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因為在北京從事海外投資顧問的關系,Jerry對海外移民、海外置業等相關資訊都比較敏感。他記得是在2015年,中國國內房價漲得正猛的時候,自己因為對東南亞房地產市場了解的增多,慢慢心動,便索性在泰國曼谷入手了一套公寓,目前用以出租,收益還不錯。
“買房前我也曾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泰國之間猶豫過。”老家湖南的Jerry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最終選定泰國的原因之一是“比較熟悉”。
的確,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東盟10國中,經常位居中國游客出境游熱門目的地榜首的泰國,顯然是較為熟悉的國度。正因如此,中國買家對泰國房地產市場的詢盤量一度高居不下。在中國游客赴泰旅游的熱潮下,“到泰國買房”更成為一段時期內的熱門話題。
不過,房地產行情瞬息萬變,如今的泰國房地產市場又有哪些新的“泰”勢呢?
兩類市場 多元選擇
在一些業內人士眼中,泰國房地產市場可以分為城市投資和旅游消費投資兩類市場。城市投資以泰國曼谷為代表;旅游消費投資則主要在芭提雅、清邁、普吉島、蘇梅島和華欣等城市。
“目前,比較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是曼谷、普吉島、芭提雅和清邁的公寓項目。”MOST PROSPECT HK總經理Julien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她所在的公司目前專注于泰國和東南亞房產的銷售代理和策劃,并跟泰國一線開發商有深入的合作。
“近些年,到泰國買房的中國消費者人數穩中有升,我們的客戶中既有1995年生的單身貴族,也有65歲的健康長者。”Julien說,“如今,在泰置業的購買主力已經從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為主,轉變到全國各地的投資客都有,比如東北、海南、云南的;他們的投資需求從單純的海外資產配置,轉變為以旅游、養老、醫療以及國際教育為目的;在購房價格上,他們看重的不僅限于性價比,也開始更多地關注房子的質量、服務、回報率以及資金的安全與保障等;置業范圍則從在單一城市購買單一公寓產品,轉變為在泰國多個城市購買不同類型的產品,例如商鋪、別墅等。”
不過,泰國為了保障本國公民對土地的擁有,政府不允許外國人以個人名義擁有帶地的房產,如別墅。且一棟公寓大樓售給外國人的永久產權不得超過總銷售面積的49%,剩下的51%必須留給泰國公民或泰國公司。如果外國人要購買別墅或土地,一般可通過注冊泰國公司的形式來購買。因此,以往中國消費者在泰買的多為永久產權的公寓,而這種產權可以自由轉讓、繼承或贈與。
“曼谷”還是“芭提雅”?
摩登繁華的首都曼谷和五光十色的旅游勝地芭提雅,似乎可以作為泰國主要兩類地產投資的代名詞。它們各有各的優勢和局限,曼谷商業意味更濃,但核心資源愈發稀缺;“芭提雅們”主打旅游、養老,但收益率也需要考量。
“曼谷具有首都優勢。這就跟在國內買房差不多一個道理,西安、云南、海南這些城市也很有名,但如果把‘北上廣深這幾個大城市擺在你面前,單純考慮投資的話,相信沒有人不會選一線城市吧。”Jerry這樣解釋自己最終在曼谷買房的原因。
正如中國有“北漂”,泰國也有“曼漂”,90%以上常駐泰國的外國精英和本地高級白領都集中在曼谷,他們是高租金預算和長租的穩定客戶,其旺盛的住房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價和租金。而隨著核心優質資產的稀缺以及外國投資的加大,曼谷市場逐漸呈現出高端和普通的兩極分化。
在老牌中心區的是隆/沙吞區(Silom/Sathorn)以及中心隆披尼區(Central Lumpini),房屋價格在每平米5~6萬元人民幣。而在曼谷周邊和遠郊地區,每平米價格大概為2~4萬元人民幣。這樣的差距其實不難理解,房子也是商品,“物以稀為貴”的供需道理同樣適用。
