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16萬噸/年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成功出油十周年側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牛小科
潞安煤基合成油項目成功是自主創新的成果,是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范例
2008年12月22日,潞安集團16萬噸/年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成功出油,載入史冊。歷經10年耕耘,煤基合成油產品產量不斷攀升,系統實現了“安、穩、長、滿、優”運行。
10年,潞安煤基合成油公司用實踐定義奮斗,用創新昭示未來。
多年前,很多人不解,為什么要上馬煤制油?面對質疑,潞安人作出前瞻性回答:“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發展增速,國內對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我國由于“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能源供需缺口不斷增大。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聯合國內企業在太原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合成油品工程研究中心,次年建成煤制油千噸級中試基地。并且在2003年,中試裝置通過改造,進入技術優化試驗階段。
紙上畫藤不結瓜,蘆花雖白難紡紗。技術的研發只有付諸實施才能真正開花結果。
很快,喜訊頻傳,山西煤制油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
高溫煤間接液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試主要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煤間接液化制合成油領域,獨創高溫漿態床技術,與國際技術相比,整個合成油過程能量效率提高5個百分點;
固定床絕熱反應器一步法甲醇轉化制汽油新工藝,采用了自主研發的催化劑;
就是在這些技術成果的基礎上,山西開始發展煤制油示范工程項目。2005年12月,肩負歷史責任的潞安集團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批準成立。
當時,潞安集團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規模為16萬噸/年,主要產品為柴油、石腦油、LPG(液化石油氣)及少量混合醇燃料。
在上至中央、下至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煤基油公司充分發揮自強自立的創業精神,先后組織兩次“百日大會戰”,克服了設計、設備制造和施工中的重重困難,戰嚴寒、斗酷暑,加班加點,苦干加巧干,僅用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實現了4月通電、5月通水、6月鍋爐點火、7月建立蒸汽管網、8月空分開車、9月氣化爐點火、10月產出合格凈煤氣的目標。
項目的成功實施離不開高素質員工的集聚。圍繞“示范操作在崗位,答疑解惑在現場”的培訓目標,公司創新培訓思路,制定嚴格的培訓管理模式,在現場實施設備目視化管理,按照崗位標準嚴格落實“手指口述”,不斷規范員工崗位操作技能,為項目成功出油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作為國內第一個間接液化法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廠,十年間,從一片玉米地建成了國內第一個間接液化法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廠,從試生產到首次實現示范項目達產,從成功產出第一桶油,到產量持續攀登,特別是近五年來,從年產油品7.93萬噸到2017年生產油品17.43萬噸的突破,每一步都因奮斗而充實、而飽滿、而精彩。
2005年,潞安集團中標煤制油示范項目,開始籌建國內第一家煤制油示范廠。
2007年4月6日,潞安集團16萬噸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正式開工。
2008年4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何勇,視察了正在施工建設中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項目工程,聽取了潞安集團循環經濟園區建設的匯報。
2008年12月22日,潞安集團1號鈷基固定床F-T合成油裝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潞安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鈷基費托合成技術產出了中國第一桶煤基合成油,引起全社會關注。
2009年1月6日,獲悉潞安產出全國第一桶煤基合成油后,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作出重要批示:“潞安煤基合成油項目成功是自主創新的成果,是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范例。向參與項目的同志們致謝致賀!望再接再厲,在實現產業化、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再創佳績!”11月16日,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刊登《潞安集團以科技創新延伸產業鏈實現轉型》后,11月24日,劉延東同志再次作出重要批示:“潞安礦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產業轉型,探索高碳能源低碳使用的經驗很典型,其煤制油也是中科院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推廣的成功典型。請總結推廣”。

2009年7月10日,潞安集團2號鐵基漿態床F-T合成裝置一次投料試車成功,產出了高品質的合格成品油。
潞安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掌握鈷基、鐵基兩種催化劑進行煤制油的企業。
2011年6月,李克強同志到潞安視察時,稱贊潞安“把‘臭煤’變成了‘香煤’,把廢料變成了原料,把廢品變成了產品,把寶藏變成了寶物,展示了循環經濟發展的巨大魅力”。
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
自2008年生產出第一桶油以來,煤基合成油公司面對市場需求波動大、工藝條件更復雜、工程投資更大、安全環保風險更高等挑戰,統籌資源、市場,調結構、穩增長,創新驅動備煤篩網、氣化爐、氫碳比調整、噸油耗氣等工程,實現了系統的“安、穩、長、滿、優”運行。
在煤制油技術領域,要完成實驗室到產業化的轉移,還有很大一截距離。如何實現?潞安的對策是“筑好巢穴,引鳳來棲”。
經過十多年的試驗,由當初的16萬噸示范廠到180項目,潞安集團對煤制油進行了“版本升級”,可以說筑好了巢穴。如何“引鳳來棲”?潞安集團選擇了國際化視野,尋求國際化合作,包括資金和技術——
與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山西煤化所等聯合,開展鈷基費托合成技術、甲烷與二氧化碳重整技術等開發成果的商業化運營;
與上海納克潤滑技術有限公司開展股權合作……構建起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權多元化運營機制,形成了“高科技+現代資本”的優勢融合發展模式。
以16萬噸/年煤制油示范項目為突破口,潞安集團深耕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創新+開放創新”,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差異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發展之路。
事實證明,圍繞國家煤基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山西煤化所、上海高研院、中科合成油公司等平臺,以180油化電熱一體示范項目、16萬噸煤基合成油項目、甲醇改油項目等為基地,構建的涵蓋基礎研究、技術中試、工業示范和技術集成與商業化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一中心七平臺五基地”高端開放創新體系,是一個快速推動優勢轉移、動能轉換、產業轉型、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模式。在創新鏈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均實現了新突破,并提升了潞安在煤炭高端轉化、深度轉型技術領域的話語權。
2017年,煤基合成油公司年產量首次突破16萬噸設計產能,創投產以來產量新高,2018年11月3日,油品日產量首次突破530噸,達532.87噸,再創歷史最高值。
十年磨一劍。時序更替中,始終不變的是奮斗者的身姿;歷史坐標上,始終清晰的是奮斗者的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