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工程項目管理理論為基礎,圍繞項目的中心目標,根據城市給水管網的具體情況、老五愛泵站存在的問題,分析項目方案、規劃前期工作、計劃具體實施內容、布置項目管理工作、合理利用計劃內投資。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工作的諸過程來協調所有資源,達到工程項目可靠性指標。分析過程中可靠性工程的技術手段準確快速地確定產品在哪一環節存在問題,并可以確定改進方法以及改進后的影響,使項目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關鍵詞】五愛泵站;項目規劃
1、項目背景
沈陽市是遼寧省省會城市,“十三五”規劃期間發展穩步,人口密度逐年增加,沈陽市市區內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也相應增加,該城市需要相應提高城區污水排放系統的設計流量,改造給水管網系統。五愛泵站及進出水管道工程是沈陽市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面積包括沈河區大部,大東區一部分,惠及人口超過50萬人。泵站建成后,規模是老泵站的3倍,意味著雨水排放能力提高了3倍,對城市文明建設、經濟發展規劃、實現現代化建設目標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對整個城市的發展、工業生產水平、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2、項目規劃與研究
2.1排水體制現狀
沈陽市核心區位于渾河北岸,主要包括沈河區、和平區、皇姑區、大東區、鐵西區。現代意義的排水設施始建于1903年,排水體制有合流制(地區面基占48%)、分流制(地區面積占52%),而完全分流面積實際上只占建成區的不足1/4。經過建國以來近60年的陸續興建與改造,沈陽市中心城區的排水系統根據污水流向逐步形成了三大污雨水系統,即南部、北部、西部三大污水系統,以及渾河、新開河、細河三大雨水系統。
2.2排水系統存在的問題
2.2.1排水系統混亂
沈陽城市主城區排水系統整體上呈現出不完善、混亂的狀態,部分地區的排水管網存在交互交叉、接入換亂的現象;部分地區還存有合流制排水系統,污水雨水不能徹底分開,沒有實現徹底分流,河流管道直接排入水體。
2.2.2排水設施建設滯后
沈陽城區排水管網設施由于前期排水設施建設年代久遠,管網口徑設計無法與現在排水需求相適應,表現出排水能力不足的問題。泵站配套設施老化導致的泵站運轉不良也是導致排水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2.3項目規劃設計方案
新建五愛泵站位于文體路以南,五愛南街以東,占用現狀五愛閘門用地,規劃面積約為1603㎡。為污、雨水合建泵站,設計流量為26m3/s,其中,污水流量為6m3/s,雨水流量為20m3/s。新五愛泵站位于老五愛泵站正南方向約800米處,泵站建成后,將承擔老五愛泵站的全部功能,并提高五愛排水系統的標準,同時,老五愛泵站停止使用。泵站污水經提升后向西直接排入渾河截流暗渠的起端,出水池與渾河截流暗渠2×2m×1.8m雙孔暗渠直接相接。雨水提升后,向南排入渾河。新建泵站雨水出水管道,斷面為3×d=2.6m,頂管穿越二環和剛性堤后,接入已建的3×d=2.6m排河管。整個廠區建筑總平面設計從環境、功能出發,克服占地局限性,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符合現代化排水泵站的功能需要。
3、項目建設期計劃
依據項目建設內容、投資規模和程序及業主資金到位等綜合因素考慮,項目建設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項目籌備期計劃安排1年(2016年),第二階段:項目實施期,計劃安排2年(2017-2018年),2018年7月底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運行。2016年上半年以前完成項目立項、項目審查、可研報告編制等前期準備工作;2016年下半年完成項目區的合同談判、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辦理開工前的手續;2017年-2018年開始進入項目執行階段,完成排水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包括土建工程、設備購置安排、試運行、竣工驗收)。工程建設程序是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設備,先管道后路面,環境保護工程和基礎工程同時建設。
4、項目投資估算
五愛泵站及進出水管道工程項目建設投資近9000萬元,資金來源為市本級投資,勘查費、設計費、工程監理費、施工圖審查費、環境影響咨詢服務費、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工程保險費、招標代理費、施工圖預算編制費等按相關規定計算。
5、項目社會效益分析
5.1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障城市科學發展的趨勢
排水系統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污雨水收集、輸送、處理、排放等一系列任務。本項目重在合理的規劃城市排水系統,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保證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5.2保護城市水資源、改善水環境的嚴峻形勢
水資源關系城市的發展與居民的生活,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本項目通過合理規劃城市排水系統,從源頭上控制污水排放,減少污水對城市水體的污染,從而改變城市水資源環境嚴峻的形式,有效緩解城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5.3創建國家生態市、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需要
水環境是人類生態環境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也是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本項目通過解決水環境的污染問題,力爭解決改善城市生態水環境的污染問題,通過排水系統的合理、科學規劃提升城市的生態水平,提升城市的整體生態競爭力。
5.4建設現代化城市、保障改善民生的需求
本項目重在通過城市排水系統設施項目的建設改善城市水污染問題,保護城市的水環境,建少洪澇災害對于城市居民生活生產及生命財產的威脅。
小結:
本文在了解工程項目概況建設條件的基礎上,研究確定項目方案、建設方案、管理規劃、投資規劃等,總結整體規劃,不但解決了沈陽東部截流系統下游排水不暢問題,同時解決五愛街、奉天街、中街和南塔等重點地區的積水問題。通過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根據項目自身的特點,以提高項目制定的科學性為目的,對項目進行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分析。
參考文獻:
[1]張雪,孫巖.淺析供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8).
[2]肖寧波.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3).
[3]王博.長輸管道工程施工特點及質量管理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3).
[4]劉沁清.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價值工程,2011(09).
[5]王福軍.我國大型灌溉泵站的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水利,2012(23).
[6]趙詩祥.關于漢川泵站更新改造建設管理的思考[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09).
作者簡介:
劉子放,阜新市交通運輸事務服務中心,遼寧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