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概況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指車輛在固定導軌上運行,通常以電能為動力,采取輪軌運輸方式的快速大運量城市客運交通系統,是城市特別是大中型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線,一般包括地鐵、輕軌、現代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運輸能力遠超公共汽車,并具有準時性、速達性、舒適性、安全性、節約空間、提高出行效率、系統運營費用較低、低噪低污染等優點,是全球公認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綠色交通”。
城市軌道交通主要可分為地鐵、輕軌、市域快軌、單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浮、APM、新交通系統等八種制式 [1]。真正從以緩解城市交通為目的的城市軌道交通成規模建設起,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只用了20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百年的發展歷程。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國內三、四線城市也開始籌建軌道交通,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最快的國家。截至 2018 年末,我國內地共計 35 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并投入運營,開通城軌交通線路 187條,運營線路長度達到 5767 公里[2]。 “十三五”期間,城軌實際投資規模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的總額度。
為有序規范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技術認證,提高城軌裝備質量安全水平和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確保城軌裝備安全、環保、節能運營,以及對產業發展等的適應性, 2017年12月,國家認監委、發改委聯合發文“國認證聯〔2017〕142號《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認證實施意見》及《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產品認證第一批目錄》的通知”。建立城軌裝備認證信息交換和共享平臺,在城市軌交系統快速發展中更加強化安全管理,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二、宜賓區位及交通發展狀況
宜賓,位于四川盆地南緣,長江起點零公里處,地處川、滇、黔三省結合部,是四川省的經濟大市、資源大市,多年來保持全市GDP位居全省第4位,確立了以智能終端、軌道交通、汽車、新材料等為特色的“8+2”現代產業體系,是四川省確定的7個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城市之一。
宜賓的交通區位優勢突出,明顯優于周邊城市,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起點,為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處于國家交通規劃中南北干線和長江東西軸線的交匯點,《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0)》“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京昆”“蘭廣”兩大重要通道的交匯點,集規劃的4條高速鐵路交匯,是全國50個鐵路樞紐之一;12條高速公路匯聚,有四川最大內河綜合樞紐港之一的“宜賓港”,同時也是國家確定的全國63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也是西部陸路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國家規劃的長江上游航運物流中心、長江六大重要樞紐港之一。
與外部優越的交通區位相比,宜賓市內交通規劃、發展與管理并不理想。無序競爭、服務質量低、公交企業“少、小、散、弱、差”的狀況,制約了宜賓公交的發展。2013年,宜賓市政府對公交進行了深度改革,優化公交線路,理順公交管理體制,宜賓城市公交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3]。
近年來,宜賓經濟快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南岸西區的西拓,臨港大學城科創城的發展,使臨港開發區的人口將從目前的30萬猛增至50萬;2019年1月,宜賓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提出了設立臨港新區的決定,臨港新區將由168平方公里擴至500平方公里,新區的增容帶來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大幅增加,城市交通組織方式勢必將迎來考驗,軌道交通建設解決方案正是伴隨著近幾年城市的發展進程,被提到規劃日程上來。
三、宜賓軌道交通的發展思路
地鐵,輕軌與有軌電車,均屬于城市客運軌道交通,但按國標劃定:地鐵和輕軌列為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而有軌電車屬于常規公共交通。宜賓市在引入軌道交通的發展進程中并非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曲折和自我修正的過程。先后經歷了有軌電車引進、建設期間項目終止、重新引進智能軌道(智軌)交通的發展進程。
(一)有軌電車的引進建設與項目終止
宜賓是西部城市中率先提出建設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的城市,早在2014年10月,委托中鐵二院和西南交大編制的《宜賓市現代有軌電車線網規劃和示范線方案》通過了評審。宜賓市軌道交通形成線網的初步規劃,即7條有軌電車線路,總里程121公里,后因論證調整,沒有實施。
