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人之矛

約翰·普萊斯特和他最好的朋友——編號905442的CAR-15卡賓槍,照片拍攝時他剛結束了一次在老撾的作戰任務返回基地。注意保護槍口不進雜物的膠布已經開裂,這是一個最直接的證明他在不久前經歷過一次戰斗
普通人最好的朋友可能叫比爾、邁克或戴夫。但我最好的朋友有一個不尋常的名字:905442,那是我服役期間配發的“柯爾特15型自動步槍” (Colt Automatic Rifle-15,即CAR-15,按我國的槍械定義稱其為卡賓槍,下文同)的序列號,正是靠“他”的幫助,我才能在多次敵后交火中存活下來。不論是質心平衡、槍口指向性,還是人機工程學來說,CAR-15卡賓槍都是我所用過的最好武器。
越南戰爭期間,我所在的美國駐南越軍事援助司令部研究與觀察組(Military Assistance Command,Vietnam 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Group,縮寫為MACV-SOG),是唯一一個全部裝備CAR-15卡賓槍的單位。“研究與觀察組”在戰爭期間專門負責執行秘密任務,主要成員來自美國陸軍特種部隊,也有一小部分來自海軍海豹突擊隊和陸戰隊軍直屬偵察連等部隊。SOG的基本作戰單位是偵察隊,一支偵察隊通常由3名美國人和9~12名當地山民組成。隸屬于SOG的偵察隊員們曾在老撾、柬埔寨,偶爾也在越南北部等地執行美國政府不予承認的最高機密任務。這些任務主要包括針對胡志明小道(1959年,由當時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國家主席胡志明下令開辟支援南方作戰的通道,繞道老撾、柬埔寨境內,可從北部榮市經過中部非軍事區通往南方戰場,故稱為“胡志明小道”。這也使越戰擴大至老撾、柬埔寨境內)的越境偵察、轟炸后效果評估、抓捕俘虜等。
CAR-15卡賓槍以其獨特的可伸縮槍托、較短的全槍長、圓形護手和圓柱形槍口裝置,幾乎成為SOG的標志性裝備。在執行任務期間,除了特殊情況需要使用蘇制武器外,由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和當地山民組成的偵察隊都會攜帶CAR-15卡賓槍作為主要武器,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哪怕手上只有1支CAR-15和1個彈匣,SOG的偵察隊員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至少他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CAR-15卡賓槍使用與M16步槍相同的機匣,這也是它們之間唯一的共同點。CAR-15卡賓槍更短,總長僅754mm,比M16短了近254mm,質量也輕了0.45kg,而且有其自己顯著的特點。CAR-15卡賓槍和它的兄弟M16最大的不同的在于它的伸縮式槍托,這是由柯爾特公司的工程師羅伯特·羅伊(Robert Roy)設計的,并于1966年申請了專利。它只有兩個簡單的檔位:伸展或收縮。
約翰·普萊斯特和他最好的朋友——編號905442的CAR-15卡賓槍,照片拍攝時他剛結束了一次在老撾的作戰任務返回基地。注意保護槍口不進雜物的膠布已經開裂,這是一個最直接的證
參加營救行動的突擊隊員,他們的空軍版CAR-15——GAU-5A卡賓槍頂部安裝了“單點”準直式瞄準鏡,254mm長的槍管以及機匣側面沒有輔助推機柄是GAU-5A的識別特征
與M16長長的三角形截面護手不同,CAR-15的護手截面呈圓形,大約只有M16護手一半那么長,且護手上增加了加強筋。同時,M16依版本不同,使用的是三叉式或者鳥籠式消焰器,而CAR-15卡賓槍安裝的是一個獨特的108mm長的“緩和式”槍口裝置,該裝置設有6個排氣孔縫和1個燃氣膨脹室。與普通消焰器不同的是,這個裝置增加了背壓(Back Pressure,通常是指運動流體在密閉容器中沿其路徑流動時,由于受到障礙物或急轉彎道的阻礙而被施加的與運動方向相反的壓力。這里指降低了后坐力),可以讓槍械的自動機構更加可靠的運作,同時也略微降低了CAR-15卡賓槍的聲音特征,甚至還順便起到了一點點配重的作用。當然,它也可以用來減小槍口焰。雖然CAR15的準星、照門設計和M16是一樣的,但它較短的槍管使得瞄準基線從M16的502mm縮短到381mm,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射手精確射擊的能力。但對我們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因為執行任務中我們通常的交火距離大約在100碼(91.4m)左右,有時候甚至會更近些。

