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艷鳴

很多人認為血脂異常就是單純地吃藥降脂,對此醫生表示,血脂異常在生活方式調理的基礎上,要根據病情給予藥物治療,但在藥物治療過程中需定期調整療效和監測不良反應,才能有效控脂,達到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因此,調脂藥物不可隨意服用,否則會適得其反。
看化驗單服調脂藥不可取不少人在體檢時,看到化驗單上的血脂處于正常范圍就認為不需為高血脂擔憂。其實,化驗單上的血脂正常對一般人來說是真的放心,但對于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患者來說,血脂的控制要更為嚴格。因此不能單靠化驗單上的指標來判別。所以,是否需要服用調脂藥,要看患者身體情況,不是化驗單說了算。
以個體選擇調脂藥在藥物降脂方面,很多人都知道他汀類藥物是高血脂的天敵,然而并不是所有血脂異常都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血脂異常是代謝性疾病,血脂異常的種類不同,服用的藥物也不一樣。
若高血脂是以高膽固醇為主,就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了。他汀類藥物可使低密度脂蛋白降低60%。膽固醇高可帶來動脈硬化、血管斑塊等不良后果,而他汀類藥物能與這些不良后果抗衡。盡早服用,可以縮小、甚至逆轉斑塊的發展,從而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甘油三酯高引起的高血脂,多半與飲食有關。甘油三酯的指標在2.25毫摩/升以內,可不需使用藥物,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一般可以降下來,5.50毫摩/升以內可用貝特類、煙酸類、n-3不飽和脂肪酸等藥物治療。
混合性高血脂血癥顧名思義就是既高膽固醇,又高甘油三酯,這種情況下一般首選他汀類藥物治療。他汀類藥物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同時,還能讓甘油三酯降低10%~30%。當甘油三酯明顯增高時,則需要首選貝特類、煙酸類藥物降血脂。
監測療效 不能見好就停藥 服降脂藥五周左右應當復查一次血脂,隨后是五個月復查一次,以便醫生能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用藥劑量。
不少患者在服藥后,血脂指標正常就擅自停藥,實質上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動脈硬化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降脂藥物是要終身服用的。服藥后血脂值正常了,只是藥物發揮了作用,并不是患者本身的代謝正常了,若藥一停,血脂會容易反彈并帶來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