2016年9月,新版《宜賓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通過批前公示。《規劃》的具體目標,未來用軌道交通引導中心城區由單核向網絡組團式發展,由單中心向帶型軸向發展[4]。
2016年11月14日,宜賓市政府、四川省鐵投集團、成都市新筑路橋公司等六方合作,簽約總投資40億元的四川軌道交通產業項目投資協議。11月30日,四川軌道交通產業項目在宜賓臨港奠基,項目正式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在有軌電車項目線路論證調整期間,四川軌道交通產業園區已先期動工建設。2017年5月產業園區開工修建,10月因宜賓市政府對項目重大調整,即著手論證停建有軌電車,改引進智能軌道交通系統原因,產業園區項目暫時停工,這也成為國內智軌替代有軌的第一案例。
(二)智能軌道項目的落地
2017年6月,全球首款無軌道電車公共交通系統在中國首發,該系統由湖南中車株洲所自主研發,名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簡稱“智軌”,即ART(Autonomousrail Rapid Transit)。智軌融合了現代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兩者的優點,具有中低運量系統,運量等級介于有軌電車與BRT之間。智軌系統是具有軌跡跟隨能力、實現自動導向、全電驅動新型膠輪列車系統,沿用了部分高鐵應用技術,無須鋪設鋼軌,不破壞路面,零排放、無污染特性,支持多種供電方式等優點,最高時速70公里,具有項目建設周期短、基礎設施投資小、調度靈活的特點,且智軌整體線路的投資僅為現代有軌電車的1/5,是兼顧運能與成本全新的中運量軌道交通系統解決方案[5]。
經考察、論證和比較,2017年12月中旬,宜賓市政府決定采用中車株洲所的智軌交通系統。這也意味著前期準備兩年,正式動工建設7個月的宜賓有軌電車項目正式終止。智軌列車使用自身電力驅動,節能環保,使用站點的充電裝置快充,滿負荷電狀態下可以運行50公里。以地面繪制標志線作為虛擬軌跡,無須建設實體軌道和管線,車體使用壽命超過25年,是公交車輛的3倍以上。
2018年6月27日,宜賓市政府、中車株洲所、四川鐵投集團、宜賓五糧液集團、四川交職學院、時代高新投資公司項目合作正式簽約,成功引進四川中車鐵投軌道交通產業項目,標志著宜賓將成為四川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的新高地。
2018年4月,《宜賓市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線網規劃》通過評審并進行公示,將規劃建設7條智軌交通線路共約157公里,計劃于5年內分三階段全部建成通車。其中總投資11.3億,長約17.7公里的智軌交通T1示范線由軌道臨港產業園——成貴高鐵宜賓西站共17個站點,整體建設工期約18個月,預計2020年2月竣工。其中先期工程的9個站點建設工期僅4個月,2019年內開通共約50公里的總運營線路。通車后,宜賓將成為全國優先開通“智軌”的城市。
四、宜賓軌道交通的發展適應性分析
圍繞宜賓市確立的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大城市、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的奮斗目標,宜賓市啟動了交通強市“三年大會戰”戰略。自2018年4月起,總投資約700億元,旨在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四川南向大通道“橋頭堡”和更具戰略地位的交通強市。在當前政府主導、“統一思想促智軌項目”的情況下,應理性看待城市軌道交通,做好科學的項目適應性分析研究,以利于客觀地評判軌交項目,因地制宜地合理規劃與謀劃。針對宜賓市的智能軌道交通項目提出以下適應性分析意見:
(一)區位優勢與城市發展愿景疊加的項目機遇
宜賓市新一輪大發展,離不開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宜賓市確立的加快培育軌道交通等八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目標,全力建設軌道交通產業基地,結合獨有的城市區位優勢,以大交通、大路網、大產業、大物流的理念,以交通強市助力城市發展。未來宜賓臨港新區大學城和科技創新城“雙城”建設,將與軌道交通產業形成良性互動。智軌交通項目及軌交產業園區項目的引進落地,也為宜賓城市軌道交通提供了產業基礎和技術保障。
(二)路面適應性要求
由于采用圖像識別技術,系統需具有沿虛擬軌跡跟隨、實現自動導向、全電驅動的能力,因此必須保障路面相對平整以及清潔度滿足運行要求。智軌運行對路面適應性的要求較普通機動車更為嚴格,例如:路面導向線就有特定的防油污、或防其他污漬的清潔度敏感指標要求;此外,行駛路面段減少岔口,盡量保障較長直行路段,也是智軌運行的技術特點。
(三)路權匹配
地鐵和輕軌被列為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系統,而智軌與有軌電車均屬于常規公共交通。但在路權上,智軌與有軌電車不同,它沒有獨立路權。城市管理實踐中在沒有專門的交通管制地段,智軌與其他公交車輛將混行,勢必影響其快運能力的設計初衷。為此,目前擬讓智軌列車行駛的車道除了在長江大橋上為共用車道(混行時智軌優先通行),其他都為專用車道。通過管制干預,解決了智軌的獨立路權,但是一方面出現道路資源的浪費,同時其他車輛通行問題立即凸顯。例如T1線中:南岸東區敘府路東段(航天路交叉口起)至敘府路西段(全程)共約兩公里路段,街道路面較窄。當智軌、普通公交分別設專用道以后,其他車輛通行必定限行(或限時通行),將極大地影響該區域的居民車輛出行。
(四)通行效率(與普通公交的協調、匹配性,信號燈配置)
智軌的運行管理目前由市城交投集團負責,其運行線路與原有公交集團普通公交車存在重復運能問題,必然需要進行線路的協調、調整和匹配。同時,交通信號燈系統配置也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包括通行路段中某些重要交叉路口、節點的左向轉彎的限行等,以更好解決通行效率問題[6]。T1線路段中有幾處交叉路口為保障智軌直路段暢行,采用欄桿延伸隔離,即是以影響其他社會車輛繞道通行為代價的。通過模擬試通行狀態,協調各方通行效率平衡,以免造成社會負面影響[7],這也是智軌試驗段(9個站點)推遲兩個月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安全適應性