在老撾的胡志明小道附近, 手持CAR-15的“新罕布什爾州偵察隊”的尖兵和隊長正悄悄穿越一條小溪

參加營救行動的突擊隊員,他們的空軍版CAR-15——GAU-5A卡賓槍頂部安裝了“單點”準直式瞄準鏡,254mm長的槍管以及機匣側面沒有輔助推機柄是GAU-5A的識別特征
柯爾特的第一版CAR-15卡賓槍使用254mm的槍管,并且像M16A1一樣,機匣側面增加一個輔助推機柄。1967年美國陸軍采購該槍后,將其命名為XM177E1,共有2800多支XM177E1裝備部隊,其中大多數配發給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在柯爾特公司內部,這個版本被稱為609型。美國空軍也想為其安保人員配備CAR-15卡賓槍,但他們的型號沒有安裝輔助推機柄,空軍將這款型號命名為GAU-5A,而柯爾特公司將其命名為610型。
這些254mm槍管版本的CAR-15卡賓槍在特戰隊員手中使用一段時間后,士兵們對該武器的評價逐步反饋到美國陸軍以及柯爾特公司。使用者反映的意見主要有:XM177E1的發射聲響仍然太大;無法發射槍榴彈;與M16一樣,由于槍機開鎖時剩余膛壓高,有時也會出現抽殼困難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柯爾特公司開發了CAR-15卡賓槍的最終版本——XM177E2,柯爾特內部將其命名為629型。改進之處涉及幾個方面,首先,槍管增加到292mm,明顯減少了槍口激波和聲音;其次,“緩和式”槍口裝置后方增加一個圓環,使其可以用來發射槍榴彈;第三,槍膛鍍鉻,有效改善了抽殼問題。XM177E2比E1型略微加長38mm,質量也增加大約227g。值得一提的是,柯爾特專門為SOG這個秘密單位生產了510支XM177E2,以確保每名偵察隊員都可以拿到屬于自己的CAR15卡賓槍。

最初的陸軍CAR-15版本(XM177E1,上),采用254mm長的槍管和輔助推機柄。大約有2 800支裝備部隊,其中大部分交付給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為了解決E1型號的問題,XM177E2(下)將槍管加長到292mm,槍膛鍍鉻,并在“緩和式”槍口裝置后面增加一個環狀結構用于發射槍榴彈。SOG為其下屬的偵察隊購買了510支XM177E2
CAR-15卡賓槍最大的優點是靈活易用。在進行日復一日的實彈射擊訓練之后,你甚至能感覺到它仿佛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雖然你依舊會用到準星和照門,但你擊中目標并不是靠準星,而是用“心和意識”在瞄準。經過長期訓練后,條件反射變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射擊動作快過大腦的反應——我曾經在看清一名北越士兵的長相之前,就完成了出槍、射擊的全過程,直到對方倒地,我才意識到剛才他也將AK47的槍口指向了我所在的方向。
經過訓練,SOG的偵察隊員可以在一只手卸下空彈匣的同時,用另一只手取出新的滿彈匣,視線不需要回到槍上就可以把彈匣插入CAR-15,順勢用左手拍打空倉掛機釋放鈕,然后繼續射擊——整個過程不超過3秒。
當然,CAR-15卡賓槍相對于全尺寸的M16取得靈活性的同時,也付出一些代價。XM177E2的短槍管,使其在發射5.56×45mm北約M193彈時的初速從M16的991m/s降到838m/s。有效射程縮短50m,終端效應也相應減小。雖然初速和射程都略有衰減,但根據我們的經驗,CAR-15卡賓槍在叢林中的近距離交火中依然具備足夠的殺傷力。不過,縮短槍管還帶來了一個額外好處,CAR-15卡賓槍的射速比M16快了100發/分,這可以在相同時間內向目標傾瀉更多槍彈。當然,相應也增加了發生故障的可能性。
XM177E2槍管的導程與M16的相同,為305mm,從CAR-15卡賓槍的292mm槍管中射出的彈頭每分鐘旋轉15.8萬圈,比起M16步槍發射的彈頭而言,飛行較為不穩定。美國陸軍彈道實驗室的測試顯示,CAR-15卡賓槍發射的彈頭會發生偏航(尖端偏向一側),在使用M196曳光彈時偏航更為嚴重。這可能使彈頭的飛行軌跡在穿過樹木和灌木叢后發生偏轉,但不穩定的彈頭在進入人體后劇烈的翻滾也會造成相當可觀的傷害。
此外,CAR-15卡賓槍的戰場表現也受到彈匣袋的影響,實際上與之配套的彈匣袋根本就不存在。越戰時期,美國軍方大量配發了M14步槍的彈匣袋,這顯然不適用于M16系列步槍(CAR-15使用的彈匣與M16相同),但卻著實節省了經費。不僅SOG這樣的特戰單位,所有在越南的作戰部隊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20發的M16彈匣深陷在彈匣袋里,以至于在炮火紛飛的環境下士兵們很難快速拔出彈匣。應急的解決方案是在將降落傘繩用膠布固定在彈匣上,或者在彈匣底板內卡入傘繩,這樣使用者就可以較容易地通過拉動傘繩將彈匣拔出。雖然有著種種不足,M14彈匣袋仍然有它的用處,因為它左右兩側可以各掛1枚手雷。但彈匣袋只能裝4個20發容彈量的彈匣,對我們這些SOG偵察隊的隊員來說太少了。因此,除了M14彈匣袋外,我們還把20發彈匣放在水壺包里,這些水壺包在使用前會用水浸濕并撐大,因此一個包可以容納6個彈匣。這樣算下來,2個水壺包和2個M14彈匣袋總共可以容納20個20發彈匣。同時在CAR-15卡賓槍上還插著一個30發的彈匣,因此一名偵察隊員可以攜帶430發彈藥,這大約是常規部隊一名M16步槍手彈藥基數的兩倍。

