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雄平 曾思 穎彭彪等
摘要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和水為溶劑提取南五味子根的黃酮類物質,并對其黃酮提取物進行抗菌及抗氧化試驗。[結果]南五味子
根醇提黃酮粗提物提取率大于水提,其中醇提法提取率為13.67%,水提法提取率為7.80%。醇提黃酮提取物對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徑達到12.94 mm。南五味子根的黃酮提取物具有抑制羥自由基的能力。醇提黃酮提取物的抑制羥自由基能力高于水提,抑制羥自由基能力隨著稀釋倍數的增加呈遞減趨勢。其中稀釋100倍醇提時所提取的黃酮類物質抑制能力最強,達13 560.78 U/mL。 [結論]根部是貯存抗菌抗氧化活性物質的主要器官,南五味子根具有較強的抗菌抗氧化活性。
關鍵詞 南五味子;黃酮提取物;抗菌效果;抗氧化活性
中圖分類號 S789.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04-0173-03
Abstract [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tion activities of flavonoids extract from the roots of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Method]Ethanol and water were used as solvents to extract 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of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and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tests was made on flavonoids extracts.[Result]The extraction rate of crude flavonoids extract by alcohol extraction from the roots of K. longipedunculata was greater than that by water extracti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crude flavonoids extract by alcohol extraction rate was 13.67% and that by water extraction rate was 7.80%.The flavonoids extract by alcohol extraction from the roots of K. longipedunculata had the best inhibitory effect on Aspergillus niger,and 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reached 12.94 mm. The flavonoids extract from the roots of K. longipedunculata ha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hydroxyl radicals.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flavonoids extract by alcohol extraction from the roots of K. longipedunculata on hydroxyl radicals was greater than that by water extraction, and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n hydroxyl radicals showed the decreased trend with the dilution times.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inhibitory activity of flavonoids extract by diluting 100 times of alcohol with from the roots of K. longipedunculata on hydroxyl radicals was the strongest, reaching 13 560.78 U/mL. [Conclusion]The root is the main organ for the storage of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tive active substances. The root of K. longipedunculata had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Key words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Flavonoid extract;Antibacterial effect;Antioxidant activity
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為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南五味子屬(Kadsura Kaempf.ex Juss.)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以南,是一種地道的中藥材。南五味子全草具有理氣活血、活絡祛風、止痛消腫的作用。藥用部位為根部,味澀,性溫,具有消腫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理氣的功效[1]。
