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慈林

我睡覺打鼾已三十多年,糗事多多。令我愧疚的是,多年的鼾聲竟然把習慣睡我右側的老伴左耳打聾了……前不久友人說我打鼾時會長時間憋氣,建議我趕緊求醫。
回到杭州后我馬上聯系醫院就診,先做睡眠監測。監測報告令人心驚:460分鐘中,發生呼吸暫停和低通氣346次,平均每小時45次,每次平均持續39.7秒,最長達97.5秒,最低血氧飽和度72%。情況非常嚴重,我必須嚴肅面對。
我趕緊求醫,醫生建議我做CAUP手術治療。醫生說,雖然是成熟的微創手術,但全麻后會通過口腔操作,用醫療器械最大限度擴張患者口腔,以插管做呼吸通道。手術創面處于咽喉部,術后不能包扎、換藥,還要擔負呼吸和飲食的雙重任務。術后二周拆線,其間只能喝全流質的食物維持生命,拆線后還要保持半流質飲食二周,痊愈可能需要三個月。手術對患者的身體傷害不小,因此60歲以上或身體素質不佳者一般不適合做手術。
為了勸阻我做手術,醫生畫了張草圖交底:在插管兩側狹窄的范圍內切除雙側扁桃體,腭咽成型,進行射頻溫控消融治療,縮短懸雍垂,切除左側下鼻甲部分……看來“鼾王”摘帽代價不小啊!
在我的堅持下,醫生給我做了一系列嚴格的術前檢查,所幸完全符合手術所需指征。8點40分,我被送進手術室。8點50分,在麻醉師的輕聲細語中,我墜入了夢鄉……10點50分,我醒來,只覺得咽喉火辣辣地疼。半個小時后護士取出插管,解放了我綁在兩側的雙臂。12點左右,我被轉入普通病房。
術后恢復期確實痛苦難熬:嘴巴歪了閉不攏,口腔麻木,不斷有血水從口腔中滲出,醫生讓我努力咽下去。我喉嚨里有痰,卻咳吐困難。喝水或牛奶時,因創面水腫,咽喉擠壓成一條縫,我無法正常下咽,只能一滴滴地強迫自己吞咽。鼻與口腔通道“擴孔”后,水直接從鼻孔流出,護士說要慢慢練習方能適應。
我每天有七八個小時要輸液,藥水為消炎化痰、退腫止痛、護胃抗過敏三大類。醫生囑咐我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水,以保持創面濕潤。前三天,我沒完成任務,平時幾分鐘能喝完的一瓶水,現在幾小時也喝不完,不斷地嗆水。夜深人靜創面疼痛難忍時,我經常在走廊上游走,老伴心疼得直掉眼淚。我給她發微信——“此次聊作我對震聾你耳朵的懲罰”,哄得她破涕為笑。
憑借我多年堅持健走練成的體質,半個月流質食物喝下來,雖然體重從76千克降至69千克,但我頭不暈、心不慌、腳不軟,精氣神依舊。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差異,我的經歷只供參考。如果也有想用CAUP手術解決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我建議先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