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孫磊 張慶慧 庹秀財
“40厘米以下的苗都要剪掉,內枝要剪空,便于采光。”正值柚子樹秋冬管理時節,在思南縣邵家橋鎮珠池壩村柚子基地,脫貧攻堅流動講習所講習員鄧萬進正耐心地給群眾講解柚子樹冬季管理技術要點,這已經是他進入10月以來的第二次講習了。
今年以來,邵家橋鎮成立了1個鎮級講習所、33個村級講習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載體,以脫貧攻堅為主線,以“六講”即講思想、講道德、講歷史、講政策、講法治、講發展為內容,以“六習”即習文明衛生觀念、習忠孝感恩品格、習憶苦思甜行動、習惠民利民舉措、習遵紀守法思維、習勤勞致富門路為目標,深入村民院壩、田間地頭,走進產業基地和合作社,向群眾面對面宣傳政策,向產業帶頭人講技術,開展人居環境評比……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凝聚發展新能量。
珠池壩村現有精品水果基地400多畝,主要種植柚子和李子,但全村只有11名技術人員,技術力量比較薄弱。根據這一實際,村里把流動講習所搬進了產業基地。
“村里的產業正處于發展關鍵時期,特別需要技術力量的支持,流動講習所開展的技術培訓正好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還打算通過培訓培養20多個土專家,真正解決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珠池壩村脫貧攻堅隊隊長王銳介紹。
“通過技術培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種植上遇到的小問題基本都能自己解決。”珠池壩村貧困戶鄧海燕通過在流動講習所的學習,已經成為村里的技術能手。
在邵家橋鎮坪豐村,流動講習所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坪豐村是一類貧困村,目前全村還有9戶29人未脫貧,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因此,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傳遞黨的好聲音,成為該村流動講習所的主要內容。
“在全村開展流動講習,讓群眾對相關政策更加了解,我們的工作也得到認可,為全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營造了良好氛圍。”坪豐村村民委員會主任朱廷發說。
脫貧攻堅流動講習所把以往定時定點的講習模式變為現在的流動式,村民院壩、田間地頭和產業基地都是講習場所;講習內容也不拘一格,除了傳遞黨的好政策、傳播黨的好聲音和傳授實用技術以外,還涉及思想道德、歷史文化、文明衛生等和群眾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我們村流動講習所用群眾聽得懂、能領會的語言,結合實際講生態文明、講民主法治、講傳統美德,開展環境衛生美化評比,不斷推進鄉村文明建設。”邵家橋鎮先鋒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劉強說,目前全鎮已開展流動講習200余期次,召開群眾會、院壩會300余場,走訪群眾近2萬人次。
“全鎮流動講習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脫貧攻堅為主線,以‘六講六習’為主要內容,堅持講習結合、知行合一、常態推進,多形式宣傳引導教育群眾,多渠道宣傳惠民政策,做到政策家喻戶曉、脫貧攻堅人人參與,凝心聚力、克難攻堅,堅決打贏這場輸不起的戰役。”邵家橋鎮黨委書記吳光友說。

思南縣邵家橋鎮流動講習所講習員向群眾講解柚子樹冬季管理技術要點。(思南縣新聞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