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杰



4月9日,春雨淅瀝、花開繽紛,在這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的大好時節,匯聚了畫報媒體近30名記者的采風團隊,在青島汽車產業新城集結,共同出席“全國畫報媒體看青島——走進青島汽車產業新城”采風活動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在青島汽車城公園頗具工業設計感的“車時代”雕塑前舉行。青島汽車產業新城管委會主任江黎明,青島日報社黨委委員、青島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李信陽,中國畫報協會副會長李石文先后講話,《青島畫報》副總編輯張巖宣讀了中國畫報協會會長對本次采風活動的賀信。啟動儀式由《青島畫報》總編輯王基德主持。
青島汽車產業新城:打造產城一體、科技生態、宜居宜業新城
青島汽車產業新城位于即墨城區北部,煙青一級路兩側,總規劃面積93平方公里,是即墨市加快實施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戰略,整合優勢資源打造的現代制造產業新城,也是青島市發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唯一專業功能區,重點發展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截至目前,新城落戶企業400余家,重點企業130余家。2018年實現總產值約60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25億元,內資到賬80億元,外資到賬9000萬美元,完成財政收入6.9億元。初步構建起以三大整車(一汽大眾、一汽解放、解放新能源)、四大專用車(海隆、海譽、青特、九合重工)為支撐,集成電路產業為引領的產業布局,努力為實現“雙千億”園區的目標奠定基礎、明確方向。
高起點規劃,以規劃引領建設和發展
按照“產城一體、組團發展”的理念,聘請德國AS&P公司對汽車產業新城概念性總體規劃和核心區城市設計進行了優化提升,規劃結構為“一心、三軸、六區”。“一心”即新城核心,集商務辦公、居住、商業及城市公共服務為一體的城市服務中心; “三軸”即沿204國道的產業發展軸、沿龍泉河的生態發展軸和從青龍高速門戶至新城中心的文化發展軸; “六區”即新城綜合功能區、汽車制造區、半導體產業區、高新技術產業區、綜合配套區、創智產業區。目標是打造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環渤海汽車產業核心基地和綜合性生態科技新城。
高標準配套,全面提升產業承載力
近年來,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基礎建設累計投資100億元,93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實現“十通一平”。遵循“產城一體、融合發展”的理念,高標準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奮力打造產城一體發展的主戰場。目前已建成llOkv變電站3座、永泰源熱電廠1座、自來水加壓站1座,計劃新建燃氣儲配站、消防站各一座;馨城家園、消防站項目正有條不紊推進,其中馨城家園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60%,預計2019年內交付驗收;青島大學即墨實驗學校小學部于2018年9月首迎新生入學,初中部已完成選址;汽車公園一期完工并開放,休閑公園、運動公園、濕地公園等公園二期項目,主要進行河道清淤、沿岸硬化、綠化、景觀橋、體育場等工程建設,目前已全部完工并組織驗收,形成以汽車文化展覽、體驗、休閑為核心的濱水特色景觀;玉石頭安置區、北安安置區、汽車城青年公寓項目總占地50萬平方米,均已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玉石頭、楊家演泉等7個村的村民已經搬進新居,青年公寓入駐3000人,周邊商業街商戶陸續入駐;上瞳、和尚莊、張家小莊安置區已開工建設;解放人才公寓、大眾人才公寓一期均已主體封頂.青島大學科教產業園、汽車城醫院、商超、汽車品牌文化中心等配套正在有序推進;規劃27條道路及附屬工程建設,總長約52公里,占地約2.4平方公里,主要建設道路及雨污水、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弱電、綠化、亮化等配套工程,目前已完成24條道路施工。
可以說,以“汽車產業”為主題,這片新城正在實踐著汽車制造業和汽車服務業、汽車經濟和汽車文化、汽車城區等元素的有機融合,全力構筑產城一體、科技生態、宜居宜業的新圖景。
高端項目帶動,集群效應加快形成
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已引進包括一汽大眾(青島)華東生產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車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項目在內的汽車類項目130余個,涉及總投資750億元,產品涵蓋乘用車、商用車、改裝車、底盤系統及多類汽車零部件,建立起比較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一汽大眾(青島)華東生產基地作為即墨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產業層次最高、帶動作用最強的現代產業項目,主要建設主機廠、零部件園區、整車物流園區、零部件物流園區四大園區,其中主機廠規劃年產能60萬輛,分兩期建設并預留三期發展用地,一期投資144億元,年產能30萬輛整車,目前主要生產全新一代寶來轎車。項目于2015年7月開工建設,2017年8月7日第一輛整車成功下線,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2018年3月實現全面投產,5月28日全新一代寶來首發亮相。2018年實現產能10萬輛,產值約150億元。目前日產整車1100臺。全新寶來電動款即將投產,預計上半年可以上市。另有一款SUV和奧迪A3將在2020年投入生產。整個華東生產基地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千億元以上,將帶動即墨正式進入汽車工業時代。
百年青島 千年即墨
采風團隨后來到了承載1000多年歷史文化的即墨古城。即墨秦代置縣,隋遷今址建城。古城按照“一城、兩街、十景、十三坊”整體布局,青磚黛瓦,古樸大氣。古城內,既有儒家傳統文化承載地即墨文廟,也有記載明清以來功德顯著的人和事的牌坊街,還有學宮、縣衙、鴨綠池戲臺等公共建筑。而大歐鳥籠、黃氏烙畫、即墨榼子、柳腔、秧歌、舞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都一一呈現在人們面前。
在即墨區田橫鎮豐城海濱的丁子灣內岸,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朝海防古城雄崖所,為中國傳統村落。如今,城內還保留有100多處明、清時期建筑。西城門門額題為“鎮威”,是明代所城的遺跡。從此門可見遠處的丁字灣跨海大橋。歲月在變化,而這里的一磚一石卻記載著這里的歷史、文化……
百年青島,有著許多的故事,博物館是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堅硬基石。近年,青島推進博物館之城的建設,通過一座座博物館,講述著這座城市的歷史,展示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與魅力。作為“品牌之都”,青島不僅有青啤、瑯琊臺酒,還有海爾、海信。
銘記戰爭,珍惜和平。在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里展示著自青島建置至主權回歸期間的武器、軍服、報刊、書籍、紀念童、明信片等藏品1800多件。再現了自青島建置至主權回歸的歷程。遺址公園內還有青島山炮臺遺址。
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成功舉辦,極大提升了青島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開啟了青島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新的征程。本次活動是青島畫報社近年來組織的第三次全國范圍畫報“朋友圈”對青島進行的大型集中采訪。
2019年適逢新中國70華誕,青島在“后峰會時代”的新作為,著眼打造山東經濟發展龍頭的決心,讓世人矚目,這次采風活動恰逢其時,是一次集中展示青島新時代氣息的視角獨特的城市大采風。幾天來,大家紛紛表示,青島很美,城市文化底蘊深厚,經濟發展潛力很大,景色宜人讓人流連忘返,本次采風收獲頗豐,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