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福
編者按?百合的寓意為“百年好合”,是一種在婚慶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切花品種。傳統的百合種植,要么是收獲其鱗莖藥用、食用,要么是專門用于切花觀賞。在江西省都昌縣,卻有一位“80后”,他打破父輩們傳統的種植思維籬笆,在自己家鄉貧瘠的黃土地上,種植出一片江西省最大的百合花海,專門用于游客觀賞。在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和致富的同時,自己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他奔放的青春,也隨著美麗的百合花一起燦爛綻放!他就是本期訪談的主人公——江西紅旺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馮上峰。
記者:馮總,您好!百合原產于中國,品種有很多,現在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都有分布。請您簡單介紹一下百合的特點、功效。
馮上峰: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其地下鱗莖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據醫藥典籍《本草綱目》《中國藥典》記載,百合有潤肺止咳、寧心安神、理脾健胃、補中益氣、利大小便、解無名腫毒及止血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百合鱗莖中含有的秋水仙堿、秋水仙胺等對人體細胞有絲分裂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抑制癌細胞生長及治療急性痛風等均有明顯的效果。百合不但是集食、藥于一身的綠色保健食品,還是優良的切花品種和名貴的球根觀賞植物。
記者:據我了解,全球已發現120多個百合品種。請問生產上應用比較廣泛的百合品種有哪些?
馮上峰:按照功能來分,在生產上應用比較多的百合品種可分為藥用百合、食用百合和觀賞百合三類。其中藥用百合品種主要是卷丹;食用百合品質比較好的品種主要是龍牙百合,它因鱗片具有寬、長的特征,像傳說中龍的牙齒而得名;觀賞百合品種主要有東方百合和亞洲百合,東方百合又有香水、木門、索邦、西伯利亞等品種,亞洲百合主要有矮化處理的小蜜蜂、天際等品種。我們基地栽培的主要是食用百合和觀賞百合品種。
在可食用百合品種中,龍牙百合口感最好,具有產量高、淀粉含量高、營養豐富、深加工附加值大等優點。其缺點也比較明顯:一是品種種性很容易退化,需要一定的科技支撐,生產上需用組培苗,這樣才能防止種性退化并獲得優質高產;二是其抗病蟲害能力相比藥用百合稍差,生產上病蟲害發生比較多,需做好統防統治工作;三是花期較短,只有1周左右。
東方百合和亞洲百合的共同特點是種球生長速度快,生育期短,從出芽到開花只要90~100天。亞洲百合還有以下特點:一是抗病性強,栽植成活率高;二是花期長,一般可開花27~30天;三是株型矮化,特別適合盆栽,運輸方便;四是可以通過冷藏處理來人為調整花期;五是無香味,無過敏源。東方百合的特點則是香味濃郁,特別適合用于切花種植。
記者:百合對種植對環境有什么要求?
馮上峰:百合苗期喜弱光照;營養生長期喜強光照,要求地溫穩定在16℃以上;鱗莖膨大期,則溫度要求更高。百合喜干燥,生長期忌澇漬。特別是鱗莖成熟時,一定要注意清溝排漬,以防鱗莖腐爛。百合最適宜種植于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呈微酸性(pH值5.5~6.8)的土壤中。
記者:栽培百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馮上峰:栽培百合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百合怕積水,栽培地塊宜選擇坡形地塊。如果在平地栽培,則要采用深溝高壟栽培。(2)栽培地每3年要輪作1次。前作以豆類、禾谷類為好,忌與甘薯、馬鈴薯、甜菜、煙草、蔥蒜類、貝母等輪作。(3)肥料最好施用腐熟的農家肥。(4)盡量不用除草劑除草,最好采取覆蓋、人工除草等方式除草。(5)栽培食用百合,為了保證產量,一般需進行摘花處理。栽培食用百合(如龍牙百合),每年的8—11月都可以栽種;栽培觀賞百合,利用大棚則可一年四季栽植。百合病蟲害的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治為輔”的方針,實行綜合防治。堅持合理輪作,健身栽培,以提高百合自身的抗病耐蟲性。
記者:據我了解,大多數“80后”都喜歡去大城市闖蕩。您怎么想到回家鄉發展百合種植呢?
馮上峰:20世紀90年代末,我們都昌縣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下,曾經發展百合種植3000多畝。當時我父親馮湊旺也投資幾十萬元,種植了百合30多畝,但由于當時的供種單位將藥用百合種苗冒充食用百合種苗銷售給我們,導致種植戶虧損厲害。后來都昌縣大多數百合種植戶都退出了這個產業,但我父親堅持了下來。
我從小受父親熏陶,對百合種植也很感興趣。2002年,我中專畢業后南下去了廣東省深圳市,先是打了幾年工,后來也進行過一些投資。我勤奮工作,不斷積累資金,雖然身在外地,心卻始終牽掛家鄉。沿海城市的工作經歷,開闊了我的視野。隨著國家對“三農”的重視,對“三農”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我不但非常認可百合這個特色種植產業,更看好百合的一二三產業(“一”是指百合種植,“二”是指百合加工,“三”是指旅游)融合發展的前景,結合國家當前的鄉村振興、產業扶貧政策,我認為百合這個產業是大有可為的。
都昌縣的農業旅游目前還比較落后。我就想,百合原本就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是不是還可以大力挖掘百合的旅游觀賞價值呢?2016年,我回到家鄉,接過了父親種植百合的接力棒。現在事實也證明,種植百合的旅游觀賞收益遠遠大于出售百合鱗莖的收益。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鄱湖百合園和你們公司的情況,好嗎?
