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陽

[摘要] 目的 分析保乳術治療乳腺癌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以預防措施。 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間于該院接受保乳術的91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術后復發情況,分為觀察組(術后復發)46例和對照組(術后未復發)45例,比較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上的差異,分析影響乳腺癌術后復發的相關因素。 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年齡<40歲患者占比(60.87% vs 45.45%)淋巴結轉移發生率(63.04% vs 42.22%)、Ki-67陽性率(58.70% vs 40%)、CA15-3陽性率(65.22% vs 42.22%)相對更高(χ2=9.164,14.152,13.819,13.819,P<0.05),兩組患者的腫瘤直徑大小、乳腺癌TNM分期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乳腺癌患者經保乳術治療后,受到年齡、淋巴結轉移、Ki-67表達以及CA15-3表達等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復發的情況。針對保乳術治療乳腺癌術后復發的相關因素,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評估其術后復發風險,對其高危風險患者進行重點監護,有效加以預防。
[關鍵詞] 保乳術;乳腺癌;術后復發;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4(a)-00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pre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rch 2016 to January 2018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accept insurance of breast augmentation 91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postoperative relaps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recurrence) 46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no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45 case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clinical data,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currence of breast cancer.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age < 40 patients (60.87% vs 45.45%) the incid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63.04% vs 42.22%), the Ki - 67 positive rate (58.70% vs 40%), CA15-3 positive rate (65.22% vs 42.22%) are relatively higher (χ2=9.164,14.152,13.819,13.819,P<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umor size, TNM staging of breast cancer diameter compared t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re susceptible to recurrence due to factors such as age, lymph node metastasis, Ki-67 expression and CA15-3 exp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ve factors of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the risk of recurrence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high-risk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Key words]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ffecting factors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高發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多為乳腺良性疾病發展所致,同時與遺傳因素、激素因素以及不良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乳腺癌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可以采用手術治療方法,選擇保乳術進行治療,將原發腫瘤和周圍乳腺局部組織切除,在徹底祛除病灶的同時,還能夠保留乳房,維護患者的自信象征[1]。在乳腺癌患者的術后恢復期間,則需要考慮到如何預防疾病的復發。乳腺癌術后出現復發情況,對于患者的身心均會造成嚴重的打擊,需要具體了解疾病復發的原因及影響因素,積極的加以預防,降低復發風險,為患者的術后恢復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幫助[2]。該研究以于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間于該院接受保乳術的91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術后復發患者和術后未復發患者在臨床資料上的差異性,分析乳腺癌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組研究對象隨機選取該院接受保乳術的乳腺癌患者,其中術后復發46例,將其作為觀察組。另外隨機選取45例術后未復發的患者作為對照組。該研究所選病例是否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收集兩組患者個人資料(年齡、病程、治療時間等)和臨床資料(腫瘤直徑、有無淋巴結果轉移情況、TNM分期、Ki-67表達以及CA15-3表達等),比較術后復發患者和術后未復發患者的差異,進而對乳腺癌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判斷,并予以具體的總結和歸納,其結果能夠為乳腺癌術后的治療和護理工作提供參考。
1.3? 統計方法
以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x±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由t值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乳腺癌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