張明華等[2]研究發現五味子對肝臟有保護作用;Yang等[3]研究發現異型南五味子具有抗氧化作用;Xiao等[4]研究表明南五味子中含有許多種抗菌抗氧化的活性物質,這些物質的極性較強,可能是黃酮類、多酚類、多糖類等化合物。根據相似相溶的原理,可以用乙醇將這些物質提取出來。南五味子藥材資源豐富,用藥方便,患者口服就能達到藥效,毒性小,療程短,制成一定藥劑用于臨床,對潰瘍病、胃腸炎、中暑、腹痛和關節炎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現代研究表明,南五味子具有抗氧化、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活性[5]。南五味子是我國重要的藥用植物資源之一,被衛生部列為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質[6]。
近年來,人工合成的具有毒性、天然可食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抗菌抗氧化物質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南五味子的研究與利用主要集中在藥理作用、藥用成分及栽培技術方面[7]。有關南五味子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研究報道較少。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們開始關注健康。常用的食品防腐劑和抗氧化劑大多數為化工產品,如苯甲酸、山梨酸、丙酸和對羥基苯甲酸等及其鹽與酯類[8]。由于化學防腐劑和抗氧化劑可能存在某些安全隱患,所以各國都十分重視天然食品防腐劑和抗氧化劑的研究與開發,有關植物提取物的抑菌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已成為當今食品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
筆者以南五味子根的黃酮提取物為試驗材料,以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啤酒酵母、黑曲霉菌等食品腐敗細菌為供試菌,研究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體外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性,以期為開發新的天然食品防腐劑和抗氧化劑提供資料。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驗材料。
南五味子的根采自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安溪村。
1.1.2 受試菌種。
真菌菌種包括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v.Tiegh]、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Han-sen);細菌菌種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Migula)Casleillni and Chalmers]、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
1.2 方法
1.2.1 材料的處理。
將南五味子的根淘洗干凈并晾干,置于恒溫干燥箱45 ℃下烘干,用粉碎機粉碎,過60目篩,制成南五味子干粉,備用。
1.2.2 南五味子根黃酮活性物質的提取。
1.2.2.1 采用水提法提取黃酮類物質。
稱取南五味子根干粉15 g置于蒸餾瓶中,按照料液比1∶10加入蒸餾水浸提,在60 ℃水浴鍋中加熱提取24 h,過濾,相同方法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得到的提取液在60 ℃水浴條件下將其蒸干至恒重,得到總黃酮并稱重。
1.2.2.2 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黃酮類物質。
稱取南五味子根干粉15 g置于錐形瓶中,用200 mL石油醚浸提2次,5 h/次,脫脂。將濾渣60 ℃烘干至恒重備用,在料液比1∶20、80 ℃提取溫度的條件下,用70 %乙醇浸提2次,3 h/次,合并濾液。經抽濾,得到南五味子根的黃酮粗提液。將粗提液轉入大燒杯中,在80 ℃水浴條件下將其蒸干至恒重,得到總黃酮并稱重。
1.2.3 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測定。
1.2.3.1 培養基的配制。
將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和牛肉蛋白胨培養基、無菌水、盛有水并編號的10支試管等置于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中121 ℃,分別滅菌20 min,80 ℃恒溫箱中干燥。將接種環、培養皿、無菌水等置于無菌操作臺上,紫外滅菌30 min以上,打開風機運轉10 min。
1.2.3.2 細菌懸液的制備。
無菌操作下,將培養基倒入培養皿中,每皿20~25 mL左右,靜置冷卻制成平板置于一旁備用。將濾紙片放入提取液中浸透,用鑷子夾出放在備好的培養皿中晾干備用。用接種環粘取菌種加入第一支101倍稀釋的10 mL試管中,振蕩并搖勻,使菌液與水充分混勻。從101倍稀釋的試管中吸取1 mL稀釋液,注入102倍稀釋的9 mL試管中,混勻。以此類推,直到完成最后一支試管的稀釋。
1.2.3.3 涂布法涂皿并培養。
吸取少量菌液(不超過 0.1 mL)滴加到培養基表面,將蘸有少量乙醇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乙醇燃盡后冷卻8~10 s,用涂布器將菌液均勻地涂布在培養基表面,涂布時轉動培養皿,使菌液分布均勻,并做好標簽。待培養基冷卻凝固后,在平板表面的4個位置等距離貼上蘸有樣品(樣品濃度為0.1 g/mL)的濾紙片、陽性對照(山梨酸鉀)和空白對照的濾紙片,設3個重復組。
在37 ℃培養箱中放置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培養基倒置培養18 h;在28 ℃培養箱中放置啤酒酵母、黑曲霉培養基倒置培養48 h,此后觀察各分離組分的菌種生長狀況,測定抑菌圈直徑,取平均值。
1.2.4 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測定。
