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倩 黃先軍



[摘 要]在上海提出 “三二一”重大發展戰略背景下,第三產業已經成為了FDI(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領域。研究FDI對第三產業的影響,將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重要參考作用。文章在對FDI影響產業結構機理分析的基礎上,對FDI與上海市第三產業產值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通過Granger檢驗得出FDI是上海市第三產業產值變動原因的結論。
[關鍵詞]FDI;上海市;第三產業;產業結構
[中圖分類號]F832.6
1 FDI影響產業結構的機理分析
中國經濟被逼入“彎道”,政府部門明確提出:化“?!睘椤皺C”,搶抓機遇,不僅要保持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還要“彎道超車”,促進經濟快速發展。FDI的流入不僅促進上海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對上海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產生一定的影響,上海市FDI的引入重點從一開始偏向制造業,逐步恢復到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并驅的上海市引資方向。文章用繪圖的方式描繪FDI影響產業結構的路徑,如圖1所示。
1.1 資本供給
利用外資可以填補地區內的資金和資源缺口,促進經濟的增長,從而使產業質量得到改善,促使產業結構優化。FDI會提高資本積累,資金的投入一定會促使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規模擴大后,同時會增加設備和人員的投入,改變企業內部的投資結構和企業總體方針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企業內部升級的步伐。
1.2 產業集群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曾提出一個著名的經濟理論——“外部經濟”,他曾闡述產業聚集的3個重要的前提:一是專業化的供應商隊伍的建立;二是勞動力市場共享;三是知識外溢。這三個前提對產業集群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地區的產業鏈并不是很完善,缺乏服務和營銷供應商,然而發達國家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憾。這些質量優良的投資通過FDI分布在各個產業和行業中,改善地區的內部投資結構,促使一些集群的形成,這必定會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1.3 技術溢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的更新進步是產業結構升級的直接動力,通過外商在本地區建廠進行投資,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的投入,會帶來技術溢出,促進本地區的技術革新。技術的高速發展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才的進入,人力資源也有所謂的聚集性,同時提高勞動力的素養和能力,逐步累積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形成豐富的人力資源。
1.4 需求關系
與一些發達國家城市相比較,上海市的需求關系并沒有完全打開,如何刺激需求,如何調動消費能力?在這樣的關鍵點上,我們則需要利用外來企業的優勢,生產高端消費品,滿足內部需求,同時也會反作用于企業,促使企業經營理念、設備、人力資源和技術不斷的更新換代,在這個過程中,會促使一些新的投資需求和供求需求的衍生。
2 基本模型和實證分析
2.1 數據的選取和說明
文章選取的樣本區間為2000—2016年,其中,X代表外商直接投資FDI,Y代表上海市第三產業生產總值TER,數據來源為《上海市統計年鑒》,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為依照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折算出的年度匯率。根據數據收集,文章將跨度區間為17年的上海市FDI和TER的數據如表1所示:
2.2 模型選擇
根據內生增長模型(AK模型),永久提高投資率的政策會使增長率不斷提高,那么,FDI帶來的技術外溢和資本的注入都會使上海市的經濟產量大幅提高?;貧w分析法是根據對因變量與一個或多個自變量的統計分析,建立因變量和自變量的關系,其中,X與Y的關系,建立如下模型:
2.3 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
2.3.1 單位根檢驗
由于文章采用的數據是時間序列數據,經濟模型中的非平穩時間序列之間常常會發生偽回歸現象,從而整個研究毫無意義,結果以失敗而告終。因此對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在進行回歸分析之前,我們要進行平穩性檢驗,文章采用的ADF單位根的方法檢驗序列的平穩性。當然,上海市第三產業產值與FDI的自然對數都不存在高階相關。將Y序列進行平穩性單位根檢驗,從檢驗結果來看,在1%、5%、10%三個顯著性水平下,單位根檢驗的Mackinnon臨界值分別為-4.057910、-3.119910、-2.701103,t檢驗統計值大于臨界值,不能拒絕原假設,表示TER(第三產業)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序列。
