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晉鳴 金夢
2018年在南京舉辦的第14屆“江蘇讀書節”活動上,溧陽市文教書店總經理周春雷獲稱“江蘇省十佳閱讀推廣人”,成為常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閱讀推廣者。
周春雷年輕時因一場大火被燒成二級傷殘,但他身殘志堅,2015年建設“溧陽讀書臺”實體書店綜合體,經常邀請各界名人在讀書臺舉辦公益閱讀講座。開展“書香八進”活動,即書香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高墻等系列活動。還成立志愿服務團體,為溧陽市民閱讀做了大量的志愿服務工作,為開展好“全民閱讀·書香溧陽”活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江蘇省溧陽市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古城,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百姓以山水怡情,以讀書為樂。在文脈傳承中積淀形成的溧陽讀書臺,塑造了獨特的文化空間,涵養了這座山水古城好讀、善讀、樂讀的新風尚。
人們未必知道,這個讀書臺的創辦者是一位嚴重燒傷的二級殘疾人。他叫周春雷,今年56歲。
在兩次厄運中挺立不倒
1990年,27歲的周春雷已是溧陽市一家化工企業的技術骨干。勤勉好學的他每個月都把一半的薪水用來買書訂報。
天有不測風云。那一年中秋前夕,由他帶領團隊研究的項目進入實驗階段,但突然現場發生爆炸。為了不讓火勢蔓延,周春雷直奔電閘方向,拉下電閘的瞬間被火舌席卷全身。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不僅燒傷了周春雷的身體,更焚化了他孕育多年的化工夢。他五指粘連、面目全非,被大火燒成了二級傷殘,燒傷面積深Ⅱ度達63%。
躺在病床上,無法動彈的周春雷不敢相信自己從此就要變成一個殘疾人。“醫生對我說以后生活能自理就是萬幸了,我卻偏偏不信。”就是這句“不信”,周春雷在不能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前后進行了大大小小19次整容、整形手術。他每天堅持下床走路,但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幾十米的距離像半個地球般遙遠。在每天堅持康復訓練之余,他都要讓妻子去報亭買些書、報,讀書看報成為他身體逐步康復的精神良藥。
兩年后,周春雷基本能像正常人一樣吃飯、穿衣、行走。然而,厄運又一次降臨到他頭上。1992年,29歲的妻子生病住院,一周后撇下他和兩歲的女兒,離開了人世。
他沒有怨天尤人,向書問道,向書求教,開始了新的人生。
命運的齒輪因書逆轉
女兒需要撫養,生活還得繼續,重建信念的周春雷決定走出家門,走出傷痛。
1992年的元旦,他在溧陽唐家村的一條小巷里,租了一個小報攤,擺上幾份報紙、幾本雜志,摸索著走上了創業之路。“這個報攤對當時的我來說就像一個‘心靈窗口,我希望通過它與外界多接觸,讓自己盡快走出陰霾。”他說。
但是由于小巷位置偏僻,人流量非常少,偶爾有人路過報攤,看到他燒傷的臉龐時,都紛紛回避,連續多少天,一份報紙都沒能賣出去。盡管如此,周春雷每天都會守著報攤,將所有的報刊都仔細看一遍,精神食糧的不斷汲取讓他更加堅定了與命運抗爭的信念。
時間久了,人們漸漸被他身上的骨氣、尊嚴和踏實所感動。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到他的報攤坐一坐,和他聊聊天;越來越多愛讀書看報的人,去他的報攤買報借書。
女兒周律君一直很欽佩自己的父親:“父親用心維護著他的小報攤,真誠對待每個讀者。即使他們不買,父親也總是微笑相待。借書換書退書,不管有多麻煩,他總是盡量滿足。當有人急需一本教材時,他就盡全力幫忙。”
在周春雷的真情打理、不懈努力下,小報攤的生意逐步好轉,讀者也漸漸多了起來。一條深巷里的小小報攤變成了一家小書店。
周春雷一直說:“書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緣分。”也正因為與書有緣,他的命運開始逆轉,事業的天地也由此打開。
夢想背后的責任與使命
小書攤變成了小書屋,周春雷的生活也隨之忙碌起來。他跑遍長三角地區的書市選書、淘書,創業的艱辛對于一個二級殘疾人來說更為突顯。
1995年冬天,他在南京采辦一大批讀物后,一輛途經溧陽的浙江車捎上了他和幾百公斤重的書籍。不愿意多耽擱別人的時間,周春雷堅持讓車開到溧陽城郊就將他和書撂下,漆黑寒冷的夜晚,他用扁擔挑著書,將一包包書搬回書店。整整一夜的辛勞后,他虛脫地癱坐在地。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一頭牽系著讀者,一頭聯系著書市,把書店這個“雪球”越滾越大。1996年,周春雷的文教書店正式掛牌。1998年,他租下200多平方米的店面開設溧陽第二大圖書門市。
生意紅火的背后是周春雷數十年如一日的良心與苦心交織的經營。
“書店是一個很特殊的業態,讀者對書店有很高的期待,必須要承擔知識的正向傳播和思想層面心靈深處的引導,實體書店既有文化屬性又具備商業屬性,不僅僅是賣書的場所,更是傳播文化、引領文化風向、構建文化生態的窗口和平臺。”周春雷說,“不賣低俗書、盜版書是我堅守的底線”。
20多年來,周春雷始終堅持著這個底線。對他來說,書店不僅是他的個人夢想,也是一份社會責任和使命,一種文化的傳承與擔當。
周春雷將當初的小報攤發展成18家直營店和22家加盟店,遍布溧陽城區各鄉鎮和周邊城市。2015年,他投資3200萬元用于溧陽市區的總店建設,建造了溧陽人的“讀書臺”這種實體書店綜合體,用書香回饋社會。周春雷先后被授予“江蘇省道德模范提名獎”“常州市道德模范”“常州好人”“最美常州人”和“龍城先鋒”稱號。
一爿書店點亮一座城
“書店是一個公共空間,我希望這里能成為一個集聚讀者感情,共享生命豐盛的空間。”如今,周春雷的初衷變成現實。
2016年7月,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溧陽讀書臺”建成。由讀書講堂、圖書展示廳、家庭書房和閱讀休閑區四部分組成的讀書臺藏書八萬余冊,同時可容納400余人進行閱讀,它既是免費的大眾圖書館,也是溧陽人的公共家庭書房。
為推動全民閱讀,周春雷還先后邀請專家、教授、學者及中國好人、常州好人、溧陽文化名人等舉辦各類公益講座,分享讀書的樂趣。
周春雷認為,感恩和報答社會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目前,他安置了50多名下崗工人就業,扶持21名下崗工人自主創業、開加盟書店。為減輕貧困學生的讀書困難,他捐出了價值數十萬元的圖書;汶川大地震后,他帶頭捐款并組織全體員工捐款……
一爿書店點亮一座城,周春雷用自己的雄心、恒心和善心做到了。
讀書臺還開展書香進校園、進鄉村、進企業、進軍營、進監獄等“書香八進”活動。流動圖書車開進溧陽的鄉村小學,幫助全市農村建起了農民書屋,幫助社區創建起了社區書屋。2017年7月,周春雷經營的金谷文教書店贏得了第四屆“江蘇最美書店”稱號。
溧陽讀書臺為小城增添了經久不衰的亮色,周春雷正是書香溧陽的“擺渡人”。他的堅強意志和頑強毅力,以及他用書香回饋社會的善心善舉,正感動著溧陽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
(摘編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