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蛋白質強化食品”的概念逐漸火熱:市場上可以看到的產品有蛋白質能量棒、蛋白質奶昔、高蛋白質谷物、高蛋白質酸奶、蛋白質強化面包、高筋(谷蛋白)面條、高蛋白質冰淇淋等。相比單一類型精制谷物(米、面等),高蛋白質食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但大量攝入蛋白質強化食品真的有益健康么?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肌肉、骨骼、皮膚、血液等“零件”的材料,和脂肪、碳水化合物一起組成了人體的三種主要供能物質。研究發現,一個普通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0.8克蛋白質就能滿足需求??桃鈹z入過量的蛋白質對一些人意味著“減肥”,而對另一些人則意味著“增肌”,但實際上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會對肝臟、腎臟和骨骼等帶來危害。
事實上,許多蛋白質強化食品也僅僅是偽裝成蛋白質的糖果或點心,常見的蛋白質能量棒的主要成分依然是糖和脂肪。如果一種食品本身所宣稱的保健效果無法抵消其給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就需要慎重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