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的園林景觀中,蘇州園林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其精雕細琢、一步一景的絕美精致與精巧構思,放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一大創舉。而北京的皇家園林卻與之截然不同,其風格大氣,設計恢弘壯觀,從風格到細節無一不顯示出皇室氣派。北京園林由皇家打造,所以聚集了無數頂尖匠人,集合大江南北數種風格,尤其從蘇式園林中借鑒了許多,所以北京園林和蘇式園林有著割不開的聯系。兩者雖然都是園林建筑,但是從整體上來說仍具有非常大的區別。
【關鍵詞】蘇式園林;北京園林;區別與聯系
不同的建筑有其不同的風格。園林藝術最早起源于春秋時期,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化,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尤其以蘇式園林為代表,地處蘇州,是古往今來的富庶之地,兼之屬于江南水鄉,環境優美,多為達官貴族的居住地,所以在設計時會請名家根據自然地勢、周邊風水來設計出各不相同的樣式,可謂是步步有機巧,步步花心思。但是北京園林與蘇式園林又有區別,保留了設計精巧的特點,風格卻并不柔美,而是大氣恢宏。
1、蘇式園林的特點
1.1精巧細致,匠心獨運
在經過了千年的不斷修建、改造之后,目前中國的蘇式園林有百座之多,其設計疊合了無數建筑大家的心血,在瑰寶林立的建筑史上獨樹一幟。蘇式園林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構局設計的精巧,在咫尺天地內建造一個更加精妙的世界。蘇式園林將中國文化的山水寫意融入到建筑中,側重于將自然與人工相融合,追求“鬧中取靜”、“居鬧市而近山水”的意境,淡雅幽致,與北京園林大不相同,與西方建筑更是天差地別。蘇式園林的建筑風格不斷成熟,越來越被文人墨客所追崇,對江南一帶的建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依山繞水,文化意味濃厚
蘇式園林最初都屬于私家園林,所以政治意義較小,更多的是園林主人對生活情志的寄托以及對自然的的贊美。在當今現留的的許多詩作中,有很多關于蘇式園林的名作,“雨驚詩夢留蕉葉”、“風裁書聲出藕花”,從字里行間流露出蘇式園林的詩情畫意。對于隱居或謫居在此的官員來說,以詩寄情,詠物言志,這些精美的園林是極好的對象。
2、北京園林的特點
2.1集眾家之所長
北京園林又稱皇家園林,其建造者是歷朝歷代的皇室,所以就風格來講比較恢弘大氣,嚴肅正中。北京園林由于其政治意味濃厚,所以在建造時其構局心思要為政治思想服務,但比之蘇式園林其精巧程度不相上下。到了封建社會末期,西方思想文化傳入中國,西方商人帶來了無數的藝術珍寶,這些都為集權者所收錄,在建造園林時將其自然和諧的融入其中,可謂是集眾家之所長。北京園林在大的園林群之上又有小的精巧園林集錦,各式各樣,各具特色。
2.2恢弘大氣,氣勢磅礴
北京園林與蘇式園林有非常大的區別,如果說蘇式園林是婉約柔美的小家碧玉,那么北京園林就是雍容華麗的宮廷美人。由于北京園林地處政治中心,所以其建筑風格也要和相應的政治氛圍相匹配,不能夠太過注重機巧,失了大氣。在建筑設計時,其布局中正,有前后之分,為了承擔政治任務,會特別注重建筑的高大氣勢,以顯示皇室的權威。此外還要注意北方的氣候等對建筑的影響,所以形成了北京園林獨有的風格。
3、蘇式園林與北京園林的聯系
3.1將蘇式園林的精致融入北京園林
蘇式園林作為園林藝術的頂峰,經常被其他建筑風格所借鑒,北京園林也不能免俗,所以在細節方面我們能夠感受到,北京園林為求自然會挖湖堆山,將蘇式園林的自然秀美融入到大氣的北方建筑中。明清兩代的皇帝曾多次南巡,其居住場所大多為當地巨賈之家,所以審美情趣會受到江南蘇式園林的影響,此外皇室建造園林時會集聚天下能工巧匠,那么蘇式園林的建筑風格不可避免的會融入到皇家園林當中去。
3.2學習蘇式園林,與自然相融合
在中國建筑史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一直是建筑文化的核心,蘇式園林將這種理念發揮到極致,每座建筑中必定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匠人的設計再繁復,也一定是依托于自然衍生而來,絕不會讓人為的設計掩蓋自然的靈氣。北京園林地處北方,無論是自然氣候還是生活習慣與南方都不同,但與之相同的是對自然的尊重,在許多著名園林建筑上,我們都能看到蘇式園林的影子。
4、蘇式園林與北京園林的區別
4.1風格迥異
蘇式園林有著長久的歷史,其存在與演化都經歷了漫長時間的沉淀,許多的細節都有獨特的代表意義,所以鏤墻、檐角這些建筑的點綴,反而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所謂“移步換景”正是蘇州園林最大的精妙之處。而北京園林除了作為皇室的居住場所外,還承擔著一定的政務功能,所以設計風格要更加正統,機巧心思必不可少但不能影響大局。整座建筑給人的觀感一定要首先體現出皇室的威嚴。兩種園林建筑都各有各的精妙,但風格的不同是它們最大的區別。
4.2建造者不同
蘇州園林數量眾多,經過近幾年的修復,又有幾座歷史名園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內。如果有機會去觀賞游覽,我們會驚嘆于其中的優美意境,其一花一草都充滿巧思,令人心曠神怡。能夠建造出這樣的建筑,財力、才華、地位缺一不可,所以蘇式園林的建造者大多為高官巨賈。而北京園林的建造者則比較統一,都是當時的掌權者,除了作為休憩的別院之外,還會在此會見大臣,舉辦活動,所以在功能上要更加豐富。
結語:
園林藝術作為我國建筑史上的一顆明珠,一直是讓我們引以為豪的文化名片之一,我們可以從建筑的歷史以及它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去追溯古老的中華文化,這是蘇州園林和北京園林帶給我們的共同財富。
參考文獻:
[1]劉紅梅,李小杰.探析自然光影在園林景觀中的藝術表達[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4(08).
[2]夏倩,汪國圣.各放其彩的造園藝術——以網師園和藝圃的比較談蘇州園林的空間組織 [J].中國建筑,2011(06).
[3]馮道剛.細微處見真性情——揚州園林與蘇州園林差異性淺析 [J].園藝園林,2008(05).
[4]段然,巫建剛.現代園林植物造景的光影氛圍營造研究[J].南方農業.
作者簡介:
陶美竹,襄陽五中,湖北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