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山西機械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在房建工程施工過程中,軟土地基問題較為常見,對工程地基強度與整體穩定性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應將先進的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應用其中,遵循科學化的技術原則,全面提升整體工程的建設與施工效果,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通常情況下軟土在沒有擠壓作用的時候,有著固態的特點,然而,其中所含有的水分很多,在擠壓之后很容易使得固態的結構成為軟土。
軟土結構的壓縮系數很高,在垂直壓力為0.12MPA 以上的時候,軟土結構就會在受到壓力之后出現變形的現象,如果不能合理的處理,很容易導致房建工程出現沉降問題,難以保證整體工程建設效果與質量。
對于軟土而言,長時間的在濕潤環境中,因此,透水性能很低,在施工中開展固結工作,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簡而言之,在房建工程中針對軟土進行排水收縮處理,時間很慢,沉降的速度也難以加快,一些結構的沉降甚至需要耗費十年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軟土中含有的水分很多,因此,土壤質地都處于細粒的狀態,且分布不均勻,如果此時不能正確的加固與處理,將會使得房建工程的負載不均勻,使得沉降出現差異性,誘發嚴重的墻體裂縫問題與其他質量問題;
軟土結構在某些剪應力的負荷之下,會出現長時間變形的現象,且長期類型的強度比瞬時類型的強度低很多。
在該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企業應樹立正確觀念意識,充分認識到軟土地基合理處理的重要性,并使用正確的方式開展各方面的處理工作,以此提升整體工程的施工建設質量與水平,為其后續施工夯實基礎。
2.1.1 采用深層的水泥攪拌樁技術
結合本次工程中的軟土地基中的淤泥成分較多的特點,采用深層水泥攪拌樁施工技術進行合理處理。將水泥作為主要的固化軟土材料,之后合理使用特殊的攪拌機裝置進行軟土底部軟土以及水泥的攪拌,使得軟土當中的水分快速的進入到水泥中,增加軟土結構硬度。
①試樁測試。在攪拌工作前全面細致掌握攪拌工作次數數據信息、水泥漿的水灰比數據信息、泵送時間數據信息、泵送壓力數據信息等等,增加探測范圍,為攪拌工作的合理實施提供幫助。在該工程的標段中設置了四根一排 Φ 600@400mm 試樁結構,(如下圖一)水泥用32.5R 普通硅酸鹽早強水泥,水泥滲入量:45kg/m,水灰比: 0.50~0.55,泥粉10kg/m,按要求進行試樁,順利完成后才能將水泥攪拌樁技術應用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情況下,試樁的時間為半個月,在設置攪拌樁一周之后將其取出來,待八個月之后將芯部取出來,以便于了解攪拌均勻程度與強度。

圖一:深層水泥攪拌樁試樣
②做好準備工作。施工前清理現場,確保平整性,并清除障礙物。如發現凹陷的區域,應利用黏土填補處理。與此同時,應準備普通硅酸鹽水泥,利用袋子進行存儲,以便于針對水泥的使用數量進行計算。此時監理工程師與技術工作者應進行檢查驗收,驗證合格之后開展施工工作。漿液配比如下表1:

表1:深層水泥漿液配比表
③設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先進行樁位放樣處理,之后引進鉆機設備,對其進行調整與檢查,以正循環的方式進行鉆進,達到設計的深度,再原地噴漿攪拌30s;利用反循環的方式將鉆機提升到地面,結束成樁工作之后,進下一根樁體的處理。樁位偏差≦ 50mm,垂直度偏差≦ 1%; 鄰樁施工間隔時間≦ 24h; 攪拌時間≧ 10min,制好的水泥漿停置時間≦ 2h。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攪拌漿機制漿時,每次投料后應保證每個管道清潔無雜物,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施工處理。調控好吊錘與鉆桿相互距離,保證樁體結構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另外,還需精細檢查已經成型的攪拌樁質量[1]。
2.1.2 合理使用深層石灰攪拌樁技術
在該工程施工工作中,含括一些塑性類型的軟土地基,層厚1.50--6.20m,此時建議使用深層石灰攪拌樁的施工技術方式,利用石灰與黏土之間的化學反應來減少其中的含水量,提升其穩定性與強度。在該工程施工過程中,應正確的進行石灰材料與軟土之間的攪拌,促使軟土地基結構承受能力的增強。
在施工作業中,嚴格按照施工程序執行:確定樁體結構位置、引進鉆機設備、鉆進、提升處理。施工標準:樁距=lm,平均樁長=9.5m。注意事項包括:①明確攪拌樁結構之間的距離(以軟土地基的承受能力為依據),確定樁體數量符合要求,增加覆蓋面積。②排序處理: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排列形式對樁體進行排序處理,有助于提升結構穩定性,平衡空壓機的壓力,將風力控制在合理的指標之內。③施工現場合理規劃設計石灰池,現場施工人員正確佩戴防護面罩。④質量監督措施:設立質監小組跟班監督、明確裝載數量,在運載車標注紅線、監測記錄粧 基入土度、打樁深度、貫入量。
2.1.3 采用砂墊層與相關換填技術
此類施工技術主要是利用砂石材料對軟土結構進行更換,加強地基的強度與穩定性,提升房建工程的承載力。此應用技術較為簡單,已經得到廣泛使用。
注意事項:砂墊層與砂石換填的底部位置,需要設計同一標高,保證同一深度的情況下,遵循由深到淺的處理原則。在采用分層填筑施工時,接頭為斜坡形式,以提升整體結構的施工效果與強度;在碎石墊層施工時,先進行砂層鋪設,之后設置一層碎石,提高軟土地基穩定性。
在房建工程軟土地基的施工中,針對不同地基類型有多種施工技術,如果不能合理使用施工技術,將會影響到整體房建工程的強度與穩定性。因此,在軟土地基施工中首先應明確施工場地的地質資料,依據現場實際地質條件制定基礎施工方案,利用實驗方法測定現場軟土地基相關數據,最后確定具體的軟土地基施工應用方式。總之,“因地制宜”的進行軟土地基處理,制定詳盡的施工方案,嚴格把控施工質量,從根本上提高地基承載力,確保房建地基的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