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麗麗,馮毅,劉文生,王毅軍,任超逸,駱昱煜(.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天津市肝膽疾病研究所/天津市人工細胞重點實驗室/衛生部人工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 30070;2.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北京大學濱海醫院,天津 300450)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及慢病患者群體年輕化趨勢嚴峻,慢病患者增多導致的多病共存、多藥聯用的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熱點[1]。當患者服藥后出現藥品不良反應(ADR)時,分析ADR與所服藥物的關聯性對于患者合理用藥顯得尤為重要。現今用于評估藥物與ADR關聯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Naranjo評估量表由事先設置既定分值的與ADR相關的10個指標構成,用于評價和確定藥物與ADR之間的關聯性及緊密程度,應用廣泛,并被國際廣泛認可[2]。但有文獻對于Naranjo評估量表用于評價藥物肝毒性因果關系提出質疑,認為Roussel Uclaf因果關系評價法(簡稱RUCAM法)對評價藥物肝毒性因果關系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重復性[3]。RUCAM法是目前國際評價藥物肝毒性因果關系的公認方法,從服藥至發病時間、病程、危險因子、伴隨用藥、其他肝損傷原因、藥物既往肝損傷報告及再用藥反應7個方面評價藥物肝毒性因果關系,是目前診斷藥物性肝損傷的權威工具。我國聯合利用上述2種量表實施藥物治療管理(MTM)的案例較少。
本文介紹了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收治的1例服用坎地沙坦后出現白細胞(WBC)及血小板(PLT)減少、肝臟生化學檢查異常等ADR的慢病(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MTM藥師應用Naranjo評估量表法聯合RUCAM法對藥物與ADR的關聯性進行分析,同時對患者進行用藥重整及指導,以期解決患者用藥問題,提高用藥安全性。
患者,女,73歲,既往高血壓、冠心病病史20年,無吸煙飲酒史,血壓最高205/90 mmHg,2010年5月3日-2017年4月13日不規律自服降壓避風片(每次4片,bid)和牛黃降壓片(3片/d),但血壓控制不佳。該患者于2017年4月14日在外院住院治療,入院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3級、高脂血癥、左腎上腺結節、右側卵巢囊腫、膽結石,醫師開具用藥方案為坎地沙坦西酯片(4 mg/d),患者服藥后血壓控制在100/60 mmHg左右,于2017年4月17日出院,出院時醫師調整用藥方案為坎地沙坦西酯片(2 mg/d)。患者出院后繼續按上述用藥方案治療至2017年11月14日,2017年11月15日回該院復查血常規、肝功能正常,血壓150/80 mmHg,醫師根據患者檢查結果再次調整坎地沙坦用藥劑量,改為4 mg/d,調整方案6個月后患者尿液顏色發黃,于2018年5月14日于社區醫院復查血常規,發現WBC、PLT減少,肝功能檢查提示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升高,社區醫院建議患者轉診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治療。2018年5月15日,患者來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就診,查肝臟超聲、腹部CT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提示紅細胞4.44×1012L-1、血紅蛋白131 g/L、C反應蛋白<8 μg/mL、降鈣素原<0.5 ng/mL,肝病自身抗體及病毒陰性,均正常,醫師排除可能引起此異常的其他疾病,懷疑是藥源性異常,轉診患者至用藥咨詢門診。用藥咨詢門診MTM藥師詳細詢問患者病史、用藥情況及相關檢驗、檢查資料,并進行整理,采用Naranjo評估量表法和RUCAM法對藥物與ADR關聯性進行評價,并進行用藥重整。該患者近期既往用藥史見表1(包含患者所有規律服用的藥物,如處方藥、非處方藥、中草藥和其他的膳食補充劑),來我院就診時的異常檢驗結果及復查結果見表2。

