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臻

[摘要] 目的 評價及試析臨床對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的臨床現實意義。方法 隨機抽選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該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按照門診收治順序分為兩組。研究組(n=31)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對照組(n=31)應用α-硫辛酸治療。評價及對比兩組的療效、疼痛程度、神經傳導速度(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藥物不良反應。結果 研究組的療效(87.10%)高于對照組(67.74%)(χ2=10.720 2,P=0.001 1);相比于對照組(2.05±0.46)分,研究組的疼痛程度(3.47±0.71)分明顯下降(χ2=9.345 5,P=0.000 1 <0.05);兩組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的神經傳導速度略高。用藥后,研究組出現1例嗜睡、1例頭暈,7 d后自愈,對照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 臨床對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可擴大治療優勢,有效減輕患者疼痛,同時還可修復神經,且未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 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α-硫辛酸;普瑞巴林
[中圖分類號] R587.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4(a)-01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α-lipoic acid + pregabal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outpatient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n=31) was treated with α-lipoic acid + pregabalin, and the control group (n=31) was treated with α-lipoic acid. The efficacy, pain level,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ensory nerve, motor nerve), and drug sid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the study group (87.1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7.74%)(χ2=10.720 2, P=0.001 1 <0.05); the degree of pain in the study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2.05±0.46)points and (3.47±0.71)point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χ2=9.3455, P=0.000 1,P<0.05). The difference of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After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showed 1 case of lethargy, 1 case of dizziness, and self-healing after 7 days.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α-lipoic acid and pregabal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 can expand the therapeutic advantage,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also repair nerves without serious side effects and safety. It is an ideal treatment plan.
[Key words] Diabetic 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 α-lipoic acid; Pregabalin
糖尿病已成為目前全球嚴重損害人體健康的慢性終身性代謝疾病之一,主要是以血糖代謝異常為典型特征[1]。而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作為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因受到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影響所致,具有較為復雜的病理機制,常表現為程度不一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增加了臨床治療難度[2]。迄今臨床上的治療方案較多,所呈現的療效也存在一定差異性。有研究指出,α-硫辛酸與普瑞巴林合用可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鑒于此,在該次研究中,評價及試析臨床對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該院收治的31例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的臨床現實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該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按照門診收治順序分為兩組。研究組(n=31)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7;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4.03±7.68)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6.92±4.05)年;對照組(n=31)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4.29±7.71)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7.02±4.24)年。兩組的基線資料通過統計學計算結果得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作對比討論與分析。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先行給予降糖、飲食控制、胰島素等常規治療,將血糖控制在達標范圍內。對照組(n=31)應用α-硫辛酸治療,即給予患者α-硫辛酸(批準文號:X20000466)600 mg混入0.9%250 mL氯化鈉內,靜注給藥,1次/d,持續治療14 d。研究組(n=31)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①α-硫辛酸:本品的用藥劑量、給藥方式、治療周期均與對照組患者相同;②普瑞巴林:即給予患者口服普瑞巴林(注冊證號:國藥準字J20100102)50 mg,3次/d,待持續服用7 d后,增加劑量到100 mg,3次/d,持續治療21 d。在治療過程中,同步治療糖尿病、慢性疾病,合理降血壓、血脂,但不得給予其他鎮痛藥物、末梢血管擴張藥物等。
1.3? 觀察指標