按照羥自由基測定試劑盒說明書,最常見的產生羥自由基的化學反應為Fenton反應,H2O2的量與Fenton反應產生的·OH量成正比,當給予電子受體后,用Griess試劑顯色,形成紅色物質,其呈色與·OH的量成正比。
將不同溶劑提取的南五味子根的黃酮類物質分別配制成10 mg/mL溶液,分別取0.2 mL進行試驗,具體操作步驟按照羥自由基測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先進行各種應用液的配制,將配制好的應用液,先在37 ℃水浴中預溫3 min,每個管加液時都要在37 ℃條件下進行。試驗設置空白管、標準管、對照管及測定管,空白管加入0.4 mL蒸餾水,標準管加入0.2 mL蒸餾水和0.2 mL 0.03%H2O2標準應用液,對照管加入0.2 mL蒸餾水和0.2 mL底物應用液,測定管加入0.2 mL底物應用液和0.2 mL的待測樣本,最后各管均加入0.4 mL Fenton 試劑及2 mL顯色劑。
一次只能做一個管,加完試劑混勻,從加完Fenton試劑開始要準確用秒表計時,要在37 ℃下反應1 min,結束后要立即加入顯色劑終止反應;混勻,室溫放置20 min,波長550 nm,1 cm 光徑,用蒸餾水調零,測定各管的吸光度值。對提取黃酮的抗氧化活性測定均重復3次,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按以下公式計算抑制羥自由基能力:
抑制羥自由基能力(U/mL)=對照OD值-測定OD值標準OD值-空白OD值×標準品濃度×1 mL取樣量×樣本測試前稀釋倍數
式中,標準品濃度為8.824 mmol/L。
2 結果與分析
2.1 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提取率
試驗表明,醇提南五味子根的黃酮粗提物提取率大于水提,其中醇提法提取率為13.67%,水提物提取率為7.80%。由此可見,醇提法提取的黃酮得率較高,可能原因是水和乙醇都屬于極性溶劑,極性物質易溶解于極性溶劑,水的極性大于乙醇,相對于水而言,粗黃酮提取物的活性成分易溶于乙醇,而水提取法由于水的極性較高,只能浸提出溶于水的黃酮類物質,對于不溶于水或極性較低的黃酮類物質則無法提取出來。因此,若要采用水提法提取黃酮類物質,可根據相似相容原理,采用有效方法增加水提取法中溶于水或極性較高的黃酮類物質的提取。
2種溶劑所提取的黃酮類物質的提取率普遍不高,可能是由于受溫度、液料比、浸提次數、浸提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所致。
2.2 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由表1可知,不同溶劑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對真菌有抑菌效果。試驗所用的陽性對照組(山梨酸鉀)除了對枯草芽孢桿菌沒有抑制效果外,對其他菌種都有抑制效果。水提黃酮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均低于醇提。
比較不同溶劑黃酮提取物對受試菌種的抗菌活性,發現醇提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的抑菌能力大于水提。水提法對2種細菌、2種真菌有抑制效果,且對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徑為11.30 mm。醇提法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對2種細菌、2種真菌有抑制效果,與水提法黃酮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一致,同時其對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徑達到12.94 mm。南五味子根的水提和醇提黃酮提取物對黑曲霉的抑菌效果以及醇提黃酮提取物對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均強于陽性對照。陽性對照組為市面上常見的抑菌產品山梨酸鉀,除了對枯草芽孢桿菌沒有抑菌效果外,對其他菌種都有明顯的抑菌效果。
通過對5種受試菌的敏感度分析發現,除枯草芽孢桿菌外,其他4種受試菌對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較為敏感,其中對黑曲霉最為敏感。
比較真菌與細菌的抑菌圈直徑大小發現,不同溶劑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對真菌和細菌的抑菌效果強弱不一,不能具體分出。
2.3 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設置2個重復組,計算平均值,南五味子根的黃酮提取物具有抑制羥自由基能力。不同溶劑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的抗氧化能力不同,醇提黃酮提取物的抑制羥自由基能力強于水提。稀釋200倍水提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為6 505.32 U/mL,醇提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為6 585.6U/mL;稀釋150倍水提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為9 727.93 U/mL,醇提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為10 341.57 U/mL;稀釋100倍的水提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為12 860.4 U/mL,醇提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為13 560.78 U/mL。由此可見,抑制羥自由基能力隨著稀釋倍數的增加呈遞減趨勢,其中稀釋100倍的醇提黃酮類物質的抑制羥自由基能力最強,高達13 560.78 U/mL(圖1)。
