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利
摘? 要:文章首先淺談高墜事故的特征,其次從設施故障、人為失誤、管理不到位及環境因素等方面,分別探究了誘發高墜事故出現的原因,最后結合相關規范與高層建筑特征,有針對性探究了幾點預防高墜事故的措施。希望與相關人員分享經驗,共同有效遏制高墜事故的發生過程。
關鍵詞:建筑工程;高墜事故;原因分析;預防舉措
中圖分類號:TU767?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11-0138-02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all accidents, then probes into the causes of high fall acci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facility failure, human error, inadequat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finally combines the relevant nor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some measures to prevent high fall accidents. It is hoped that we can shar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relevant personnel and work together to effectively curb the occurrence of high fall acciden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high fall accident; cause analysis; preventive measures
高處作業類型與數目繁多,是建筑項目施工的典型特征,但是隨即出現的是施工安全問題,最近幾年國內建筑領域高墜事故頻頻發生,這威脅了高處施工人員生命財產的安全,使施工單位蒙受不必要的經濟財產損失,同時對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也形成一定阻力。故而,加強高墜事故預防措施的實施,具有很大現實意義。
1 高處墜落的事故特點
結合當下我國現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規范與細則等,在判斷高墜事故時,需明確事故發生位點與基礎面的間距。通常情況下約為2m。結合墜落位點的工程施工作業需求,在工程建設中,需對其缺陷進行全面、深度性剖析。不同職業在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危險程度不一的事端,而在建筑職業發展的過程中,不良事件特別是高墜事故發生的風險較高,本文如下對其主要特征做出分析、歸納:建筑工程施工作業中,需考慮工程場地、技術水平、設備設施性能、氣候及土質條件等多種因素,力爭實現對弊端的整體性分析。在建筑修建過程中,可能存在嚴重程度不一的不良事端,施工人員發生危險事故的風險較高。有關報道顯示[1],高處墜落事件在工程不良事件樣本總量中高于20.0%。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對施工人員形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高處墜落事故通常被劃分為洞口掉落、懸空掉落及梯口掉落等,在現實工程施工作業中,采用有效方法措施進行維護處理,對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具有很大現實意義。
2 高處墜落的原因
(1)設施故障。高處作業的臨邊缺乏防護措施或防護存在缺陷;欄式入貨電梯樓層出入口未進行有效防護或防護不到位;電梯井未嚴格依照相關規范,設置內、外內張網、外設門。(2)人員的失誤。具體體現在:a.出現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行為。b.人工操作行為不規范,例如在鋼網架上安裝玻璃時,誤踏網架,失足從天井處墜落。c.缺乏專注性,通常體現在施工人員對工程周邊環境缺乏全面掌握方面上。(3)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通常體現在未對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意識培訓、業務技術培養等,造成安全技術交底不到位,工程隱患未及時處理等,最終誘發高墜事故。(4)環境因素:在強風、大雨、暴雪等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工程臨邊洞口、操作平臺等安全防護設施腐蝕概率增加,人為損壞率也相應提升,工程隱患隨之出現,誘發高墜事故。
3 對策
3.1 全面貫徹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這是消除建筑工程施工期間隱患因素的最直接方法。在建筑施工期間,缺乏防護或防護設施存有漏洞,則就會造成施工設施難以滿足工程建設需求,均被視為安全隱患,進而增加了高處墜落等多種安全事故發生的風險。故而,建筑企業在參與施工作業全程中,均要全面貫徹落實現行規范與標準,最大限度消除物的安全隱患,實現對高墜事故成因的有效控制。
(1)新時期下,科技持續改進創新,建筑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應樹立與時俱進的發展觀,積極應用新興技術、工藝,推動建筑施工作業的機械化、自動化進程,降低工人勞動力的投入量,減少其施工作業強度,進而從根本上實現對高處墜落事故的有效規避。(2)在參與高處作業之前,應加強對全部防護設備設施性能的監測、驗收交底,只有在確定其符合相關規范與建筑工程施工設計要求時,方可簽字并投入至生產環境中。建筑企業在后續高處作業期間,力爭做到安全防護措施的立體化,并保證安全防護器具有定型性、工具性等屬性。(3)全面落實好“四口、五臨邊”防護舉措。即在建筑工程建設期間,所有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通道口務必安設圍欄或蓋板。溝、坑、槽與深基坑周遭、樓層周遭、樓梯端側、平臺與陽臺邊界、屋面周遭,務必安設安全防護圍擋。(4)加大對大型危險源的管控力度。針對建筑施工期間的重大危險源,一定要制定專門施工方案并經由嚴格的審批流程,工程施工前期嚴格進行檢查并落實技術交底工作;對于重大危險源,要推行全過程監控措施;在項目施工結束后,加強對重大危險源安全系統的檢測與驗收。針對整合至重大危險源的腳手架、模板排架、卸料平臺等設施,對其運行狀態一定要實時監測與控制。
