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該怎么辦?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如果被欺負了,是不是一定要打回去,否則一次次的軟弱,會不會讓孩子成為那個總是被欺負的人?
面對這樣的問題,處理方式只有打或者不打嗎?孩子未來一定會面臨更加復雜的人際關系,到時候他又該如何處理呢?其實父母的擔憂還有很多,比如孩子無法順利地融入小伙伴的圈子,常常和小朋友發生沖突,被小群體排擠孤立等等。
這些問題的背后,跟孩子社交能力有著密切關系。
事實上,大多數孩子的社交技能,并非與生俱來,需要通過訓練才能提高。也就是說,提高孩子的社交商,也是有具體方法的,而且其中是融入著愛的力量。
希望這4本書能帶你打開一個全新世界,重新去思考兒童社交。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美]默娜·B·舒爾博士,[美]特里薩·弗伊·迪吉若尼莫
翻譯:張雪蘭
本書榮獲美國“家長的選擇”圖書獎。這本書的作者是默娜·B·舒爾博士,她是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美國亞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她為家長和老師們設計的一套“我能解決問題”訓練計劃,是通過一些系列的字詞游戲來幫助、鼓勵孩子思考問題,從而影響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她擯棄我們以前教孩子怎么做,做什么的方法。不再替孩子思考,而是教孩子用“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去幫助孩子思考。思考的內容,包括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感受、自己行為產生的后果以及其他做法,引導孩子自己解決日常沖突問題。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籍,讓我們用這本書徹底顛覆我們原有的認知突破,重新去思考兒童社交的話題。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作者:(美)湯普森·科恩·凱瑟琳
翻譯:鐘煜
《朋友還是敵人》,副標題兒童社交的愛與痛。當一個人進入群體內,處事風格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可見社交能力對孩子的重要性。
所有的社交群體都會有受歡迎的孩子、被接納的孩子、受排擠的孩子、被忽視的孩子和受爭議的孩子。面對不同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能做到的是提高自己對于社交的認知,并且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給孩子。用作者湯普森博士的話說,在孩子正式走入社交生活之前,你能教給他的都已經完成了,愛與依戀,支持與接納。而社交,是他一個人邁向成長的戰場。讓我們好好陪伴孩子走過這段旅程,讓他們能夠輕松地面對人際關系的交往,真正成為社會人。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美)柯恩
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書中每一章節通過討論一種或一組特定的技巧,讓孩子逐步進階練習。每章節中設有學習目標、小貼士,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教導孩子掌握社交技巧。而充滿趣味的小測驗,則可以幫助你判定孩子是否都已經懂得該章所討論的技巧。當然,書中的內容再好,也是要落實到生活中,所以解讀的時候,建議家長加上與自己孩子互動的案例,講述更多新鮮有趣好玩的小故事,讓你重新認識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商,在輕松有趣的方式中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作者:湯普森·科恩·凱瑟琳
本書提出:社交能力從書本和課程中是無法習得的,只有通過互動,通過與他人交往來學習。而一個人具備的基本社交能力,更來自于早期的依附關系。這本書有著豐富的案例,很生動,也很引人深思。建議家長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把西方國家里發生的故事,更好地帶入我們中國的環境。育兒先育己,當我們內心有了篤定和柔軟,在陪伴孩子社交的這條路上,我們就不會再有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