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應用以來,國際上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由1996年的170萬公頃擴展至2017年的1.898億公頃,增長了約112倍,超過全球耕地總面積的12%。全球六大洲的67個國家和地區批準轉基因作物種植或進口。
與此同時,轉基因安全問題也一直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相關爭論不絕于耳,眾說紛紜。為進一步促進公眾科學認識、理性對待轉基因技術,國際權威組織也先后就轉基因問題進行表態。
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可獲得的轉基因食品已通過安全性評估,并且可能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危險。此外,在此類食品獲得批準的國家,民眾對這些食品的消費未顯示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根據500多個獨立科學團體歷時25年開展的130多個科研項目,得出結論:“生物技術,特別是轉基因技術,并不比傳統育種技術更有風險。”
科學分析表明,轉基因食品的生產過程不大可能導致任何連毒理學家都不能預知的其他危害。對消費者而言,現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水平看來與傳統食品的安全水平相當。
現有的轉基因作物以及由其制成的食品,已被判定可以安全食用,所使用的檢測方法被認為是合理適當的。
與傳統農作物相比,轉基因農作物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食用轉基因農作物是安全的。
經過歷時2年的研究、分析30年來900項基因工程技術研究資料后認為,沒有發現確鑿證據表明目前商業種植的轉基因作物與傳統方法培育的作物之間在健康風險方面存在差異,沒有發現任何疾病與食用轉基因食品之間存在關聯,沒有發現確定性因果關系證據表明轉基因作物會造成環境問題。
發表《轉基因植物與世界》,認為“可以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更有營養、儲存更穩定的食品,給工業化和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帶來惠益。”
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改良的農作物是安全的。為在美國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每一種新的轉基因農作物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分析和測試。有時會有人聲稱,給動物喂養轉基因食品導致了從消化紊亂到不育、腫瘤和早死等異常。盡管此類說法通常都很聳人聽聞,獲得媒體的大量關注,但沒有一個能經得起嚴格的科學審查。
【漫話轉基因】世界上第一種轉基因作物——紅薯


我的祖籍在南美洲,是哥倫布將我帶向全世界。幾千年以來,經過人類馴化,已經有了很多食用紅薯品種了。
全世界人民都喜歡我,因為我的根部腫脹膨化,富含淀粉,可以給人民提供可口的食物。




本欄編輯:隆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