馮上峰:鄱湖百合園坐落于江西省都昌縣鄱陽湖邊的南峰古鎮,是一家集生態農業生產、百合三產融合、鄉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主要從事百合的種植、加工和銷售。園區總用地規劃面積約960畝,現有觀賞種植面積400畝,其中百合種植面積為240畝。此外,還種植有玫瑰、向日葵、馬鞭草、黃梔子等特色花卉10多個品種,通過花卉生產、花海觀光,打造了一個以愛情花海為主題的綜合性鄉村生態旅游觀光點。
江西紅旺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和其生產的產品先后獲得“江西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江西省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等多項榮譽,基地項目還進入江西省發改委《2018年基建現代農業示范專項投資項目名單》。公司吸納了百余名農民就近務工就業,我個人也成為他們脫貧致富路上的領路人。
記者:據我所知,您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就把公司旗下的都昌鄱湖百合園打造得有聲有色,得到了當地老百姓和地方領導的一致好評。請問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馮上峰:我們前期主要做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堅持綠色、生態種植百合,施肥盡量施用腐熟的農家肥,少用化肥,不噴除草劑,從源頭上把好了食品的安全關。(2)堅持打造自己的品牌。為此,我們相繼注冊了“鄱湖南峰”“紅旺”等商標,并被評為“九江市知名商標”。(3)現在農村很難留住年輕人,人力資源短缺,基地經營旺季用工主要聘請附近的剩余勞動力。我們結合國家的產業扶貧政策,采用合作社的方式,吸引農戶以土地入股;與基地旁邊的石橋、白水、暖湖三個村的貧困戶簽訂協議,基地用工優先雇傭他們,讓他們在家門口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同時還為他們提供“包種苗、包技術、包收購、包出售”的“致富四包”服務,讓他們可以在閑置土地上種植百合,幫助他們增收致富。(4)全方位開拓銷售渠道。一是大力發展觀光旅游,在獲取門票收入的同時,游客還會購買我們的百合盆栽、百合粉及豆參等本地土特產;二是我們在拼多多、淘寶、京東等互聯網平臺上都有代理商,如我們在拼多多上就經常開團;三是加工百合干片,供應廣東等沿海市場。
記者:你們在鄉村旅游觀光、產品營銷上做得很成功。現在你們每年策劃的“鄱湖百合文化旅游節”在周邊的九江市、景德鎮市和業內已經有了不錯的影響力。請問你們是如何做活動策劃的呢?
馮上峰:2017年、2018年我們先后策劃舉辦了兩屆“鄱湖百合文化旅游節”,通過邀請攝影愛好者前來攝影和各種媒體的宣傳,每屆文化節的游客人數都超過了1萬人。文化節通過百合品種展示(賞花)、攝影大賽、花田搭臺請樂隊表演、百合特色餐飲、小動物喂養、柴火灶體驗、豆參現場制作觀摩和品嘗等項目,讓游客在大飽眼福、口福的同時,體驗擁抱大自然的樂趣。
記者: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您還有哪些規劃呢?
馮上峰:(1)在將百合產業做好做實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百合種植面積。我們都昌縣南峰鎮目前有百合種植面積300多畝,我們計劃2019年新增百合育苗面積150余畝,計劃到2020年,百合種植(包括育苗)面積達1000畝。在未來3~5年,將百合打造成都昌縣農旅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2)合理規劃種植種類,推進互補性、差異性、觀賞性種植品種發展。通過與江西省農業科學院、九江市農業科學院在百合組培技術方面及實驗基地的深度合作,以科研為核心,推廣應用百合種植新品種、新技術。(3)與本地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整合我們當地的文化、旅游、農業產業資源,如我們都昌縣的地理標志產品豆參和古建筑群落等,結合當前旅游市場情況,以產業為根本,抓住中小學游學這個巨大的市場商機,開拓新市場,形成農、旅、文綜合發展的示范樣本。目前我們已經注冊了都昌縣首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充分利用百合“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開發周邊都市影樓的婚紗攝影市場,以期將我們鄱湖百合園打造成為他們的婚紗攝影基地,進一步擴大鄱湖百合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5)在目前已有的百合盆栽、百合切花、百合粉等產品的基礎上,繼續開發百合汁、百合酒等深加工產品。(6)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在烏沙村建立百合育種基地,利用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村烏沙村參與到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幫助他們打贏脫貧攻堅戰。在貧困村石橋、暖湖、白水利用“公司+農戶”模式及“致富四包”工程,帶動貧困戶參與到百合產業發展中來,幫扶貧困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