那如今曼谷還有投資機會嗎?《曼谷郵報》在2019年3月19日的報道中稱,今年曼谷東羅區、藍康恒、乍能那空路、山燕區等地的房市需求依舊旺盛;乍都節、挽他那、曼甲比等地則“不太賣得動”。盡管有些“內熱外冷”,但曼谷房產較好的增值前景以及相對穩定的租金回報率,讓它仍然贏得不少有購買力的中國投資者的青睞。
而以芭提雅為代表的旅游地產市場,則以怡人的風光和良好的服務,吸引著中國購房者。其中,悠閑的清邁又以養老兼自住為主,純投資的較少。
價格方面,除了芭提雅和普吉島部分地區(海景區)的房價被炒得很高,大多數旅游城市的地產價格還是比曼谷低的。“預算低一點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房子可以自己度假用,也可以租出去,但是這些房子出租很依賴于旅游,淡旺季差異明顯,因此風險比曼谷高一些。”Jerry說,“而且海邊的房子會比較潮,后期的維護成本也要算進去。”
總體而言,泰國房地產市場對于機會型投資者而言,高點已經過了。隨著2019年4月1日泰國新的抵押貸款控制措施的推行,以及泰國大選可能帶來的投資者觀望期,短期內,泰國房市多少會有所“降溫”。但要拿到一份高于國內一線城市的穩定租金回報還是有機會的。至于要不要考慮旅游和養老的因素,這全看個人的購買力和需求了。
在泰買房,這些還得留心
“中國消費者在泰買房一般比較關心款項如何出境、項目是否安全、后續管理如何安排、投資回報等。”Julien說。
具體來看,買房前的項目權衡中,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要考慮地段和位置。泰國人不太迷信CBD區域,只看地段、交通。因此,對于曼谷而言,好的地段就是交通沿線附近,地鐵、輕軌站點周邊,越方便到市中心越好。而對于芭提雅、普吉島而言,好的地段就是鄰近海灘、景區、市中心的那些地方。
“買房時,消費者也要注意所買的房產是永久產權還是有限產權。”據Julien介紹,泰國一些樓盤因為留給泰國人和泰企的51%的份額消化不完,空著又太浪費,所以有些中介或開發商會將這些公寓以有限產權(也稱長期租賃權)的形式賣給外國人。有限產權年限90年,按照“30年+30年+30年”的形式簽訂,每30年續簽一次,如中途轉讓,90年有限產權又從零開始計算。而有限產權的房產價格比永久產權的價格略低,部分項目也可以讓外籍購房者自己選擇。但無論選擇哪種,最好都在購房時了解清楚。
“在購房手續上,中國人會比泰國人稍微繁瑣一些。”泰國諾亞置業有限公司CEO刁刻佳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首先是貸款。目前泰國銀行不向外國人提供貸款,只有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大華銀行3家銀行給持有泰國工作簽證的中國人提供貸款,基本上98%的中國客戶都不適用貸款條件。為此,絕大多數客戶都是全款,且必須從海外匯進來。”大筆的外匯就需要找相關機構或中介協助出境了。
Julien補充道:“也有少數開發商可首付分期,但要根據不同項目具體咨詢。不少泰國房產面積小、總價低,而且按開發進度付款,首付20%~50%,尾款在交付前付清,對投資者來說其實資金壓力不大。”
而在物業管理費方面,泰國房產也與國內有較大的不同。各家開發商定價不一,但基本在6~18元人民幣/平米。盡管相對于國內物業,這個收費標準略高,但在Julien看來,因為服務涵蓋停車場、游泳池、健身房、閱覽室等小區配套的管理與維護,所以物有所值。
房子是買到手了,但賣不賣得出去也是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因為這關系到一筆投資是否會徹底變成不動產。本刊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泰國人,他們都表示不喜歡買二手房,就算有錢也更愿意買帶地的別墅,“泰國人更喜歡買新房”。這意味著泰國公寓的流動性相對較差,除非轉手給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而要找到這樣合適的買家,顯然需要多花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