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腫瘤直徑、有無淋巴結轉移、Ki-67表達、CA15-3表達以及TNM分期上的差異。在年齡方面,觀察組患者者中,年齡<40歲的患者所占比例比例高于對照組;在腫瘤直徑方面,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有無淋巴結轉移方面,觀察組中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比例高于對照組,說明乳腺癌術后復發患者中,有淋巴結轉移者居多。在Ki-67表達和CA15-3表達方面,觀察組患者的Ki-67陽性率和CA15-3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在乳腺癌TNM分期方面,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多因素分析
年齡、淋巴結果轉移、Ki-67陽性表達以及CA15-3陽性表達是影響乳腺癌術后復發的主要因素,見表2。
3? 討論
手術是乳腺癌早期治療的主要選擇,需要將患者的腫瘤組織及周圍乳腺組織切除,進而控制疾病的進展,避免發生擴散和轉移,根治疾病的可能性更高[3]。根治手術和改良根治術的應用,對于乳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有著積極的影響,但往往需要完全切除乳房,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有著持續性的負面影響。乳房是女性的重要性征,也是女性魅力及自信所在[4]。因此,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存在著保留乳房的需求,保乳術開始成為手術治療的主要選擇。保乳術的應用,在切除腫瘤組織的同時,切除其鄰近的局部乳腺組織,最大程度上減輕對乳腺的損害,保留大部分乳房,可以在術后逐漸恢復正常。在應用療效方面,保乳術治療乳腺癌的效果與根治手術和改良根治術接近,而在安全性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因此,在乳腺癌的臨床治療中,患者更加青睞于保乳術[5]。
乳腺癌患者經過保乳術治療后,需要得到良好的休養,做好術后護理工作。該過程中,術后復發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保乳術后出現復發情況,患者會出現病情惡化的情況,疾病的治療難度也隨之增加,同時也會打擊患者的自信心,使其產生消極、負面的情緒,影響其治療依從性。為了有效預防術后復發情況的發生,需要具體了解術后復發的原因及影響因素,做好相關的防控措施[6]。該組研究結果顯示,在發生術后復發的患者中,年齡<40歲占比60.87%,有淋巴結轉移患者占比63.04%,Ki-67陽性表達患者占比58.70%,CA15-3陽性表達患者占比65.22%。而在未發生術后復發的患者中,年齡<40歲占比45.45%,,有淋巴結轉移患者占比42.22%,Ki-67陽性表達患者占比40.00%,CA15-3陽性表達患者占比42.22%。兩組患者在年齡、有無淋巴結轉移、Ki-67和CA15-3表達等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腫瘤直徑大小和乳腺癌TNM分期等方面對照相仿(P>0.05)。由此可見,年齡低(<40歲)、有淋巴結轉移、Ki-67陽性表達和CA15-3陽性表達是影響保乳術治療乳腺癌術后復發的主要因素。
在術后復發的乳腺癌患者,多為年齡<40歲的女性,且年齡越低,術后復發率越高。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年輕女性的激素水平高有關。因此,對于年輕女性而言,需要重視日常體檢,提早診斷的期別,盡可能在癌前病變階段或乳腺良性疾病時期進行治療,降低疾病的發生風險。淋巴結轉移是引起疾病復發的主要因素,浸潤的腫瘤細胞發生脫落、擴散,累及其他系統器官組織,增加疾病風險和治療難度[7]。腫瘤分子標記物檢查是判斷疾病復發風險的重要參考,Ki-67、CA15-3等標記物的陽性表達,能夠反映出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因此,針對保乳術治療乳腺癌術后復發的相關因素,評估復發風險,對年齡低(<40歲)、有淋巴結轉移、Ki-67陽性表達和CA15-3陽性表達的患者進行重點監護,提高其術后護理質量,降低其術后復發風險,使其獲得良好的預后。
李海平等人[8]在臨床研究中指出,淋巴結轉移情況以及患者年齡是影響保乳術治療乳腺癌術后復發的主要因素。在研究中,12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術,在術后復發患者中,年齡≤40歲的患者占比19.51%,高于年齡>40歲患者的8.86%,Ki-67陽性患者占比為16.00%,高于Ki-67陰性的6.67%;有淋巴結轉移患者占比14.29%,高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的4.55%,其研究結果與本研究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術治療及術后恢復期間,需要考慮到年齡、淋巴結轉移、Ki-67表達以及CA15-3表達對于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警惕術后復發風險,加強風險防范,給予其細致、周到的術后護理服務,幫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復,免受病情復發的困擾。
[參考文獻]
[1]? 孫萍.保乳術對乳腺癌患者血清標志物、NK細胞、CD19~+細胞及術后復發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15):53-56.
[2]? 王群飛,王常標,林彥汝.乳腺癌根治術后復發轉移的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8,25(2):123-125.
[3]? 劉海峰.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影響局部復發與遠處轉移的相關因素[J].中國醫學工程,2018,26(1):89-91.
[4]? 李良平.乳腺癌乳房全切術后局部區域復發和遠處轉移的相關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132-134
[5]? 岳文亮,張勇.影響乳腺癌患者術后復發轉移的相關因素及其臨床意義研究[J].中國校醫,2017,31(9):680-682.
[6]? 陳曉玨,王燕,趙洪瑜,等.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復發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J].江蘇醫藥,2016,42(24):2696-2699.
7]? 吳暉,歐陽取長,謝寧,等.乳腺癌患者術后胸壁復發及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22):1498-1502.
[8]? 李海平,李江濤,劉薇.影響保乳術治療乳腺癌術后復發的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8,33(9):1512-1515.
(收稿日期:2019-01-08)
[作者簡介] 高丹陽(1970-),男,福建石獅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甲狀腺、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