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望劭
11月29-30日,2019中國新媒體大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本屆大會是中國新媒體領域具有標志性、權威性、專業性的行業盛會,以“有容乃大 深融致遠”為主題,著力聚焦5G時代下新興媒體的再次變革與迭代,眾多業內專家和領軍人物匯聚一堂,把脈媒體融合進程,探路新媒體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我國各級各類媒體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和全媒體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不斷將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傳統媒體的新媒體發展呈現生機勃勃的勢頭。在全媒體時代,如何辦好新媒體、用好新媒體?在本屆新媒體大會上,有專家提出“要學習借鑒商業平臺的經驗和做法”,“要建自主可控、傳播力強的平臺,聚集海量用戶、累積數據資源”。另外,還提出要“重視技術”, 媒體融合發展是“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的媒體變革,技術和內容相互驅動、深度融合”,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是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形態,新媒體蓬勃發展最重要的是基于數字技術,是技術在推動媒體發展,對于目前的傳統媒體來說,要對技術有特殊的警惕和敏感。“如果在技術上一腳踏空,傳統媒體將會萬劫不復。”未來,主流媒體要繼續擁抱新技術、掌握新技術、研發新技術,利用技術尋求媒體融合的臨界點、突破點、轉折點,不斷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我國移動互聯網在近幾年發展迅速,新興媒體用戶規模不斷增長。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7.59億,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在當前媒體融合進入“深融致遠”的新階段,媒體融合發展成效如何,最終體現在內容產品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上。傳統主流媒體如何在網絡空間深耕?首先要鞏固主流媒體內容優勢,做壯大主流輿論的“領頭雁”;其次要把握媒體發展必然趨勢,做技術風口上的先行者;第三是探索跨界融合新模式,做內容生態的“破圈者”。另外,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以技術創新引領媒體變革,并且將新技術應用作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強大引擎,適應信息可視化發展趨勢,以精品化制作、互動化傳播、故事化講述,讓主流聲音真正在受眾尤其是年輕受眾中入腦入心。“無論傳統媒體時代還是全媒體時代,優質內容都是不變的剛需”。傳統主流媒體要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職責使命,鞏固和壯大內容優勢。
本屆大會發布的《2019中國新媒體研究報告》指出,回歸內容本質,汲取發展動力,深挖價值功能實現超越,已成為發展共識。在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要跑贏新媒體建設“馬拉松”,需要以前沿技術為探路明燈,依靠內容價值、內容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