SOG偵察隊員接受上級視察,左一隊員使用CAR-15 ,左二隊員使用56式沖鋒槍,注意其水壺包改為用來放置彈匣和手雷
雖然這么多彈藥看上去似乎有些過剩,但要意識到SOG的偵察隊員不能指望在執行任務途中得到再補給,在老撾或柬埔寨的敵后深處,我們只能依賴自己隨身攜帶的東西。作為一個曾經在某次長時間的交火中幾乎耗盡彈藥的人,我一點也不介意這些彈藥帶來的額外質量。

SOG隊員展示他的所有裝備,包括20個20發容彈量彈匣,及卡賓槍上的1個30發彈匣——總計430發彈
編號905442的CAR-15卡賓槍在那么多次執行任務中從沒有讓我失望過;我也從未聽說其他SOG隊員的卡賓槍出過哪怕一次故障。這絕不是純粹的運氣因素。我們都很清楚M16可靠性不高的“名聲”,也知道導致故障最主要的原因:CAR-15卡賓槍的氣吹式導氣方式會將火藥殘渣和高溫燃氣直接導向步槍的核心運動部件——槍機和槍機框。因此,我們在兩次任務間隙都會仔細徹底地清潔手中的CAP-15卡賓槍。
偵察隊員們還總結出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在偵察隊組織實彈訓練時,每個人都打光一整個基數的彈藥(約430發/人),這樣我們下一次出任務前就能領到全新的槍彈,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對CAR-15卡賓槍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膛壓測試,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提前暴露出諸多細微的問題。我有時會在訓練時遇到射擊故障,在所有引起M16故障的原因中,很少被提及的是彈匣抱彈口的狀況。槍機框在復進簧推動下向前運動,需要有足夠的速度才能從彈匣內推出一發新的槍彈并將其送進彈膛,然后繼續前進,帶動有7個閉鎖凸筍的槍機旋轉來完成閉鎖。如果遇到彎曲的抱彈口,額外的阻力可能會減緩槍機框的前進速度,導致它沒有足夠的能量將新槍彈推進彈膛。我在實彈訓練中遇到過幾次這種情況,我會立即退出彈匣,并向這個彈匣發射一發彈將其報廢,這樣其他人就不會再不小心用到它。