表1 既往用藥史Tab 1 Previous medication record

表2 患者的異常檢驗結果及復查結果Tab 2 Abnormal test results of patients and their recheck results
2.1.1 患者自述情況 患者自述曾在2013年因“肺炎”于外院輸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藥物性肝損傷,ALT、AST均高于120 U/L。根據藥物性肝損傷流行病學資料[4]顯示,藥物性肝損傷危險因素包括宿主遺傳學及非遺傳學因素,藥師懷疑該患者可能存在藥物性肝損傷宿主遺傳學易感性。
2.1.2 Naranjo評估量表 該患者2018年5月14日檢驗結果異常時所服藥物包含:坎地沙坦西酯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片。散結丸于2018年4月28日停藥,根據RUCAM評估量表提示肝毒性發生在停藥后超過15 d即不具有相關性,由此排除散結丸的影響。按Naranjo評估量表對該患者進行評分。
根據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1:該ADR先前是否有結論性報告?藥師查閱坎地沙坦西酯片說明書發現,有0.1%~5%的患者服用坎地沙坦西酯片后有可能出現WBC、PLT減少;另有研究[5]提示,服用坎地沙坦期間需要隨訪監測血常規,如果WBC過低則應停藥,停藥后WBC可逐漸恢復正常。同時,有多篇研究[6-9]報道,坎地沙坦可引起患者肝臟生化學檢查異常及藥物性肝損傷。而單硝酸異山梨酯片說明書及文獻均沒有查到此種報道。因此,藥師初步懷疑坎地沙坦與該ADR存在關聯可能性。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2:該ADR是否是在使用可疑藥物后發生的?患者既往用藥史顯示,先按2 mg/d劑量服用坎地沙坦西酯片半年后,調整劑量為4 mg/d再服用了半年,隨后出現尿液顏色發黃,血常規WBC、PLT降低,肝功能ALT、AST、總膽紅素(TBIL)、結合膽紅素(DBIL)升高,時間上坎地沙坦與該ADR存在合理的先后順序關系。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3:該ADR是否在停藥或應用拮抗劑后得到緩解?目前未知,可在患者停用坎地沙坦西酯片后再次評價。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4:該ADR是否在再次使用可疑藥物后重復出現?患者無再次使用坎地沙坦西酯片,因此使用可疑藥物后該ADR是否會重復出現目前未知。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5:是否存在其他原因能單獨引起該ADR?患者其他檢驗、檢查結果均正常,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6:該ADR是否在應用安慰劑后重復出現?患者未使用安慰劑,因此目前未知。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7:藥物在血液或其他體液中是否達到毒性濃度?因客觀條件未進行坎地沙坦的血藥濃度檢測,無法得知相關情況。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8:該ADR是否隨劑量增加而加重,或隨劑量減少而緩解?患者增加坎地沙坦西酯片用藥劑量半年后出現該ADR,提示該ADR有可能與坎地沙坦劑量增加及用藥時間較長有關,與文獻[10] 相符:坎地沙坦增加劑量延長療程可能增加ADR發生率,同時隨劑量增加而加重。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9:患者是否曾暴露于同種或同類藥物并出現過類似反應?患者曾經未使用過坎地沙坦或同類藥物,所以也未出現過類似反應。
就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10:是否存在任何客觀證據證實該反應?患者尿液顏色發黃,WBC、PLT、ALT、AST、TBIL、DBIL檢驗結果均異常,這都是證實此ADR的客觀證據。
根據上述結果,該患者Naranjo評估量表總分值為7分,根據評分標準:總分值≥9分,該藥物與ADR關聯性為肯定,即具有客觀證據及定量檢測數據證實;總分值5~8分,為很可能有關,即具有客觀證據或定量檢測結果支持;總分值1~4分,為可能有關,即說明既不能被充分證實,又不能被完全否定;總分值≤0,為可疑,即說明偶然的或基本無關聯,提示坎地沙坦與該ADR關聯性為“很可能有關”。Naranjo評估量表得分情況見表3。

