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芊芊

用馬來文、中文、英文三語標注的工地告示牌,矗立在雜草叢中,整個施工及完成的工程現場被藍色板子圍擋起來。擋板的另一側,已經鋪墊完的鐵路地基約4公里長,路基上長出了草。順著路基徑直往前走到盡頭,是一個鋪設好的地基,孤寂空曠。
這是位于馬來西亞關丹東海岸鐵路項目(ECRL)的一處項目施工點。ECRL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在馬來西亞的旗艦工程,堪稱中馬史上最大的貿易合作項目,項目協議簽署于馬來西亞納吉布政府時期。自2018 年 7 月 4 日馬來西亞新政府以國家財政狀況難以支持為由擱置該項目以來,在中馬兩國推進ECRL的一波三折中,在人們關于該項目是否復工的猜測和等待里,這片工地漸漸人跡罕至,荒草叢生。
如今,這里將重現往日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2019年4月12日,中馬兩國就重啟ECRL的建設計劃達成一致,馬來西亞鐵路公司 (MRLSB)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CCC)簽署補充協議,為恢復ECRL項目鋪平了道路。
經過將近一年的談判磋商,“東鐵迷局”終于柳暗花明。
一個政治交代?
從馬來西亞總理府2019年4月15日就ECRL項目發表的聲明中可以了解到,此次簽署的補充協議涵蓋ECRL的工程、采購、建造及調試的第一及第二階段,變更造價為440億林吉特(約合716億元人民幣),削減了215億林吉特(約合349億元人民幣),占原總價合同的32.8%。在項目的關鍵技術環節上,保持其雙線和原有軌距,鐵路長度從648公里下調至608公里。新調整的路線取消了原本的鵝嘜站,將會繞過文冬,從哥打巴魯至文德甲后轉向至森美蘭州的日叻務,再延伸至瓜拉格拉旺、萬宜、加影、布城至巴生港口,由此允許更多的州分享改進后的協議帶來的經濟利益。值得一提的是,新的路線還優先考慮了文化、遺產和環境因素,避開了世界上最長的純石英山脊——巴朗蓋特石英山脊。而項目的完工時間也將從原來的2024年6月延長至2026年12月。
“ECRL項目降低總造價,可以視為對該項目擱置后又重啟的一個政治交代。”《環球時報》評論稱,對鐵路線路設計的各方面調整為壓縮工程造價創造了不小的空間。這條鐵路是商業合同,不是援助,當初簽協議就是互利互惠的,調整后的協議顯然會繼續遵循這一原則。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所長饒兆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ECRL項目某種程度上會為當地民眾帶來經濟機會,所以民眾普遍還是歡迎的。但是基于該項目由中企承建的性質,按工程需要,此前施工過程中,從中國引入將近100%的材料和人力,這導致了馬來西亞一些建筑承包商工程業務量的減少。
不過,在此次的補充協議中,這一情況或將有所變化。為了改善ECRL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當地企業參與的比例從最初協議的30%提高到現在的40%。另外,CCCC同意通過即將成立的合資公司(MRLSB與CCCC各占比 50%)參與ECRL的運營和維護,馬方可以利用CCCC在運維(O&M)方面的專業知識,從而提高項目的長期生存能力。
ECRL降低造價 馬方財政得以減負
根據最初的ECRL協議,項目總價合同為665億林吉特(約合1082億元人民幣)。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總額將達到567億元人民幣。馬來西亞上屆政府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的第一期協議金額為391億元人民幣。
隨著ECRL項目的改進,將造價降低為440億林吉特,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額將大幅減少。目前,馬來西亞政府正在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就降低本國的還本付息額度、利息總額等費用進行談判,預計這將減輕馬來西亞的財務負擔。此外,CCCC已同意退還原合同中為二期工程、雙線工程和北部擴建工程支付的31億林吉特(約合50億元人民幣)預付款的一部分。而根據中馬雙方基于ECRL項目所成立的合資公司和其權責,項目完成后,CCCC將提供技術支持并分擔運營風險。這一安排也有利于為馬來西亞的財政減負,畢竟此前馬來西亞要承擔全部的運營維護成本。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馬來西亞政府之所以決定重回談判桌,是因為如果單方面違約,就要支付217.8億林吉特(約合354億元人民幣)的違約金。目前的財政狀況不允許馬來西亞這樣做。據悉,雖然馬哈蒂爾通過暫停項目、日本貸款、一馬(1MDB)事件等削減了一部分的債務,但馬來西亞的債務總額還是在1萬億林吉特以上。
“很高興中方可以諒解馬來西亞存在財務負擔。該項目的重啟象征著馬中雙邊關系獲得積極進展。馬來西亞亦是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馬來西亞對華特使、馬中商務理事會主席陳國偉說。
體現“一帶一路”合作的靈活性
近期在關于重啟ECRL項目的說明會上,馬哈蒂爾稱,馬來西亞的目標是利用ECRL項目的補充協議向中國出售更多棕櫚油。“雖然這與達成ECRL項目沒有直接關系,但我們正利用簽署協議的機會,指定向中國出口棕櫚油的計劃。”馬哈蒂爾說。
當然也有聲音認為,此次重新談判,馬來西亞不愿放棄中國市場才是最大的考慮。從2009年以來,中國就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2018年,中國與馬來西亞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716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另外,中國還是馬來西亞最主要的投資來源國。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的數據,2016年馬來西亞引進的直接投資額為61.06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投資額就有10.63億美元;中國對馬來西亞直接投資流量自2003年突破1億美元,其后14年間投資額呈線性增長。由此可見中國對馬來西亞的重要性。
“大家都在關注前一段時間中馬之間是不是有一些分歧,我想說,現在證明雙方能夠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分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ECRL項目重啟一事回應稱,中方本著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同有關國家開展“一帶一路”合作,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彼此都覺得合適的安排,并不一定有固定的模式,跟馬來西亞也是如此。“至于為了達成協議,中方是不是拿其他東西做了交換?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陸慷說。
“ECRL項目的最新進展向其他國家表明,與中國談判,就‘一帶一路基建項目達成更好的協議,是有可能的。”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東南亞項目主任Brian Eyler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