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善才 程必榮
2019年4月17日,在第十六屆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舉辦的IT基礎設施論壇上,華為IT產品線智能存儲與數據管理領域總裁孟廣斌發表演講,并宣布通過持續技術創新,2018全年華為在全閃存存儲市場增速全球第一。
【命題預測】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87年 ?華為創立于深圳,名稱來自“中華有為”的標語,是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
1992年 ?華為開始研發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三年后銷售額達15億人民幣,購買人群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市場。
2006年 ?華為與摩托羅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聯合研發中心,推出新的企業標識,充分體現聚焦客戶、創新、穩健增長和和諧的精神。
2010年 ?華為在英國成立安全認證中心,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節能自愿協議。
2018年 ?華為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訂了26個5G商用合同,華為排名世界品牌500強第58位。
以上是華為這艘通信行業巨艦的航行軌跡。在近期采訪中,其掌門人任正非深有感觸地說:“華為全球18萬員工,研究人員就占到了45%,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15%左右。我們的產品做得比別人都好,讓別人不想買都不行。未來五年,我們還將大量投入研發費用,做全世界最好的網絡。”
以上材料觸發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讀】
本道作文題,意在引導考生根據華為企業的發展歷史與任正非經營企業的理念來思考在這個時代獲得成功的關鍵——探索創新,砥礪前行。這與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對科技運用這一題材高度吻合,直指實踐創新這一核心素養。
從任正非的言論中可以發現,其表達的重點是對研發創新的肯定及研發創新帶來的企業自信。這就要求考生結合華為企業的發展歷程來思考,與創新相關的其他因素的作用。該題可從以下角度入手:
1.從華為企業名稱由來的角度切入,談國家的發展與創新的關系;
2.從華為從農村起步的角度切入,談創新要從國情實際出發;
3.從華為建立聯合研發中心的角度切入,談合作與創新。
【優秀立意】
1.站在科技創新最前沿
2.厚積薄發,創造價值
3.科技助力人文精神的弘揚
【素材速用】
事例:科技助力語言保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發現,世界上現存的語言有7000多種,但有95%的語言目前只由占全球總數4%的人使用,平均每個月就有2種語言消失。
隨著數學技術及人工智能的普及,瀕危語言搶救的速度在加快,參與范圍也在擴大。和傳統手段相比,新興數字技術帶來重大改觀,其中一項是語言存檔速度和能力提升。澳大利亞的語言學家和谷歌合作開發的人工智能平臺,通過人工智能模型轉錄原住民語言,已存儲超過4萬小時的錄音,為語言學家節省了數百萬小時的時間。效率的提升,為全面記錄瀕危語言提供了可能。
【素材化用】
眾所周知,華為的科技創新,讓它在5G時代的發展遙遙領先。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應讓科技進步助力人文精神的弘揚。澳大利亞的語言學家和谷歌合作開發的人工智能平臺,通過人工智能模型轉錄,提升了語言存檔速度和能力,為全面記錄瀕危語言提供了可能。國家需要科技,但不能失去人的情感與想象。且看機器人尚在追求詩詞,我們為何還不去欣賞人文的魅力?未來,我們可以憑借科技更細致地欣賞繪畫,我們可以用更精密的儀器拍攝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景。科技進步便利了我們的生活,是讓我們在未來能脫離物質現實的束縛,去到天馬行空的精神云端跳舞。未來,國家在科技支撐下閃爍自信,而流傳在人們心中的千年風雅,更是能讓我們盡情仰望頭頂的燦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