承攬合同額達2846.74億元。然而,在工程監理行業近三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較多問題,如監理收費過低、監理企業低價競爭、從業人員收入過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監理服務質量不高、“陰陽合同”等。這些問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制度矛盾、市場環境、企業自身等因素。建設工程監理行業的良好發展,不僅僅需要相關制度的規范和支持,更需要監理企業從順應市場環境、增加核心競爭力、改變業務單一化、提高監理服務質量等多方面去努力。
2、我國建設工程監理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建設工程監理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試點階段(1988-1992),穩步發展階段(1993-1995),全面推行階段(1996至今)。相對于國外已實行了近百年的建設監理咨詢行業,我國的工程監理行業還相當年青。在特定的社會制度和環境下,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但是,建設工程監理行業應該說是順應時代的召喚而生,是工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為我國建設事業創造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開始推行工程總承包制。同時,工程建設投資主體也發生了改變。投資渠道多元化、投資使用有償化使得工程實施過程的監督管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對建設工程投資、進度、質量和成本的監督管理刻不容緩,工程監理試點開始。隨著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特別是加入WTO后,工程建設項目投資主體進一步多元化、國際化,監理工程師制度作為國際慣例必須實行。國家也從立法上明確了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中華人民共合同建筑法》第三條規定:“國家推行建筑工程監理制度”)。同時也對監理單位的責任和義務做出了規定。(2000年1月30日發布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3、工程監理行業存在問題
3.1 市場環境問題
監理費服務收費過低是行業普遍現象。監理費取費標準遠遠低于《建設工程監理相關服務收費規定》[發改價格2007(670)號]之規定。較多業主方采取了最低價中標策略,極力壓低監理費用。“陰陽合同”是業內公開秘密。雖然法律賦予建設工程監理第三方獨立性,但現實中,監理工作往往被業主左右。本屬于監理的許多權利被業主剝奪,業主經常會不通過監理直接行使一些本該監理行使的權利。由此導致施工單位對監理的要求和指令置若罔聞而對業主惟命是從。“名不正則言不順”,監理如果從屬于業主,不能獨立行使自身權利,監理地位必然會處于尷尬境地。
2014年7月10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放開部分建設項目服務收費標準有關問題的退知》,從2014年8月1日起放開除政府投資項目及政府委托服務以外的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咨詢、工程勘察設計、招標代理、工程監理4項服務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價。所謂市場調節價,也就是委托和被委托雙方根據服務成本、服務質量和市場供求情況等協商確定服務價格。這對于監理行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監理行業的大洗牌即將來臨,轉型升級、兼并整合、優勝劣汰將成為監理行業常態。
3.2 企業自身問題
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的三十年中,我國基本建設領域發生和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政府的一元投資轉向多種經濟混合投資,即從一元到多元。而市場的需求也由較為單一的施工監理轉為包括設計、造價、招投標、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監理等全方位、全過程咨詢服務。全國監理企業已超過7000家,綜合資質企業僅占1.7%,乙級和丙級資質企業占比超過50%。監理企業規模偏小、數量過多、經營范圍單一,很難適應當前市場環境,往往還導致低價無序競爭,既而引發監理服務質量下降。
3.3 從業人員問題
監理作為咨詢服務類行業,主要投入人力成本。從業人員的素質對于監理行業至關重要。目前,監理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監理企業人才招聘門檻較低、整個監理行業也存在著從業人員收入偏低現象。低收入往往導致從業人員工作熱情度不高、人員流動性大,也容易發生從業人員違反職業道德,出現“吃拿卡要”等不法行為。長此以往,監理行業吸引力逐漸缺失,從業人員群體公信力逐步降低。
3.4 惡性循環
監理行業存在的問題相互關聯,并演變為一種惡性循環。由企業的規模偏小、經營業務單一、低價無序競爭導致企業經營壓力大、利潤低,行業無吸引力。針對監理市場現狀,優秀專業人員不愿選擇從事監理行業,監理隊伍專業素質無法滿足職業定位要求。如此,監理服務質量必然得不到保證,社會對監理行業的信任度將逐漸喪失。建設單位視監理為可有可無,僅為滿足相關法律法規而簽訂監理合同,自然會盡量壓低監理費用。惡性循環由此又回到了問題的源頭。
4、針對監理行業問題的對策
4.1 拓寬服務業務范圍,加速企業轉型升級
我國監理行業的業務類型比較單一,絕大多數為施工階段監理。而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招標投標、設計等各階段工作基本未介入。這也使得監理服務的技術含量低,監理取費始終無法提高。推行全壽命項目監理是拓展監理業務范圍的努力方向之一。
若干年后,單純的監理行業可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擁有多元化業務類型的工程咨詢管理公司,監理業務只作為公司所有業務中比較小的一部分。武漢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已在為轉型升級作大膽的嘗試和創新。目前公司已開展的業務包括傳統工程監理、項目代建、造價咨詢、招設標代理、第三方評估、設計咨詢、專業驗房等。隨著公司業務轉型不斷升級,傳統監理業務的比重逐年降低,新型業務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能量。
廣東達安項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00635)被譽為多領域監理“第一股”,于2017年3月31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其業務范圍包括通信監理、土建監理、項目代建、工程咨詢、政府采購代理等服務。這足以說明咨詢管理類企業也可以做大做強,乃至上市籌資,進行資本運作。
4.2 提高服務質量
監理行業要扭轉社會公信力較低這一尷尬局面,必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打造業行良好口碑。在公司層面,領導者應著力提倡和灌輸積極進取、服務至上的企業文化和精神,制定和完善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努力使之具備適應性、高效性、可操作性,并嚴格、嚴肅的予以執行;在項目層面,項目總監作為一個團隊的靈魂,對于項目是否能夠良好履約至關重要。項目總監必須具備良好的協調能力、豐富的專業知識、對工程建設過程的良好預見能力、明確的目標性和團隊組織領導能力。項目監理人員配備應崗位齊全、人員高效,杜絕作風慵懶和監而不理。監理是為業主提供專業服務,所以,在公平公正的做好日常監理工作的同時,必須了解業主的關切點,并及時給予配合和支持。提供“主動性服務”應是監理項目努力的方向。
4.3 注重人才引進、培養與激勵
前文提到,監理行業存在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監理企業人才招聘門檻低、人員流動性大、從業人員整體收入水平偏低等問題。這種現狀如果不能改變,提高監理服務質量和提升監理行業公信力將成為空談。首先,監理企業應制定人才引進規劃和人才使用策略。“引進”應側重或服務于企業升級、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結構性人才空缺的補充;“使用”則應重點用好公司和基層項目中相對穩定的骨干力量。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和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其次,企業應規范化、持久化地做好培訓工作。改變員工(特別是新員工)對待工作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提高企業績效,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優勢。而項目上則應努力創建學習型組織,既可提高項目人員的業務素質,也有利于穩定項目人員流動。最后,監理企業應制定完善的員工績效考核和激勵措施,杜絕干好干壞一個樣、多干少干一個樣。要勇于淘汰監理行業里常見的“老油條”。采取和嘗試多種激勵手段,讓那些真正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的人員得到切實的實惠和心理慰藉。
結語:
我國建設工程監理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需要政府、監理企業、從業人員共同努力去逐漸改變和扭轉。監理企業應順應市場,積極謀變。從業人員更應從自身做起,自覺維護監理行業聲譽。從而打破惡性循環怪圈,重塑監理行業良好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5年建設工程監理統計公報[Z].2016.
[2]王家遠.監理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J].建筑經濟,2002(8):22-24.
[3]張立人,李建新.工程建設監理[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劉丹,武漢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