3.2 嚴格執行工程施工管理體制這是減少與規避人員不安全行為產出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在建筑工程現實施工作業中,減少人員不安全行為的性質在于,通過實現對人員行為的規范,減少對高墜事故的觸發作用。在對高墜事故形成原因進行分析過程中,發現不管是物體不安全狀態還是環境因素誘發的事故,根源是人員的因素。人是各種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活動運行的主體,在高墜事故預防與故障成因規避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比擬的,也是誘發工程施工危險事故的根源。在建筑工程現實施工作業中,可從如下幾方面實現管理目標:(1)結合建筑工程建設的現實需求,有針對性的制定安全規章體制,并認真實施,嚴格依照工程合同進行施工作業,不可依照主觀意愿去減縮工程建設周期,也不能在不具備安全設施或相關標準的狀態下,違背相關規章制度進行施工作業。(2)嚴格依照建筑行業相關法律法規[2],配置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以實現對工程施工現場作業安全性的全面管理,保證管理措施的專業性、針對性;嚴格落實責任到人機制,以實現對工程施工安全的全程化管理,保證各工序安全有人管、有人抓,責任可追溯。(3)加強對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并依照相關規程嚴格落實施工作業前期的技術交底工作。針對參與高處作業的人員,在定期進行安全施工教育的基礎上,應加強對技術水平的培訓,協助其始終堅守安全施工的思想理念,并在實踐中不斷強化行為的規范性,總結有效防控危險事故的方法與經驗,并加強落實。(4)保證高處作業人員的身體條件與安全要求相匹配,工程施工前期,對其進行全面性體格檢查,針對體檢檢查結果不達標者,禁止參與高處作業;與此同時,盡量將疲勞作業、酒后登高作業事件發生率降至最低水平。(5)加強對高處作業人員的個人防護的檢查,確保其符合安全規范與相關要求。建筑企業應嚴格依照工程建設要求,為施工人員配置安全帽、安全帶與有關勞動保護用品。
3.3 積極落實檢查制度該種預防舉措的落實,能有效減少環境因素對建筑施工安全性形成的影響。現代建筑施工建設期間,具有施工作業工期長、自然環境對其形成的影響較大等特征。在高溫條件下施工,人員易中暑;而在嚴寒節氣中施工,人員易肢體凍僵,大風雨雪天氣影響人員操作行為的穩定性。與此同時,工程機械設施、臨邊洞口、操作平臺等安全防護設施在雨雪、潮濕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腐蝕事件發生的風險明顯增加。非人為損壞事件的發生,對建筑工程安全隱患的形成過程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大風、高溫、高寒,雨雪等氣候條件及夜間作業等因素,已被視為誘發高墜事故的危險因素,可采用如下舉措對以上因素加以防控:
(1)嚴禁在6級強風(VI級)或暴雨、雪、大霧及照明條件較差的夜間,進行露天高空處施工活動。而針對其他炎熱、寒冷、風、雨、霧天氣,建筑單位應加強對施工人員作息時間的調度,加強對其作業時長的控制,保證人員施工期間體力的充沛性、加強防護措施整體落實狀況的檢查,實現對施工人員人身安全性的有效維護。(2)針對冰雪天氣,在工程施工前期應及時除掉冰雪,大雨狂風過后及時檢查安全防護基礎設施、措施的損傷情況,所發現異常狀況,應及時進行修復處理,做到及時排查安全隱患,保證其整體符合安全施工標準。(3)推行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申報體制。在建筑工程施工,特別是高層建筑,建筑企業一定要嚴格編制塔吊安裝、拆卸管理規程及相關要求,凡是在工程建設中應用塔式起重機的企業,規定其一定要前去相關機構拆裝申報,加強對機械設備安裝和拆卸企業資質的審查。并要求塔吊拆卸、安裝過程,嚴格落實“七有”:有申報單、有拆卸與安裝計劃、有安全技術規范,有相關技術人員負責審核簽字,有安全技術交底,有作業人員操作證。參與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作業的兩個法人單位需制定合同,將相關設備拆裝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批,合格后方可參與工程施工作業。以上舉措的制定與嚴格實施,明顯降低了局部地區塔吊拆安過程中坍落事故的發生率,保證了作業人員生命財產的安全[3]。
3.4 推行竣工安全核驗制度“質量”始終是所有建筑企業發展的“靈魂”。為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降低高墜事故發生率,建筑企業應積極與社會資質優良的質量監督站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工程質量檢驗前期,建筑企業先對工程施工安全、文明程度等進行自檢,檢驗合格后,由質量站方進行復檢。安全檢驗的內容以開工時申報情況,構筑物每隔三層是否進行標準評定打分,安全作業材料完善性、作業期間人員傷亡事件發生情況等。竣工安全核驗制度的實施,促進建筑行業良性運營進程,建筑企業給予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同等重視,嚴格落實核驗規定,對高墜事故預防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積極作用。
4 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高墜事故的發生率較高,其對日常生產作業形成直接影響,故而建筑企業應加強對高墜事故的預防力度,結合工程特征,積極落實預防處理措施,加強對工程施工全過程的管理與監控,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驗收機制,并加強對相關人員安全意識與技術水平的培訓,以實現對各種誘發高墜事故隱患的有效消除,保證工程施工作業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袁金虎,陸彬.超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江蘇建筑,2018,13(01):81-83.
[2]宋洋.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原因及綜合預防管理措施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7(10):186-189.
[3]趙珉.高層建筑施工現場高處墜落事故的管理與控制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4,7(36):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