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寶琴

直到退休前兩年,同事們說起我,還會在名字前面加一個前綴:國防身體。這不是吹噓,活到五十多歲,我身體都很好,從沒和醫(yī)院打過交道,每天至少抽一包煙,遇到有酒局,也是當之無愧的“酒司令”,一斤高度酒喝下肚,那是不在話下的。除了愛煙嗜酒,我還是個急性子,工作時風風火火,遇到加班,和一群“孩子輩”一起熬,他們不下班我就堅決不離崗,自詡體力能單挑年輕人。可一場突如其來的心肌梗塞,徹底擊敗了我。
醫(yī)生從鬼門關(guān)幫我搶回一條老命,被搶救回來后,醫(yī)生叮囑我一周之內(nèi)必須躺在床上靜養(yǎng),一動都不能動,為了防止我翻身,我的老伴和兒子、兄弟輪番值班守著我,不分白天黑夜地摁著我,好像我是砧板上一條半死不活的魚,那個滋味太難受了,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完全想象不出來。后來醫(yī)生允許我動彈了,可我一下地卻天暈地旋,完全站不住,當時我心情特別沮喪,心想這下自己成廢人了。
可能我內(nèi)心還是比較要強吧,正式辦理退休手續(xù)后,我想我不能給家庭添亂,一場大病弄得家人團團轉(zhuǎn),費了多少力,操了多少心!我就算為了他們,也要讓自己盡量健康、長壽地活著。
清晨,我踱到公園,看到不少的老年人都在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看起來動作舒緩,不像別的運動那么劇烈,我便萌發(fā)了跟著學一學的心思,于是瞅著人家練完了,主動上前和拳師攀談,也說了自己曾患過心肌梗塞的情況,向他咨詢,我這種情況是否適合練習太極拳。
拳師不讓我叫他“師”,堅持說大家都是拳友,他姓孟,大我三歲,我便稱他老孟,老孟鼓勵我也加入拳友圈子,說太極拳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不管哪個年齡段都能練習,不管什么時候開始練習都不算晚。
老孟是個熱心人,為人也謙虛,他一直說自己“慧根不夠,悟性不足”,在公園帶著幾個愛好者練練太極,但很多竅門還沒掌握。在他的引薦下,我有幸拜了一位有名的陳老師,在陳老師指點下,才漸漸開悟,走上正道。
我拜師時,陳老師已經(jīng)88歲了,一頭白發(fā)如同霜染,個頭不足一米七,身形清瘦但精神矍鑠,他一連打兩個小時拳,氣不喘、臉不紅,依舊“站如松坐如鐘”,十分令我佩服。陳老師對他的弟子十分嚴格,別看那時我都60出頭了,他還是要求我每天都要練基本功,如果沒有達到基本的練習,他寧可不教我,一開始我還真的不太適應,幸好有拳友們的溫暖鼓勵,讓我堅持了下來,經(jīng)過科學安排訓練強度,我的身體漸漸恢復了健康,體能也逐步提高。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習中,我終于有所小得。
在我看來,練習太極拳,可有效鍛煉我們的肌肉,同時還能夠起到很好的舒筋活絡(luò)的功效。除此之外在練習的同時還能夠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從而對內(nèi)臟起到按摩鍛煉的功效,以此來增強體質(zhì)提高抗病能力,這些對老年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平時生活中多練習打太極拳,還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通常情況下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都比較差。只要在平時生活中多打太極拳,便可快速有效地增強心肺功能。這是由于在練太極拳的時候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并且在練習過程中還可以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有效地增強胸腔的容氣量,從而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太極拳,練太極讓我的生活慢下來,身體好起來,而且練好太極拳,一點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