為了得到Y的單整階數,對一階差分序列作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非平穩序列。繼而,繼續進行二階差分,從檢驗結果來看,在1%、5%、10%三個顯著性水平下,單位根檢驗的Mackinnon臨界值分別為-4.057910、-3.119910、-2.701103,t檢驗統計值小于臨界值,從而拒絕原假設,表示Y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即Y序列是二階單整的,Y~I(2)。采用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得出FDI序列是二階單整的,即X~I(2)。
由于Y是二階單整,則生成二階差分后的新序列yy=d(y,2),在2階差分(2st different)水平下,當K=2時,r2=0.115<1/13 ,因此,可以認為是偏自相關系數。
2.3.2 協整性檢驗
根據協整的理論知識,如果兩個序列滿足單整階數相同且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則說明這兩個非平穩序列之間就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通過檢驗,發現LNTER和LNFDI都是二階單整I(2)的,滿足EG檢驗的前提。因此,文章跳過EG檢驗的第一步,直接進行第二步,用變量LNTER和LNFDI進行最小二乘回歸,通過最初建立的OLS估計回歸模型:Y=a0+a1Xt+μ。通過Eviews 6.0軟件,選擇普通最小二乘法(LS)估計,檢驗結果顯示,由于t=-6.32<-1.96,表明殘差序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原假設,接受不存在單位根的結論,因此,可以得出,X與Y是(2,2)階協整,說明了該兩變量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2.4 格蘭杰因果檢驗
總結如下:從表格可以看出,在滯后階數3階和4階的時候,X不是Y的原因,P值是小于0.05置信區間的,拒絕原假設,則X是Y的原因,即,FDI是影響上海市第三產業產值的原因,同理可得,上海市第三產業產值不是影響FDI的原因。從格蘭杰因果檢驗的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外商直接投資是促進上海市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的原因,但反之是沒有影響的。
3 結論和建議
第一,引入競爭模式,拓寬投資規模。上海市能源資源相對缺乏,不能再大規模地發展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業,這需要引導和鼓勵外商投資的轉向,需不斷拓寬外商直接投資的領域,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上海市應突破原有體制的制約,擴大第三產業的對外開放量,在保持利用外資優勢的同時,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固定模式,在教育、衛生、能源等基礎領域加大力度,擴大規模,打通各個關節。
第二,優化投資環境,提高引資質量。在此基礎上,全面優化投資環境,增大增強引資能力;逐步確立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的導向,戰略定位清晰,將高質量、高水平的外資和外企引入市內,嘗試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提高外資利用效率。
第三,發揮人才優勢,加強自身建設。上海在引入外來技術的同時,要加強自身的自主開發能力,不能單單依靠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和技術外溢效應,通常一個地區的技術研究發現離不開當地的生產狀態是離不開的,所以,緊密聯系上海市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創新,使之更好地吸收和消化,從而推進產業結構升級的目的,同時也需加快國際貿易中心的建立,與時俱進,充分吸收理解“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政策,鼓勵自主創新。
參考文獻:
[1]聶飛,劉海云.FDI、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基于動態聯立方程模型的實證檢驗[J].國際貿易問題,2015(2):72-83.
[2]張宇,蔣殿春.FDI、政府監管與中國水污染——基于產業結構與技術進步分解指標的實證檢驗[J].經濟學,2014,13(2):491-514.
[3]羅偉,葛順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位分布及其決定因素——基于水平型投資的研究[J].經濟學,2013,12(4):1443-1464.
[4]KATHURIAV,RAYP,BHANGAONKARR.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wind energy sector in India: te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tate policies using panel data[J].Energy,2015,80:190-202.
[5]GHOSHM,SYNTETOSP,WANGW. Impact of FDI restrictions on inward FDI in OECD countries[J].Global Economy Journal,2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