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利
念時光悠悠,歲月匆匆,從大一入學那個桂花飄香的季節算起,這已經是我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第九個年頭了。與動物科學在一起的這些年,從懵懂到與她慢慢相知,再到她成就了今天的我,這段旅途雖然曲曲折折,但一切都歷歷在目……
初識,揭開神秘面紗
與動物科學初次相識,曾經是高中生物科代表的我并不討厭她,但也談不上喜歡。大一的課程中,與生物相關的有動物學、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等,讓我初步了解了豬、雞、牛、羊的內臟和骨骼結構,說實話,我并沒有產生多大的興趣。到大二之后,動物營養學、動物育種學以及牛生產學、家禽生產學等課程相繼開課,揭開神秘面紗后的動物科學才全方位呈現在我面前。
那時候的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生活與動物科學息息相關。各種各樣的動物需要不同的日糧,它們在生長發育階段對蛋白質、能量、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的需求都各不相同,而且它們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利用和代謝也存在著差異。不同品種的動物有不同的特點,通過雜交選育可以得到結合了不同優勢的新品種。自從了解了動物的遺傳特征和生長繁殖規律,知道了它們是怎么樣把飼料變成肉、蛋、奶等產品之后,我覺得動物科學還真是挺神奇的,慢慢喜歡上這個專業了。
相知,伴我茁壯成長
在閱讀了許多文獻和聽了許多專家的報告后,我意識到,與外國相比,我國的畜牧業仍然有著很大的差距,存在著很多問題。作為國家農業的根基,畜牧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動物科學專業的莘莘學子,也正在科研工作中為其努力拼搏著。
說到研究,動物科學的研究方向可謂是五花八門:有從遺傳的角度解析與動物生長發育有關基因的;有通過基因技術研究如何使動物脂肪沉積,從而提高肉類品質的;有研究如何凍存精子保證其有更好的活力,從而提高動物繁殖力的;有研究如何優化日糧配方提高動物生長性能,使雞產下更好的蛋,使牛、羊產下更多優質奶的……每個課題都有著重大意義,目的都是為了讓畜牧業得到更好的發展。作為在科研前線奮斗的一分子,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相愛,未來與你同行
還記得我第一次拿著注射器,往孵化了11天的雞胚里注射葉酸(用于發育生物學的研究)的時候,雖然我的心七上八下的,手在不停地抖,但最后雞胚還是成功地孵出了小雞,讓我驚喜不已;當第一次被千余只小雞“淹沒”,要管它們的吃喝拉撒時,我這個“雞保姆”不知所措。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曾經對動物細胞進行深入探究。當我得知實驗最后階段的細胞分離培養出現問題,歷時兩個多月的研究以失敗告終的時候,我覺得快要崩潰了。又想起第一次寫英文論文時的情景:投稿被拒沮喪不已,返修文章時喜憂參半,最后文章被接收時激動萬分……
總之,在與動物科學相伴的旅途中,我也算是嘗遍了酸甜苦辣,體驗了心情的跌宕起伏。當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學術會議評為口頭報告,被眾多企業所認可,意味著可以應用到我國的畜牧業中的時候,我又覺得曾經的付出是那么的重要。動物科學不僅給了我榮譽和驕傲,也教會了我如何在絕望時靜下心來面對一切,是它培養了強大而優秀的我。
愛我所學,學我所愛。這九年一路走來,現在的我堅信動物科學是我的最愛,并且對她的這種熱愛會一直延續下去。未來的我將繼續與她同行,希望我能為我國的畜牧業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