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摘 要】公共法律服務作為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內容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維護治安、保障社會公平公正等社會管理活動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是政府職能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本文就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 D92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1-009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1.043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overnment's basic public service content, public legal service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public security,ensuring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other social management activities.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egal servi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Public legal service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0 引言
在宏大的社會轉型發展背景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步伐的逐漸加快,如何積極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備受關注。通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能夠更加凸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法治有序等多維度價值,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但是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嚴重阻礙了整個體系建設進程和職能效果的發揮。山東省在加快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過程中做了很多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問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要注重積極創新工作理念,扎實工作程序,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加快推進和完善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
1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內涵
公共法律服務是指和一般法律服務相互對應,著眼于社會效益,以非盈利為目的,政府起到主導作用,以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法律援助中心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社會機構或者組織為補充的供給主體,法律服務工作者為公民或者社會組織提供基本同時又有保障的法律事務的一種服務。在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政府起到主導作用。公民或者社會組織為了實現自身正當權利中或者提高經濟效益,或者排除不法侵害,或者防范法律風險,通過請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律師或者人民調劑員以法律知識和技能提供服務專業活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的有機組成部分,注重和追求法律服務社會效果,體現法律服務的社會責任。
2 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困境
通過調研,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當前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困境表現如下:
2.1 主體責任缺失嚴重
傳統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工作人員大多數來源于志愿者,完全忽視了法律服務市場的特殊性質,弱化虛化了國家供給責任。尤其是在志愿者職能部分缺失的情況下很難保障公共法律服務的專業化和社會化特點?,F階段我國公共法律服務是通過司法機關來進行統籌安排的,但是司法行政機關在政府機構中的地位以及法律的多重性特征導致了法律制度的約束力嚴重下降。公共法律服務所涉及到的范圍較為廣泛,民政、財政以及其他行政機關均有涉及,但是在現實中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制度的考量十分欠缺,主體責任的確立和權力配置需要跟進。
2.2 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缺乏職責明確、權責清晰的具體管理部門。有一些司法行政機關設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專門機構,有的地方則缺失這樣的服務部門。同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部門較為混亂,有的是辦公室、研究室等綜合部門,有的是律師公證、基層工作、法律援助等業務部門。這些不統一的管理部門導致了公共法律服務隊伍分散管理情況的出現,不利于構建統一的管理體系,聯絡不通暢、溝通不便捷等情況時有發生。同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也存在管理主體不統一、不規范的問題。不僅如此,現階段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工作機制不健全,限制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發揮職能作用。
2.3 主體作用尚需發揮
首先,在當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很多工作人員過分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服務意識較差,社會責任意識不強。缺乏正確公共法律服務意愿和動力。其次,很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工作人員的法律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現階段很多公共法律服務人員自我提升的緊迫感不強,有些工作人員的素質較低,導致其不能夠為廣大群眾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導致主體作用并未充分發揮出來。再次,法律服務平臺構建不完善,尤其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地方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方式依舊停留在面對面、柜臺式服務方式,缺乏與時俱進的網絡服務平臺建設,導致實效性下降。
3 山東省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對策研究
3.1 明確責任主體,提升工作效率
隨著政府職能從過去的“管制”職能逐漸向“服務”轉型方向的轉型和發展。充分發揮出“服務行政”型政府的職能,增加人們福祉并積極促進社會運轉和發展是現代政府的改革方向。一是要明確管理主體責任。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下,司法行政機關要肩負起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管理主體責任。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建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并安排骨干力量擔任管理責任。二是要建立一支專業公共法律服務隊伍。政府要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來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組建由公證員、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等專業法律從業人才共同組成的公共法律服務團隊,并要求律協或者司法局成立專門的公共法律服務機構,政府部門發放工資,成立一支專業的公共律師隊伍。在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政府要積極擔當起建設主體責任,克服困難,由財政統一劃撥專項款來提供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務機構保障,確保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順利進行。三是明確服務主體責任。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公證、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執業人員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直接實踐者和落實者,由以上法律服務人員擔任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法律顧問,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參與信訪接待、參與社區法律服務站點值班等法律公共服務體系相關工作,規范相關人員編制以及工作的職能,切實保障公共法律職能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