智軌交通作為一項新興的技術,尚處于探索試車階段,其整體系統需要滿足的基本安全可靠運行,有系列的專業性、行業性技術準入及規范要求,在此不做贅述,僅重點探討其人流通行安全問題。目前,所有智軌的站點均設置在道路的中間,乘客乘車及下站,都需要完成站臺到道路兩側的空間轉換。但當前站點均未設天橋或是下穿式地下通道連接道路兩側,而是通過站臺外延區域緩沖帶,經人行橫道線步行到道路兩側。針對智軌相對運能較大的特點,站點的行人流緩沖區域設置較長(站臺長達68米,另緩沖區約20米),乘客需“集中過街”的交通組織方式對安全管理及通行效率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六)裝備制造適應性
智軌交通大西南產業基地落地宜賓臨港新區,其愿景是建設集核心技術研發、整車總裝、零部件生產、風電、光伏、運營維保、綜合服務為一體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基地,產業園一期計劃于2019年4月建成。相對于以往宜賓市裝備制造業的工業2.0水平,面對產業升級與“工匠精神”疊加要求的工業4.0技術標準,急需大力提升制造業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例如目前“智軌”機車裝備對行人及車輛限界侵入的預警、警示、反饋、處置短板等的優化適應性提升;機車內部細節、乘坐舒適度、人性化設計等的考量;機電一體化技術微型化;以及網絡傳輸與智能控制;綠色節能技術運用等[8]。 需有效實現粗放式管理向卓有成效的精細化科學管理體系轉變,修煉內功,提高裝備制造的技術、產能與效率[9] 。地方政府要告別“野蠻生長”思維,消除“重招商輕運管”“重GDP輕效率”“重形象輕實質”“重眼前輕遠期”等意識,深入研究城市運輸問題,深入裝備制造科研攻關,創新發展出適合目標城市的高水平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能。
五、結語
發展大運量、快速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立以城市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快速公共交通網絡,可以解決中心城區交通供需矛盾,支撐城市組團發展,同時又兼顧中短途客流,便于城區間的協調發展[10]。宜賓RAT智軌T1線9站示范線,擬于2019年3月正式投入試點運營。RAT屬新生代技術,智軌和其他軌道交通方式一樣,在開發、運營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不少的可預知或是未知的狀況和問題,對待新生事物,即要有容錯機制,也要有清醒的認識,應在探索中逐步發展,因地制宜地制定適合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實事求是,切忌貪大求快[11]。
智能快運代表城市新出行、新能源和新生態,能提升城市節能減排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優化完善城市空間布局和出行結構、引導人口疏散、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未來,將有更多城市確立以軌道交通為骨干、以城市公共汽電車為主體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網絡,使公共交通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屆時,群眾出行將更加便捷順暢,更加切實感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
參考文獻
[1]360百科. 軌道交通[EB/OL]. 360百科,2016-05-25. https://baike.so.com/doc/1394194-1473980.html
[2]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協會要聞—2018年中國內地城軌交通線路概況[EB/OL].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2019-01-01. http://www.camet.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3&id=15092
[3]陳雪梅.宜賓城市公共交通的前世今生[EB/OL]. 四川在線,2013-08-14. https://sichuan.scol.com.cn/ybxw/content/2013-08/14/content_5853063_2.htm
[4]程文帝. 宜賓《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通過“批前公示”[EB/OL]. 宜賓新聞網,2016-09-07. http://m.ybxww.com/article/38481
[5]羅毅.以科技、人文、創新理念構建綠色節能生態住區[J].建筑節能,2017(2):92-99.
[6]聶華波,許天會. 新城區軌道交通線路規劃關鍵問題研究[J]. 都市快軌交通,2018(6):91-98.
[7]趙文翰,蒲琪,樊茜琪,李曉龍.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8(3):52-55.
[8]敖國旭.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 低碳世界,2018(7):289-290.
[9]太陽. 終結野蠻生長,中國制造何去何從[J].世界經理人,2019(1):10-13.
[10]宋祎.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城市發展的導向互動作用[J].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86-89.
[11] 馬宇. 城市軌道交通多元化發展的新趨勢解析[J].現代交際,2016(21):248.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 ? ? ? ? ? ? ? ?(責任編輯:趙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