評價并同步記錄兩組的①療效;②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自評量表(VAS),0~10分,量尺頭端為0分,另一端則為10分,分值越高則提示疼痛程度越高;③神經傳導速度(感覺神經、運動神經);④藥物不良反應,包括嗜睡、頭暈等。
1.4? 統計方法
將該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分別采用t檢驗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療效
研究組的療效高于對照組,檢驗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的疼痛程度
兩組在治療前的疼痛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在治療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的神經傳導速度
兩組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的藥物不良反應
用藥后,研究組出現1例嗜睡,占比3.23%、1例頭暈,占比3.23%,7 d后自愈,對照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當前尚未確立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機制,但多數認為可能與離子通道活性、神經異位放電、交感神經可塑性變化、神經生長因子合成變化等因素存在一定關聯性[3]。還有研究指出,該疾病的發生與年齡、病程、血糖控制程度等因素有關。該疾病可表現為感覺異常、四肢麻木疼痛等臨床癥狀,大多數患者還常伴有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等癥狀,降低了生活質量[4]。修復神經、控制血糖、對癥質量等方式為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關鍵。
α-硫辛酸屬于抗氧化劑的一種,具備水溶性及脂溶性,且具有持久長效的優勢,可促進葡萄糖吸收性,維持血糖水平的平衡,從而減少其他降糖藥、胰島素的劑量[5]。同時,該品還可作為末梢神經病變的輔助治療,從而起到人體神經組織保護作用。國外學者曾表明,α-硫辛酸用于臨床治療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可有效改善癥狀,消除炎癥因子[6]。另外,由于該品具有水溶性及脂溶性,且抗氧化能力較強,可提高臟器吸收性。普瑞巴林是一種抗癲癇藥物,可發揮抗癲癇、抗焦慮活性以及鎮痛的藥物作用,其分子結構、藥物作用與加巴噴丁類似,但該品的活性更高[7]。經口服進入人體后,可在7 d內起效,1 h作用達峰值,半衰期較長,生物利用度高[8]。該品與α2-σ亞基的親和力較高,可有效與α2-σ蛋白亞單位結合[9]。總之,上述兩種藥物合用,可實現協同增效的作用。
該研究表明,研究組的療效高于對照組,提示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可在最大程度上緩解或解除四肢麻木、神經痛等臨床癥狀,從而進一步提升療效;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的疼痛程度明顯下降,提示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可有效減輕肢體神經疼痛感,降低了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的不適感;兩組的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差異不明顯,但研究組的神經傳導速度略高,提示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從而有助于盡快修復神經。用藥后,研究組出現1例嗜睡、1例頭暈,7 d后自愈,對照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提示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不會引發嚴重不良反應,不會對患者機體產生損害。高桂麗[10]對72例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應用普瑞巴林聯合硫辛酸治療,結果得出聯合治療的疼痛程度評分(3.1±0.6)分低于單用藥(4.1±0.7)分,且其腓總神經、正中神經的改善程度更大,療效更高,提示對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應用普瑞巴林聯合硫辛酸治療,可提升整體療效,舒緩疼痛,且用藥后未增加嚴重不良反應。這與該次研究結論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臨床對糖尿病痛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應用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聯合治療,可擴大治療優勢,有效減輕患者疼痛,同時還可修復神經,且未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黃家慶, 林昱, 徐衡.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聯合應用α-硫辛酸、甲鈷胺及普瑞巴林治療的療效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37(11):1445-1447.
[2]? 劉憲紅, 靳妍霞, 牛金葆. 高壓氧聯合普瑞巴林治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6, 37(11):1246-1249.
[3]? 褚莉茗. α-硫辛酸聯合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分析[J]. 中國綜合臨床, 2016, 32(1):57-60.
[4]? 王彥平.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普瑞巴林治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8):1104-1107.
[5]? 林國友, 劉路華, 邱凱鋒.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普瑞巴林治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 2016, 28(10):135-136.
[6]? 馮信枝, 梁中坤, 李裕興.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普瑞巴林治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J].北方藥學, 2016, 13(10):66-67.
[7]? 趙慧娟, 趙令君, 孫海峰. 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 37(6):1359-1360.
[8]? 廖誠紅, 許小強, 羅滿芳.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普瑞巴林治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6, 11(10):16-18.
[9]? 謝勤, 華東平, 余嬋娟. 益氣活血方聯合α-硫辛酸治療2型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 2016, 32(10):25-27.
[10]? 高桂麗. 普瑞巴林聯合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觀察[J].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8):1417-1418.
(收稿日期:2019-01-06)
[作者簡介] 李宜臻(1992-),女,四川成都人,本科,住院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