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簡要闡述了景觀規劃設計在引導鄉村旅游發展中的作用與意義,并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村規劃理念及內容。結合項目實例,著重從景觀系統規劃、環境風貌提升、鄉村空間利用和產旅融合等方面進行了論述,以供讀者借鑒。
【關鍵詞】鄉村景觀規劃;鄉村旅游;產旅融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成為全面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的行動指南。旅游業依托自身優勢,成為解決三農問題、實現鄉村振興重要抓手,而美好的鄉村環境則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必要基礎條件,因此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成為 “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1、鄉村景觀的概述
鄉村景觀是鄉村地區范圍內,經濟、人文、社會、自然等多種現象的綜合表現。在漫長的農業生產過程中,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在不斷的相互雕刻與改造過程中,形成了“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這樣寧靜而美好的原生景觀風貌。
2、鄉村景觀的設計原則
2.1鄉土化原則
鄉村在生態環境、基質構成與空間尺度上與城市有著天然不同,鄉土化是鄉村景觀最獨特的標簽,因此在景觀材質運用上應就地取材,多用鄉土材料,保持鄉村的那份天然與質樸。
2.2開放性原則
從鄉村肌理構成來看,生產和公共生活空間是鄉村景觀關注的重點。大尺度生產空間通過特色種植引導形成農耕體驗區、地景公園類型的開放景點;公共生活空間則靠打造小而美的游憩場所來提升環境品質。優化主客共享的開放空間是鄉村景觀規劃要遵循的一大原則。
2.3地域性原則
大量鄉土文化隨著城市化進程而逐漸凋敝,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可以從資源中梳理出最具本地屬性的設計元素,提煉成景觀語匯并加以廣泛運用,實現鄉土文化在景觀上的復興與傳承。
3、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意義與案例分析
毋庸置疑,鄉村景觀設計在提升人居環境、推動鄉村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為發展鄉村旅游、促進鄉村經濟繁榮、實現城鄉一體化提供保障。本文以嘉善縣大云村3A級景區村莊創建規劃為例,進一步闡述景觀規劃設計在優化鄉村生活環境、促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中的運用。
大云村位于大云鎮西北角,遠離旅游成熟片區,整體資源非優,旅游基礎薄弱;空間上,自東向西分為集鎮、中德工業園和農業區三大板塊,是大云鎮傳統的工業強村。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在解決大云環境風貌良莠不齊、發展割裂化嚴重的問題上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3.1首先、以景觀風貌提升為調控手段,實現三大板塊扁平化發展。
提煉統一的形象符號運用到景觀小品、城市家具與旅游標識系統中,用統一的大云印象向外推廣并實現全域覆蓋,弱化三大板塊的獨立性。此外,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園區風貌提升、集鎮景觀改造來實現大云村鄉村風貌的均好性,縮小環境差距,為發展鄉村旅游打基礎。
3.2其次,點、線、面三大維度統籌全域
以康興路為骨架,通過植被復綠工程打造線性景觀軸線;整合沿線分散的旅游資源點、工業廠區示范點及景觀節點,以線串點形成大云村獨特的“翡翠項鏈”,實現三大板塊一盤棋的統籌化發展模式。
3.3最后,以景觀為抓手、市場為導向,優化鄉村環境促進產旅融合
3.3.1集鎮片區
通過綠化整治、增設祥云地雕等手法強化大云禪寺入口景觀,內部濱河綠地補充綠化、植入禪修臺、禪宗小品等景觀節點包裝戶外禪修園,通過優環境、豐體驗的方式打造嘉興市知名佛教文化體驗地;依托嚴四浜、錢涇港打造鄉村休閑帶,成為本地居民和游客的服務配套;以云溪路、西莊街為載體,通過景觀牌、文化墻繪以及農耕立體裝飾景觀打造文化街區,以“一寺一帶兩街”為核心成為大云村人文脈絡和美好生活的展示區。
3.3.2中德工業園
在景觀環境提升上,整合企業外圍綠地實施統一標準化景觀提升;以特色廠區做亮點。例如以寵物飼料企業為代表,提煉萌寵元素,以建筑彩繪、寵物雕塑和寵物草坪燈等景觀小品優化廠區風貌,從景觀視覺上突出企業特色,形成亮點。整個片區通過大標準、小特色的景觀提升方式,打造花園式工業園區典范。
在產旅融合示范上,以記憶棉廠家為代表,植入海綿“寶寶”科普館、海綿雕塑手作館、家居生活體驗館等業態,讓廠區變景區。企業從單一的生產加工向參觀、研學、購物等方向延伸,創新工業+旅游發展模式。
3.3.3農業片區
缺少美麗鄉村基礎,風貌差、經濟落后問題顯著,因此鄉村景觀提升既是改善人居環境,縮小發展不均衡的重要舉措,也是整合資源,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打造農旅融合示范基地的關鍵。
第一,美化農業生產空間。依托千畝果蔬大棚,以果蔬主題景觀化為指導方針,通過果蔬大棚創意化、果蔬廊架觀賞化和景觀小品主題化等方式,形成 “果蔬大逃亡”系列彩繪大棚、果蔬游園、南瓜燈會、水果家具等系列景觀小品,讓田園變樂園,成為大眾親子客群喜愛的戶外課堂和農業體驗基地。
第二,整合生活空間,引導業態落地。
鄉村民房用白墻、黑瓦、小庭院美化的方式進行統一改造,恢復粉墻黛瓦的水鄉特色。利用廢棄的果蔬大棚和農房,通過就地改造植入科普館、共享農莊、民宿、田園食府等消費業態,以“鄉村+互聯網+創客”發展模式,打造果蔬產業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設置游客中心、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用完善的配套設施、豐富的旅游體驗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也是農旅融合、提升農業附加值的具體表現。
第三,合理利用公共空間,改善村民人居環境。
整合閑置綠地和村民宅前屋后的公共空間,用花草美化環境,設置文化廣場、濱水公園,植入木涼亭、條石坐凳、健身器械等景觀家具,營造良好的生活空間,提升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數。
結語:
在大云村這個案例中,以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為抓手,不僅為大云村風貌優化提供了實操路徑,也為3A級景區村莊創建提供了依據,更為大云村未來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在鄉村旅游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通過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引導,讓生態、美麗、和諧成為鄉村的代名詞,可以讓更多的鄉村選擇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化發展模式來實現三生共榮與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陳燕丹.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意義[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年6月下.
[2]周天柱.鄉村振興規劃設計理念及應用實踐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年10月下.
作者簡介:
程佩(1988.9),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南省周口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景觀規劃與鄉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