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柱
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廣西陸續開展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群眾文藝表演”“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2018年廣西藝術作品展”“2018廣西藝術作品展覽之首屆廣西攝影作品展覽”等系列重大主題文藝實踐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重大主題文藝實踐活動評論專欄的各篇文章,總結了系列主題文藝實踐活動成功經驗,為將來相類似的主題文藝實踐活動提供可借鑒的參考模式。
黃文富的《民族性、時代性、政治性的完美呈現——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群眾文藝表演節目編導文化解讀》對群眾文藝表演中節目編排的文化內涵進行解讀,有助于社會各界對群眾文藝表演的觀賞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廣西各民族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助推廣西文化傳播,對進一步提升全區各族人民文化自豪感、振奮民眾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
蔣錦璐的《激越人心的頌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群眾文藝表演觀感》指出:群眾文藝表演在立意上每一個節目都對應著廣西的歷史來路與新時代焦聚的主題,都指向壯麗、壯美、壯闊、壯觀的廣西發展之路;整場演出以鮮明的民族性激發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以現代手段表達民族文化的時代華彩,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彰顯廣西人的民族自信,以激越澎湃、簡潔純粹卻又熱烈無比的形式與情感,將所有現場的歡呼凝聚成為噴薄而出的“頌”,酣暢淋漓地表達了廣西人的民族自信與時代風貌,極大提振了廣西人民的精氣神,是當之無愧的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精品。
全婕的《絢麗多彩民族情? 壯美之聲譜新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群眾文藝表演觀后》指出:本次群眾文藝表演集中展示了廣西14個地市和12個世居民族的“音”“容”“畫”“貌”,呈現了廣西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人文氣質及精神面貌。
黎學銳的《彰顯文化自信? 凸顯家國情懷——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壯志飛揚〉印象》對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進行了評析,指出整臺文藝晚會由14個文藝節目和4個廣西故事組成,前者重在彰顯廣西民族文化自信,后者重在凸顯廣西各族人民的家國情懷;在這兩條主線的背后,隱含著的是整臺晚會對廣西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穩固、經濟發展良好局面的禮贊。
梁冬華的《可視的廣西多民族文明發展史——廣西文明史詩重大題材美術創作作品評述》指出“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2018年廣西藝術作品展”的廣西文明史詩重大題材美術創作項目作品,通過中國畫、油畫、雕塑等藝術形式,繪制了廣西重大歷史人物、事件和重要人文景觀、民族器物等內容,直觀呈現了廣西從遠古到近現代的多民族和諧發展歷程,可謂一部可視的廣西多民族文明發展史。
潘萬里的《天賦“壯”美·影像廣西——評2018廣西藝術作品展覽之首屆廣西攝影作品展覽》指出:2018年廣西藝術作品展之首屆廣西攝影作品展,以自然山水、工業發展、民族習俗和“三農”建設等為題材,以唯美畫意和流光紀實為主導風格,讓觀者感受到了“畫意山水,美在廣西”“流光紀實,新在廣西”“民族影像,根在廣西”“脫貧攻堅,旺在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