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21)
相比于傳統的熱電分產能源供應模式,熱電聯產能節省大量的燃煤消耗,目前中國北方也主要采用該模式進行集中供熱。該技術是一種趨于分布式的能源供應系統,在發達國家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其具有節約能源效果明顯,保護環境作用突出,節約用地提高效益,煤種適應性更強,電力供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強等優點[1]。
綜上優勢,熱電聯產供能模式在近幾年得到了大力發展。但實際工程面臨的各種不確定風險常常導致高額的建設資本投入,對熱電聯產投資進行風險評估以便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對電廠管理者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大型工程項目中,工程建設往往存在著造價高、建設時間長、影響條件多的特點,而在電力工程中,這些特點同樣存在。并且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部門合作,任何一個參與方或者外部條件因素的變化都會對工程建設帶來一定的風險和影響[2],因此,對熱電聯產投資風應該從多方面、全方位進行分析,力求做到客觀全面。
1)自然風險。自然環境對于每一項工程來說都是未知的,并且所帶來的風險破壞也是無法計量的[3],例如臺風、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因此工程選址至關重要,好的站址能避免很多自然環境所帶來的風險,并且能節約資源、控制成本。
2)政治風險。工程建設期間,宏觀政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同樣對項目的建設起到關鍵作用。針對電力工程,發改委以及能源局相關政策文件將直接影響工程的建設。
3)社會風險。電廠所處的地理位置、經濟水平以及區域內社會發展水平也直接影響工程建設情況。例如,區域內能源需求飽和、社會發展緩慢、對電力需求較小等情況直接影響工程運行的效益風險。
4)技術風險。設計單位出具的設計方案、組織方案等都會帶來一定的技術風險,而項目部管理人員對工程進度的把控、對物資采購的管理等對工程質量也都有較大的影響[4]。
5)經濟風險。外部經濟匯率變化、銀行貸款政策、工程融資以及使用計劃都直接影響工程建設進度。
6)其他風險。其他風險主要包括管理人員水平、合同風險、項目控制風險等。
基于前面對該熱電聯產技術改造投資風險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適用于熱電聯產的投資風險指標體系。在實際工程中,不同階段的風險是不完全相同的,并且是動態變化的[5-8],因此選取了主要的風險因素,根據上述的構建原則,進行了科學的歸納概括,所建立的熱電聯產投資風險指標體系見表1所示。

表1 熱電聯產投資風險指標體系
模糊綜合評價的原理是通過對評價指標的隸屬度進行計算,以此量化處理后得到的權重集經模糊變換得到最終的綜合評價得分[9]。
該評價模型包括了以下幾個主要步驟:
1)確定評價指標
p個評價指標:u={u1,u2,……,up}
2)確定評語等級
確定等級集合:v={v1,v2,……,vp},其中每一個評語等級都可對應一個模糊子集。
3)構建模糊關系矩陣R
在確定等級集合后,需要針對因素ui(i=1,2,……,p)將評價事物進行量化計算隸屬度(R|ui),模糊關系矩陣R則為
(1)
式中,rij為因素ui相對模糊子集中的vj等級的隸屬度。
4)計算權向量

5)綜合評價得分
將向量權重A以及模糊關系矩陣R進行合并計算,可以得到最終的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向量B。

=(b1,b2,……,bm)=B
結合實際工程面臨風險大小,將可能遇到的風險等級劃分為5個等級,即{小,較小,一般,較大,大},設5個風險等級為C={c1,c2,c3,c4,c5}={1,2,3,4,5},分別對應風險的大小[10]。針對風險等級為{小,較小}的待建工程,該類型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面臨的風險較小,具有較大的建設意義;而針對風險等級為{一般}的待建工程,應該進一步分析哪些指標元素的風險較大,建設過程中應重點關注潛在風險較大的因素;而風險等級為{較大,大}的工程,建議設計及建管單位應進一步分析工程是否具有建設前景。
運用前面建立起來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該熱電聯產項目的投資風險進行綜合評價。為了得到客觀權威的評價結果,以某規劃的熱電聯產電廠工程為例,結合實際情況,對評價指標的隸屬度進行平均統計計算,得出各一級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
權重計算之后,所得到的判斷矩陣還需要進一步的一致性檢驗,計算得到檢驗指標為
λmax=6.013,CI=0.002 6,RI=1.248 2
(3)

根據上述計算的得到的一級指標權重向量W,可得二級指標的評判向量為
B=WR={0.415,0.214,0.142,0.125,0.104}
(4)
根據V=B·CT計算出投資風險值V=B·CT=2.289。該風險值介于風險等級較小與一般之間,根據臨近原則,確定該工程建設投資風險為較小,具有實際投資意義。

表2 一級指標權重
進一步計算分析,可以計算出各個二級指標的權重值,如表3所示。
通過計算綜合評價指標可知,雖然該工程所面臨的投資風險較小,從長遠角度上看,仍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具體分析每一項風險指標可發現,該工程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較大,當該區域電力需求逐漸飽和,電力供應下降時,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增大。因此,考慮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前景,應該擴展市場,探索技術革新,節能減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針對電力生產中的副產品,例如煤灰等,應該考慮綜合利用,形成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加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表3 二級指標權重
構建了較為全面的熱電聯產投資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自然風險、社會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技術風險、其他風險6個一級指標體系,并形成了包括18個指標的二級指標體系。同時,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評價的權重集,結合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投資風險進行評估,克服了傳統評價模型主觀性較強的缺點。在實例分析中,運用模糊綜合評價對該項目的投資風險評價基本符合其面臨的實際風險情況,并且通過分析二級風險指標可以有效判斷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風險性較強的方面,做到防范于未然,反映了所提出的的熱電聯產綜合評價模型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