一發AK47的流彈擊中比利·摩爾的卡賓槍(緩沖簧管處),未造成槍械的損壞也沒有傷及使用者。CAR-15的可靠性在戰場上得到了最好的檢驗

偵察隊隊長比爾·加巴德(左)在他的CAR-15上安裝一個3~9倍的民用瞄準鏡。當地山民隊員(中)則在卡賓槍上安裝一個3倍的柯爾特瞄準鏡
此外,我們還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來保證步槍的可靠性。和許多在越南的美軍常規步兵一樣,我們通常在20發彈匣里只裝19發彈,主要是擔心托彈簧長時間壓縮容易疲勞,無法有效供彈。我不知道是否有人驗證過這個假設,但是問問自己,你真的愿意冒這個險嗎?還有一些隊員相信一種說法,即槍機尾部的3個密封圈的缺口呈一條直線時,會導致燃氣泄露,以至于影響槍機的運動。因此,有部分隊員在完成武器的分解維護后,會在組裝過程中用牙簽來輔助固定3個密封圈,讓它們不在一條直線上。
我們會在正式行動前,再次試射自己的CAR-15卡賓槍以做最后的檢查,完成試射后就用膠布把槍口貼上,以免雜物進入槍管。在敵后行動期間,每天早晨我都會試著撥動一下CAR-15卡賓槍的保險旋鈕,確保它工作正常。然后輕輕拉開槍機,確認上膛的那發彈處在合適的位置。一般情況下我們并不隨身攜帶清理槍械的工具,每個偵察隊會有一名隊員攜帶通條,以備不時之需,那根通條一般會用膠布固定在CAR-15卡賓槍的護手底部。
戰爭后期,可以安裝在M16護手下方的單發榴彈發射器開始運抵越南戰場。早期的發射器型號是XM148,設計CAR-15卡賓槍的柯爾特工程師羅伯特·羅伊也參與了該發射器的設計。不久后,一種更先進的榴彈發射器XM203也投入了使用。雖然這些發射器是為護手較長的M16設計的,但勤勞的SOG偵察隊員發現他們可以改裝這些榴彈發射器,使其能安裝在護手較短的CAR-15卡賓槍下方。很快,一些偵察隊就開始用下掛XM148或者XM203的CAR-15卡賓槍取代隊內原有的兩具M79榴彈發射器。然而作為一個“守舊派”,我并不喜歡這樣,因為這會帶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使得CAR-15卡賓槍變的頭重腳輕,手感變差;而另一方面,在一個訓練有素的射手操作下,M79無論是精度還是射速都要強于兩款下掛式榴彈發射器。
除此之外,槍榴彈威力比下掛榴彈發射器使用的40mm口徑榴彈要強得多,而且不像CAP-15卡賓槍的早期版本,XM177E2可以很方便地發射槍榴彈。有些偵察隊的隊長會在小隊中指定兩名射手,讓他們一直將槍榴彈插在槍口,以便接敵后能迅速發射。槍榴彈需要使用特殊的空包彈推動,但空包彈的火藥燃氣不足以使槍機完成一次開鎖閉鎖的循環,因此,在發射完槍榴彈以后,射手需要手動進行退殼,然后上膛下一發實彈。
SOG的偵察隊員一直在進行試驗和創新,盡管后勤體系沒有任何供M16使用的安裝在提把上的鏡座,他們還是嘗試著在CAR-15卡賓槍上安裝光學瞄具。上士比爾·加巴德曾帶隊在老撾執行過一次任務,任務區域相對茂密的叢林來說算得上是一片開闊地,因此他在那次任務中給自己的CAR-15卡賓槍裝上一個民用的3~9倍倍率的光學瞄準鏡,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從哪里搞到的鏡座。

SOG偵察隊合影,前排左三隊員使用下掛XM203榴彈發射器的CAR-15

隊友們匆忙登上前來接應撤離的UH-1休伊直升機時,一名來自陸軍特種部隊的偵察隊員正手持他的CAR-15卡賓槍戒備。注意卡賓槍前部有一個向前傾斜的手槍握把,這是一種當時典型的改裝方式——許多SOG特種部隊的成員都會按照個人使用習慣來改裝自己的武器
1970年,另一種瞄準鏡也被安裝到CAR-15卡賓槍上,當年11月,美國陸軍特種部隊計劃營救被關押在山西(越南山西,距離河內37km)戰俘營的美軍戰俘,行動計劃在夜間展開,但如何在黑暗中瞄準對他們來說是個大問題。參加行動的許多人都來自SOG,使用的是美國空軍版本的CAR-15卡賓槍。他們測試了不少設備,終于在民用市場找到了理想的夜間用瞄準鏡——名為“單點”的準直式瞄準鏡,該瞄具完全按軍規要求生產,經評估能有效提升突擊隊在黑暗環境下的射擊水平。但是其自帶的鏡座卻不能完全滿足突擊隊員的要求,經常導致瞄準鏡松動而無法保持精度,于是他們又自行改進了瞄準鏡,用電工膠布進行加固,最終這種準直式瞄準鏡在實戰中表現良好。
許多SOG偵察隊都對他們自己的CAR-15卡賓槍進行了各種試驗性改裝,比如將CAR-15卡賓槍的上機匣與M16的下機匣搭配,組裝出一支手感出色的迷你M16。也有一些SOG隊員用傳統的鳥籠式消焰器取代柯爾特精心設計的“緩和式”槍口裝置,以便在開火時營造出一種火光四射、震耳欲聾的效果,據說這樣可以給敵軍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為了在連發射擊時更容易控制,一些偵察隊員會在CAR-15卡賓槍護手下方安裝一個M16上的手槍式握把,這樣的改造很像M1928湯姆遜沖鋒槍的前握把。
各種改進的想法和修改似乎從未停止過,但這些偵察隊員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對這款拯救過他們生命的CAR-15卡賓槍有非常高的評價。那么,我的CAR-15后來去哪了呢?據我所知,1972年SOG解散后,大部分XM177E2被集中起來運回美國。希望我的“905442”也在其中。
編輯/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