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邱勝
山地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旨在加快構建貴州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是破解緊急醫學救援響應指揮體系、醫療救治體系、社會動員體系、基礎條件體系薄弱問題的重要舉措。
“報告,指揮中心搭建完畢。”“報告,GPS調試完畢。”
“報告,搜救隊集合完畢。”
…………
11月15日,六盤水盤州市勝境綜合訓練營天朗氣清,2019貴州山地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在這里緊張進行著。
訓練營上,物資組負責搭建指揮中心,測試組測試所有手臺通聯順暢,GPS組負責建立軌跡平臺……各個小組分工協作,快速完成演練前期準備工作。
另一側,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貴州)、國家移動中毒處置中心(貴州)、盤州市礦山救護隊等19支隊攜帶醫療裝備整裝待發。
救援隊的每輛救護車均配備氧氣、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呼吸機等急救設備、器材及藥品,急救車可以通過車載無線通話系統隨時聯系醫院急診室、急診手術室、住院部病房做好急救準備,使患者進入醫院便立即接受治療,極大地保證“黃金一小時”,提高急診患者的救治質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最安全的以“急救—急診—手術—監護—觀察—康復”為一體的生命綠色通道。
“指揮中心收到,同意開展搜救。”
隨著一聲令下,山地救援演練隨即展開。
陸地應急指揮車、空路直升機,救援力量陸空并進,不遺余力地向目標挺進,目的只有一個——打通生命線。
此次演練以某村突發山體滑坡,滑坡周邊無人居住,只造成途經此地一村民受傷,但滑坡導致山下某煤礦被掩埋,造成礦內正在井下作業的50名曠工失聯為背景,采用部分實地仿真加大屏幕演示的方式進行。
演練在經過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先期處置、指揮協調、響應處置、善后工作等環節后順利結束,很好地體現了貴州省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建設成果,達到了檢驗預案、磨合機制、鍛煉隊伍的目的。
中華醫學會預防醫學分會常務理事、國家衛生應急管理專家高忠明點評說:“此次貴州山地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亮點紛呈,達到了科學性和實用性,創造性和系統性的統一。”
山地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旨在加快構建貴州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是破解緊急醫學救援響應指揮體系、醫療救治體系、社會動員體系、基礎條件體系薄弱問題的重要舉措。
貴州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區,境內山高、坡 陡、谷深,加上氣候變化復雜,洪澇災害、泥石流災害、冰凍災害等自然災害頻發、多發,緊急醫學救援任務繁重,需要打造一支適合地域情況的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加快構建陸水空立體化山地緊急醫學救援新格局。
貴州便捷的立體交通優勢,為陸水空立體化山地緊急醫學救援提供了便利,但要構建完善的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并非易事。當前,缺乏統一協調與指揮、搜救專業知識與技能,救援裝備落后等,是貴州山地緊急救援面臨的短板。
伴隨著交通體系不斷完善,以及大數據產業迅速發展,貴州在加快構建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由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承建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貴州),以承擔國際醫療衛生救援、國家及省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大型活動醫療保障、應急技能培訓、實戰演練和國防衛生動員等重大任務。
在位于貴醫附院急診科大樓的貴州省緊急救援中心指揮調度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救護車實時位置,因為每輛救護車均裝有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無線通訊系統。

貴州省人民醫院救援隊參加2019年貴州山地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貴州省人民醫院供圖)
中心指揮調度大屏幕旁邊是領導可視化視頻中心,在這里,專家可實現緊急醫學救援指揮調度、日常監管、視頻會商、資源管理、應急評價、在線培訓、模擬演練等信息化管理。
調度指揮中心設有計算機網絡系統,采用無線技術,實行24小時晝夜監控,隨時調配醫療救援、支援力量和物資。GPS調度系統根據每輛急救車不同位置、情況,科學調度,為營救患者爭取寶貴時間。
在人員配置上,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按專業處置、后勤保障、綜合管理人員3∶2∶1配備,組成人員100人,除組織指揮人員外,實行AB角制。
在裝備建設上,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共配置通訊指揮車、視頻會商 車、手術車、醫技保障車、急救轉運車、藥械運輸車、全地形急救特種車等13輛車組成“移動醫院”。
“移動醫院”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用于現場傷員臨時救治的醫療系統,也可作為偏遠地區救援、巡診高效醫療保障平臺。
在培訓演練方面,裝備設備到達前,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包括體能訓練、野外生存訓練、帳篷搭建的生活技能培訓和衛生應急基本知識及技 能培訓,通過培訓和演練,提升了參訓人員應急準備能力和實戰能力。
加快山地救援體系建設,貴州還從這些方面入手——
按照“先救命后治傷,先救重后救輕”的原則,第一時間開展醫療救治,開通綠色通道,預留應急床位,對傷病員實行先救治后付費、專人醫療監護;
按照就近就地就急就專科和尊重傷病員及家屬意愿的原則,及時將傷病員送達相應醫療機構,按照院內救治各項規定和流程,對傷病員進行規范化治療;
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動體系,開展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時,協調聯動水陸空并進,投入緊急醫學救援,開展救援力量遠程投送和傷病員轉運,推動建立緊急醫學救援保險;
加強緊急醫學救援網絡、日常醫療急救網絡、全省緊急醫學救援人員隊伍、緊急醫學救援設施設備、醫療機構急診急救能力建設,加強日常培訓和實戰演練、緊急醫學救援物資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