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坐診專家 :李國安主任醫師

李醫生:
我63歲的父親最近因為貧血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聽人說,這種疾病很嚴重,是不治之癥,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辦法治療嗎?
陜西 高子林
高子林讀者: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綜合征。再障的病因有一些是由于服用某些藥物,如氯霉素、金霉素、安乃近以及磺胺類和抗癌藥等;或者長期接觸化學物品、放射性輻射,如汞、苯等;或者繼發于某些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腎炎、尿毒癥、晚期惡性腫瘤等等。還有一部分再障病因不明。再障起病急,病情進展快,主要癥狀為出血、感染、發燒,血液檢查為全血細胞減少即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計數均明顯減少,并出現進行性貧血。再障若為急性病情較危重,慢性再障病情發展緩慢,病情相對較輕,多數經過治療可以緩解,很少有死亡。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再障等血液病,早些年認為多發生于青壯年,現在發現老年人得此病的人也不少,這與骨骼老化及營養不良等情況有關,應當引起老年人群的重視。
治療再障多用雄性激素以及維生素類藥物,對急性再障可以酌情選用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治療。中醫以溫腎益髓法治療再障也有較好的效果。
李醫生:
我老伴今年58歲,患有胃炎多年。近期做胃鏡發現胃黏膜有腸上皮化生,聽說,這種病發展會導致胃癌,是嗎?
湖北 黃美蕓
黃美蕓讀者: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是胃黏膜常見病變,是指胃黏膜上皮中出現大腸或小腸黏膜上皮樣改變,大多出現在萎縮性胃炎的胃黏膜上,少數淺表性胃炎也可以發生。
一般情況下,胃炎演變到胃癌經過如下過程:由淺表性胃炎發展到萎縮性胃炎,進而發生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最后發生胃癌。但不是所有的腸上皮化生都是癌前病變。腸上皮化生分為兩型:小腸型腸上皮化生和大腸型腸上皮化生。前者黏膜分泌的是非硫酸化黏蛋白,一般不會發生癌變。后者黏膜分泌硫酸化黏蛋白,具有致癌作用。目前認為,大腸型腸上皮化生是癌前病變。
李醫生:
最近,我體檢時發現有眼底出血。體檢報告也沒有說是什么原因。特咨詢:眼底出血都有哪些原因呢?
甘肅 范慧欣
范慧欣讀者:
眼底出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疾病共有的病癥。眼底出血以毛細血管病變最為常見,主要是毛細血管內膜損壞,滲透性增加,使得血液流出。其次是來自靜脈的出血,多發生在局部或全身病變,如血液黏稠、靜脈血流緩慢、靜脈血栓、靜脈炎。動脈出血較少見,主要為動脈硬化或血栓塞等情況。
引起眼底出血的眼病很多,常見的有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另外,腎性視網膜病變、白血病、貧血等疾病也會引起眼底出血。
由于眼底出血原因多,所以一定要到醫院深入檢查,及早治療。
李醫生:
我前段時間被診斷患上高血壓病,醫生給我開了兩種降壓藥服用。為了讓血壓盡快恢復正常,我自己把降壓藥的劑量加大了,使得血壓在兩三天內就降到正常。這種服藥方法行不行?
四川 趙尚宇
趙尚宇讀者:
你這種服藥方法是不行的。高血壓病必須長期堅持服藥,才能夠達到穩定血壓的效果,否則降壓過快,欲速則不達,還會引起嚴重后果。因為高血壓患者血管彈性下降,一些患者血管內有類脂質和膽固醇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在此情況下,若用大劑量降壓藥,使得血壓在很短時間里大幅度下降,導致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減少,會發生功能障礙甚至會引起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癥。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體內的壓力感受器不敏感,對血壓快速下降的代償能力較差,對低血壓的耐受力也較差,更容易造成血量灌注不足而發病。所以,高血壓患者在服藥時,一定不可擅自加大藥量及次數,要按醫囑服藥做到平穩降壓。這里提醒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剛開始服藥期間,應當隨時注意血壓變化,注意心功能情況,最好定期做心電圖,以防止心肌梗死引起心源性休克等危癥發生。
李醫生:
最近我患了肺炎,胸痛、發燒、咳嗽,經過抗生素治療,病情減輕,但是仍然頻繁咳嗽,不過是干咳,沒有痰液,請問:應當用什么止咳藥物?
山東 王海東
王海東讀者:
肺炎進行抗炎等治療后,咳嗽未能夠減輕,頻繁干咳者,需要服用鎮咳藥物。臨床經常用于治療肺炎、支氣管炎所致干咳的藥物有兩種。
右美沙芬:該藥鎮咳作用比較強,治療量對呼吸中樞無抑制作用,也沒有鎮痛和催眠作用,無依賴性及耐受性。起效快,安全,有口服液、糖漿、膠囊等劑型。
噴托維林:對呼吸中樞有直接抑制作用,可以輕度抑制支氣管內感受器及傳入神經末梢,使得痙攣的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減輕支氣管阻力,具備末梢性鎮咳作用。
以上兩種藥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選用一種即可。
李醫生:
前兩天我陪伴婆婆去看病,醫生說她患了一種女性前列腺病,我感到好奇怪:女性是沒有前列腺的,何來前列腺病?請問:這個醫生是不是搞錯了?這是怎么回事?該怎么治療?
河北 石芳華
石芳華讀者:
這位醫生所說的女性前列腺病是存在的,不過醫學正式名稱應叫“女性膀胱頸部梗阻或膀胱頸部硬化癥”,在癥狀上與男性前列腺肥大有相似的癥狀,如排尿困難、尿頻甚至可以發展到尿不出來,所以,也有的學者將這種疾病簡化命名了。
本病以中、老年婦女居多,目前病因尚未確定,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有的專家認為,膀胱頸部梗阻可能是由于膀胱頸部長期慢性炎癥,導致膀胱頸部痙攣性纖維增生。有的專家則從生理解剖學角度認為,女性膀胱頸部周圍的腺體和男性前列腺同源,受內分泌激素的調節,老年婦女因為性激素分泌平衡失調,引起腺體增生,堵塞尿路,造成排尿困難。
關于本病的治療,對早期排尿困難者,可以服用藥物減輕自覺癥狀。對于梗阻程度較輕又無嚴重合并癥的患者,可用擴張器擴張尿道及膀胱頸部,使其排尿通暢。癥狀嚴重者則需要手術治療。患者應當及時到專科請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