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標志,是未來教育不可或缺的成分。不僅教師要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根據學習的需要,學生也應當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帶來絢爛多彩的信息世界,開拓了廣闊的教學空間,由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課堂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錄像設備? 同屏技術? 電子白板
中圖分類號:G633.9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a)-0146-02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使用,給新課程教學注入了更大的生機和活力。尤其是高中生物課本概念多,又抽象,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輕松、容易。通過教育實踐,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如何與電子信息化技術進行融合,教學建議如下。
1? 利用錄像設備,開展學生課題研究
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探究性實驗很多,不同的學生探究的方向不一樣,我們通過把各小組的探究實驗結果拍攝出來,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以開發。
例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時,筆者把這個問題留作課下探究。讓學生課下完成并拍成視頻上課時展示給大家。有的學生探究光質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有的學生探究光照強弱對光合作用的影響,這些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并拍成短片給大家展示。師生共同觀看現象并討論結果。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學生的活動是自主開放的,而自主開放的活動是鮮活生動、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盡管給學生一周的時間準備,但這樣的活動使得學生的創造潛能得以發揮和發展。
2? 開展學生實驗運用同屏技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同屏技術可以在手機下載同屏軟件或者利用QQ的無線傳輸功能,都可以實現同屏。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很多概念的建立都需要實驗。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實驗器具,和教學過程中的同屏技術將學生的實驗過程及其實驗結果在課堂上真實地展示出來,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能直觀地在大屏幕看到自己的實驗結果,并對實驗結果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和解決,這可以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例如講授細胞增殖第一課時“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這節課時候,實驗是難點,如果采用直接講授或者觀看老舊的視頻,學生理解起來困難也覺得枯燥無味。課前筆者讓學生把做瓊脂塊的過程拍攝成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后續的實驗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進行操作,通過學生親自實驗,小組匯報實驗數據一起得出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效率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在這個實驗中用到了同屏技術,將學生實驗的過程同屏到大屏幕,對實驗操作過程出現的問題予以指導。比如在攪動過程中學生用力過猛導致瓊脂塊邊緣出現破碎。比如有的小組實驗現象出現3個瓊脂塊變紅的深度不一樣。那么教師將這些問題可同屏到大屏幕進行討論,有些學生很快說出原因:不同體積大小的含有酚酞的瓊脂塊放入含有NaOH溶液的燒杯時間不一樣。在實驗的準備工作中,制作瓊脂塊也是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比如學生在之前制作的瓊脂塊沒有放入NaOH之前,就出現變紅的情況。經過和學生的討論尋找原因與水質有一定的因素。用蒸餾水就不會出現上述問題。再如瓊脂塊會出現透亮和容易碎的情況。這和瓊脂粉的質量和配方比例有一定關系。學生經過親自做實驗,加上實驗過程中運用的同屏技術,學生興趣高昂,這不僅極大地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為今后進一步的創新思維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利用電子白板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興趣對于高中生學習的效率是有較大影響的,傳統的老師常采用PPT輔助教學,PPT設計一般是一個整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按順序播放,以鼠標點擊控制播放速度和進程。而且在播放過程,圖片無法移動,容易帶來應用中的固化問題,缺乏根據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彈性調整課堂環節和結構的空間。目前筆者學校用的軟件是電子白板軟件,它可以實現學生和老師的師生互動,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高中生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也是比較多的,并且對于原理使用的靈活性也有較高的要求,聲音、圖片、視頻等這些數字化的信息技術可以使一些知識點更直觀和有趣。例如: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一節中,若將各個營養級的能量值為數據繪制成一個圖形,其中第一營養級作為底層,其他營養級依次向上排列,那么會是一個什么圖形。老師用Excel軟件將數據錄入,馬上表格出現一個金字塔的圖形,這樣學生得到能量金字塔會印象深刻。白板的一些功能使得抽象難懂的概念變得清晰,并且可以讓我們的教學呈現一種動態性,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這一節有很多概念,而這些概念都是層層相關的。首先復習DNA轉錄過程,將游離的核糖核苷酸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拖動到相應位置,并且合成一條mRNA,并從核孔出來。這些過程的實現需要電子白板的拖動、組合、旋轉功能,這是傳統多媒體課件無法實現的。在推理mRNA的3個相鄰的堿基決定一個密碼子時,又利用白板的聚光燈、書寫筆功能來理解mRNA堿基和氨基酸的數量對應關系,并查找密碼子表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理解tRNA的功能時,學生通過“搬運”氨基酸的活動來認識到tRNA識別并搬運氨基酸的分子機制是反密碼子和密碼子的堿基互補配對。這利用了白板的拖動、鎖定功能。這種將靜態的知識轉變成動態的學習過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十分有效的。
白板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可以錄制微課,教師將微課的網址發到網上,學生對于課堂上模糊的知識點,課下觀看不僅釋疑,還可以對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教師應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建立自己的資源庫,包括圖片、音視頻等,這樣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生成的一些問題,我們可以從資源庫調取,供大家討論。
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教學手段、方法、內容的重大變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進程。我們既要在教育教學中積極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又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優勢, 通過教學設計,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合理選擇和優化組合, 科學而有效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以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讓現代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文芝.信息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J].赤子,2015(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