該試驗結果表明,水提和醇提黃酮類物質的抑制羥自由基能力相差不大,可見不同溶劑對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影響不大,但水提黃酮類物質的抑制羥自由基能力略低于醇提法,原因是水提法只能浸提出溶于水的黃酮類物質,對于不溶于水或極性較低的黃酮類物質不能提取出來,所以其抑制羥自由基能力稍弱。稀釋200倍黃酮提取物的抑制羥自由基能力小于150倍、100倍的黃酮提取物,可見稀釋倍數越高,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越弱。這說明當采用稀釋倍數低的醇提法時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更強。
3 討論
通過測定不同溶劑提取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提取率發現,醇提黃酮提取物的提取率大于水提。據文獻[9]報道,南五味子果實的乙醇提取率大于水提取率。該試驗進一步研究不同溶劑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的提取率,發現醇提黃酮提取物的提取率大于水提。
抗菌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溶劑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對真菌有抑菌效果,且醇提黃酮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大于陽性對照及水提黃酮提取物。林雄平等[10]報道南五味子果實有抑菌效果,不同溶劑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對枯草桿菌無抑菌效果,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黑曲霉和啤酒酵母均有抑菌作用,且不同溶劑提取的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對真菌的抑制效果強于果實。劉麗等[9]研究表明,醇提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的抑菌效果高于水提,且均有抑菌效果。這說明南五味子根的抑菌活性物質存在于黃酮類物質中,因此可有效利用南五味子根的黃酮類物質作為現代食品行業的天然防腐劑。
抗氧化試驗結果表明,南五味子根的黃酮提取物具有抑制羥自由基能力。不同溶劑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水提黃酮類物質的抑制羥自由基能力低于醇提,稀釋100倍黃酮提取物的抑制羥自由基能力大于稀釋150倍、200倍的黃酮提取物。據報道,南五味子果實中的活性物質也具有抑制羥自由基能力,清除羥自由基能力達4 011.48 U/mL[10]。該試驗結果發現,不同溶劑提取的南五味子根黃酮類物質的抗氧化能力強于果實,說明從抗氧化能力的角度來看,水提、醇提法所提取的南五味子根所含的抗氧化活性物質更多,稀釋倍數越低,抗氧化能力也越強。南五味子既可作為野生水果,也可作為藥材,以莖、根入藥,說明南五味子根的藥用價值很高,其根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還可作為天然防腐劑和抗氧化劑,為人類的食品安全和抗衰老方面做出貢獻。
目前對南五味子的抗菌抗氧化研究較多,但深入研究南五味子根的抗菌抗氧化活性較少。筆者研究了不同溶劑對南五味子根黃酮提取物抗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后續可進一步研究不同因素對南五味子根抗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南五味子可作為天然抗氧化劑進行研究開發,南五味子根的黃酮提取物可作為天然抗菌和抗氧化的食品添加劑添加到食品中,在安全性、抗氧化性等方面效果好于抗氧化劑。
參考文獻
[1] 陳佳寶,劉佳寶,崔保松,等.南五味子根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5,46(2):178-183.
[2] 張明華,陳虹,李靈芝,等.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醇甲對四氯化碳所致肝臟損傷的保護作用[J].武警醫學,2002,13(7):395-396.
[3] YANG X W,HATTORI M,NAMBA T,et al.Antilipid peroxidative effect of an extract of the stems of Kadsura heteroclite and its major constituent,kadsurin,in mice[J].Chem Pharm Bull,1992,40(2):406-409.
[4] XIAO W L,YANG L M,LI L M,et al.Sphenalactones AD,a new class of highly oxygenated trinortritepenoids from Schisandra sphenanthera[J].Tetrahedron letter,2007,48(31):5543-5546.
[5] 閆俊書,單安山,王環宇.五味子提取物對AA肉仔雞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08,44(17):33-37.
[6] 李曉光,羅煥敏.南五味子屬植物化學成分及其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3,28(12):1120-1125.
[7] 陳道峰.南五味子屬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J].中國天然藥物,2007,5(1):15-19.
[8] 張獻忠,黃海智,鐘烈洲,等.植物提取物體外抗氧化活性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糧油學報,2012,27(11):122-128.
[9] 劉麗,于新,劉文朵,等.南五味子不同溶劑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其組分性質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13,13(9):147-151.
[10] 林雄平,林彬彬,卓雄標,等.南五味子果實多糖和脂溶性物質抗菌抗氧化作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4):119-1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