表3 Naranjo評估量表得分情況Tab 3 Naranjo’s assessment scale
2.1.3 RUCAM法 鑒于文獻對Naranjo評估量表用于評價肝毒性因果關系的質疑,藥師再按照RUCAM法對該患者的肝臟生化學檢查異常進行評估。RUCAM法包含肝細胞損傷型和膽汁淤積型肝損傷2種類型的評價分析,首先需要計算R值確定患者的肝損傷類型。患者于用藥咨詢門診就診時ALT 70 U/L[ALT的正常值上限(ULN)為40 U/L] 、堿性磷酸酶(ALP)122 U/L(ALP的ULN為135 U/L),根據R值=(ALT實測值/ALT的ULN)/(ALP實測值/ALP的ULN)計算該患者R值為1.2,判斷該患者肝損傷類型為膽汁淤積型肝損傷(R值≤2)。然后根據RUCAM法中膽汁淤積型肝損傷指標對該患者進行分析。
就RUCAM法中指標1:服藥至發病時間。患者初次服用坎地沙坦西酯片至出現該ADR的時間間隔1年多,>90天,提示坎地沙坦與該ADR因果關系很可疑。
就RUCAM法中指標2:病程。病程評價與患者停藥后TBIL峰值與其ULN之間的差值變化有關,目前未知患者停藥后TBIL峰值與其ULN之間的差值變化,可在患者停藥后再次評價。
就RUCAM法中指標3:危險因子。患者年齡>55歲,提示具有引起肝損傷的危險因子。
就RUCAM法中指標4:伴隨用藥。患者同時存在伴隨用藥單硝酸異山梨酯,其使用時間與發病時間相符合。
就RUCAM法中指標5:其他肝損傷原因。患者其他檢驗、檢查結果均正常,可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損傷。
就RUCAM法中指標6:藥物既往肝損傷的報告。坎地沙坦西酯片說明書中有肝毒性報告。
就RUCAM法中指標7:再用藥反應。患者無再次使用坎地沙坦西酯片,因此此項無法判斷。
根據上述結果,該患者RUCAM法總分為5分,根據評分標準:慢代謝型藥除外,總分>8,非常可能;總分6~8,很可能;總分3~5,可能;總分1~2,不像;總分≤0,無關,提示坎地沙坦與肝毒性關聯性為“可能”,此評估結果與Naranjo評估量表法結果存在一致性。該患者RUCAM法得分情況見圖1(www.hepatox.org/rucam)。
2.1.4 小結 藥師將坎地沙坦與該ADR之間的關聯性分析結果告知醫師,并建議停用坎地沙坦西酯片,醫師采納建議。2018年6月8日,患者停藥22天后尿液顏色發黃的癥狀好轉,復查檢驗結果顯示,WBC、PLT仍減少,ALT、AST、TBIL、DBIL仍輕度升高,但較之前均有所改善;2018年6月22日,停藥38天后患者尿液顏色、血常規及肝功能生化指標均恢復正常,說明該ADR在患者使用坎地沙坦后發生,停藥后緩解消失,藥師再次采用Naranjo評估量表法和RUCAM法對患者進行評分。其中根據Naranjo評估量表指標3,由于ADR在患者停藥后得到緩解,所以評分+1,Naranjo評估量表總分值改為8分,提示坎地沙坦與該ADR的關聯性為“很可能有關”;根據RUCAM法指標2,患者停藥后TBIL峰值與其ULN之間的差值180天內下降52.6%,所以評分+2分,RUCAM法總分改為7分,提示坎地沙坦與該ADR的關聯性為“很可能”。Naranjo評估量表法評估結果與RUCAM法評估結果一致。
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癥研究所的常見不良反應事件評價標準4.0版[11],該患者藥物不良事件僅為1級,及時停藥,改變降壓方案,無需對癥治療。因此,藥師與醫師溝通后停用坎地沙坦。
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病史,2018年5月15日在我院查總膽固醇(TC)6.4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4.07 mmol/L,血壓130/80 mmHg。由于冠心病患者需要一級、二級預防用藥[12],如無用藥禁忌,均應長期口服阿司匹林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改用氯吡格雷替代治療,患者自述服用阿司匹林兩段時間均因牙齦出血停藥,根據Naranjo評估量表對阿司匹林與該ADR關聯性進行分析,總分值為9分,提示阿司匹林與該ADR關聯性為“肯定”。因此,藥師建議患者口服氯吡格雷75 mg/d。如無禁忌證,β受體阻滯藥應作為穩定型心絞痛的初始治療藥物,考慮到ADR及患者依從性,老年患者更宜選用選擇性β1受體阻滯藥緩釋制劑。因此,藥師建議患者早晨用至少半杯液體送服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23.75 mg/d。鈣通道阻滯藥(CCB)與β1受體阻滯藥聯用可協同抗心絞痛及抗動脈粥樣硬化,且降壓作用不受高鹽飲食影響,尤其適合習慣高鹽飲食患者,更符合我國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且長效CCB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因此,藥師推薦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治療,血壓控制目標為<130/80 mmHg。他汀類藥物有降脂、延緩斑塊進展、穩定斑塊等作用,高脂血癥和冠心病患者均應接受他汀類藥物的治療,LDL-C目標值<1.8 mmol/L。該患者曾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療,自述因效果不佳停藥,藥師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建議患者繼續服用,劑量改為20 mg/d,用藥4周后復查,根據復查結果再調整用藥。
通過藥師與患者充分溝通,上述用藥方案得到患者的認可,藥師與患者的主治醫師反饋后,上述用藥建議被采納,但鑒于其他藥物對血常規及肝功能指標的影響,建議患者根據檢驗結果逐步加藥。2018年6月8日,患者復查結果顯示血常規和肝功能指標均好轉,醫師調整用藥方案,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2018年6月22日,患者再次復查,結果顯示血常規和肝功能指標均已恢復正常,醫師調整用藥方案,加服其他幾種藥物,具體用藥記錄見表4。
鑒于患者的疾病及用藥情況,藥師與患者充分溝通,飲食建議:低鹽低脂清淡飲食,運動建議:行走或者慢跑,1周3~7天,最佳運動時間為每天30~60分鐘,控制體質量、血脂、血壓,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患者按藥物重整的用藥方案治療1個月和6個月后,檢驗指標結果均正常,血壓控制在120/80 mmHg左右,心率60次/分,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

圖1RUCAM法得分表Fig 1 Table of RUCAM score

表4 用藥重整后的用藥記錄Tab 4 Medication record after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坎地沙坦致血管神經性水腫等ADR較為常見[13-17],致WBC及PLT減少、肝臟生化學檢查異常的案例較少,但仍需重視。Naranjo評估量表法和RUCAM法在評價藥物與ADR及肝毒性關聯性上簡單可行,Naranjo評估量表法用于評價藥物與不含肝臟生化學檢查異常的ADR關聯性上被廣泛認可,RUCAM法在評價藥物與肝毒性關聯性上具有權威性,在此案例中,二者在評價藥物與肝毒性關聯性上具有一致性,但仍需要大量實例及數據確定二者的一致性。為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在評價含肝臟生化學檢查異常的ADR關聯性時建議聯合Naranjo評估量表法和RUCAM法進行分析,但在患者就診時往往缺乏停藥后的項目評價,可能會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可在停藥一段時間后再次評價以提高準確性。
綜上所述,Naranjo評估量表法聯合RUCAM法用于MTM可及時確定藥物與含肝臟生化學檢查異常的ADR的關聯性,幫助患者調整用藥,提高用藥安全性。
(收稿日期:2019-02-02 修回日期: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