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成全

摘要:為探明不同殺菌劑對當歸(Angelica sinensis)根腐病菌的室內抑菌活性,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10種殺菌劑對茄病鐮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種主要當歸根腐病菌的室內毒力。結果表明,根腐病菌對不同殺菌劑的敏感性差異較大,其中惡霉靈、多菌靈和代森錳鋅對2種病原菌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關鍵詞:當歸(Angelica sinensis);根腐病;室內毒力測定
中圖分類號:S435.67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5-0054-02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ndo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against Angelica sinensis root rot, the indoor virulence of 10 fungicides against two main fungi of Angelica sinensis root rot was determined by mycelial growth rat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hese two main fungi to different fungicides was quite different. Among them, hymexazol, carbendazim and mancozeb had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s on both pathogens.
Key words: Angelica sinensis; root rot; indoor toxicity test
當歸(Angelica sinensis)是一種大宗名貴的中藥材,以根入藥,性溫,味甘苦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以及抗缺氧、抗癌、抑菌、抗動脈硬化及護膚美容等功效及作用[1]。當歸主要分布于甘肅省,另外陜西、云南、四川、湖北、寧夏、山西和貴州等省區均有栽培,中國當歸主要產于甘肅省定西市東南部,以岷縣產量多,質量好,栽培歷史最為悠久,被譽為道地藥材[2,3]。
近年來,隨著藥用植物面積的增加以及品種野生變家種,病害問題日益突出,其中根腐病是發生最為嚴重的病害之一。當歸根腐病危害當歸根系及地上莖,首先葉片失水卷曲、凋謝下垂于地面,后期葉片上半部分完全伏于地面枯死,根莖部及根部可見濕腐癥狀,最后全株枯死[4,5],是當歸生產中的一種主要病害,嚴重影響當歸產量與品質。
經過調查及病原菌分離,采用形態及分子生物學手段鑒定,并結合前人的研究結果,確定茄病鐮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種病原菌是引起該地區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6]。本試驗選用10種殺菌劑,就當歸根腐病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對其抑菌效果進行了綜合評價,旨在篩選對當歸根腐病主要致病菌抑制效果理想的殺菌劑,為篩選防治當歸根腐病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菌劑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菌株
采集當歸根腐病病株,帶回實驗室, 采用常規組織分離法分離病原菌并純化培養,經形態學及分子生物學測序鑒定后使用。菌株一般保存于PDA斜面上,置于4 ℃冰箱中備用,使用前進行活化。
1.2? 供試殺菌劑
30%惡霉靈水劑,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50%錳鋅·氟嗎啉可濕性粉劑,中化農化有限公司;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美國陶氏益農化工有限公司; 50%氟嗎·乙鋁可濕性粉劑,中化農化有限公司;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 g/L咯菌腈懸浮劑,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70%烯酰·雙脲氰水分散粒劑,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1.3? 室內毒力測定
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7]測定10種殺菌劑對根腐病菌的毒力。用無菌水將供試殺菌劑稀釋成各梯度濃度,然后用此稀釋液配制含殺菌劑PDA平板。取培養6 d的病原菌菌落,用打孔器打取直徑為6 mm的菌餅,將此菌餅移植于含殺菌劑培養基上,菌落面朝下,每處理重復3次,以加入等量無菌水制成的PDA平板為對照,將各處理培養皿倒置于28 ℃恒溫培養箱內培養。4 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測量各菌落直徑大小,計算抑菌率。抑菌率=(對照菌落直徑-處理菌落直徑) /(對照菌落直徑)×100%]。以殺菌劑質量濃度的對數值(x)為橫坐標,各處理濃度的生長抑菌率(y)為縱坐標,求毒力回歸方程、抑制50%目標菌所需殺菌劑濃度(EC50)和相關系數[8,9]。
2? 結果與分析
2.1? 10種殺菌劑對茄病鐮刀菌的毒力測定
根據對茄病鐮刀菌的室內毒力測定結果,求得毒力回歸方程(表1)。10種殺菌劑對茄病鐮刀菌的抑制作用由強到弱依次為甲基硫菌靈、百菌清、惡霉靈、多菌靈、代森錳鋅、錳鋅·氟嗎啉、甲霜·錳鋅、氟嗎·乙鋁、烯酰·雙脲氰、咯菌腈。其中甲基硫菌靈的EC50最小,只有0.568 3 mg/L,抑制作用最大;而咯菌腈的EC50最大,為270.204 4 mg/L,抑制作用最弱。
2.2? 10種殺菌劑對尖孢鐮刀菌的毒力測定
根據對尖孢鐮刀菌的室內毒力測定結果,求得毒力回歸方程(表2)。10種殺菌劑對尖孢鐮刀菌抑制作用由強到弱依次為惡霉靈、多菌靈、代森錳鋅、甲霜·錳鋅、甲基硫菌靈、百菌清、錳鋅·氟嗎啉、氟嗎·乙鋁、烯酰·雙脲氰、咯菌腈。其中惡霉靈的EC50最小,只有0.636 7 mg/L,抑制作用最大;而咯菌腈的EC50最大,為143.040 8 mg/L,抑制作用最弱。
3? 討論
毒力回歸方程能有效反映不同濃度殺菌劑與抑菌效果的關系,EC50表示抑制50%目標菌所需殺菌劑濃度,是衡量殺菌劑毒力強弱最可靠的標準,可以利用EC50對不同種類殺菌劑毒力強弱進行比較[10-12]。EC50越大表明殺菌劑的毒力越弱,病害對其敏感度越低,反之,殺菌劑毒力越強,病害對其敏感度越高[13]。本研究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10種殺菌劑對當歸根腐病菌的室內毒力,結果表明,對茄病鐮刀菌抑制作用從強到弱依次為甲基硫菌靈、百菌清、惡霉靈、多菌靈、代森錳鋅、錳鋅·氟嗎啉、甲霜·錳鋅、氟嗎·乙鋁、烯酰·雙脲氰、咯菌腈;對尖孢鐮刀菌抑制作用從強到弱依次為惡霉靈、多菌靈、代森錳鋅、甲霜·錳鋅、甲基硫菌靈、百菌清、錳鋅·氟嗎啉、氟嗎·乙鋁、烯酰·雙脲氰、咯菌腈。甲基硫菌靈、百菌清、惡霉靈、多菌靈、代森錳鋅對茄病鐮刀菌EC50均小于10 mg/L,毒力高,而對尖孢鐮刀菌毒力高的殺菌劑為惡霉靈、多菌靈、代森錳鋅、甲霜·錳鋅,EC50均小于10 mg/L。因此,綜合考慮各因素,惡霉靈、多菌靈和代森錳鋅對當歸根腐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建議在生產中交替使用以減弱抗藥性的產生。
然而,由于田間與實驗室環境的差異,在實際使用時還需進行田間防效試驗,另外,根腐病是典型的根部土傳病害,以菌絲和菌核在土壤和病殘組織中存活,其存活時間較長,發病后防治困難,因此,建議采取以預防為主,多種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Z].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 中國植物志 五十五卷 第三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16.
[3] 湯飛宇.當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1-9.
[4] 劉娟娟,趙慧巧,盧年華,等.當歸主要病蟲害防治研究進展[J].藥學研究,2015,34(5):293-295.
[5] 汪淑霞,宋振華,王富勝.當歸根腐病防治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16(10):87-89.
[6] 黃亞萍.當歸根腐病病原物研究[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11.
[7] 慕立義.植物化學保護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8] DAYKIN M E,MILHOLLAND R D. Infection of blueberry fruit by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J].Plant disease,1984,68(11):948-950.
[9] 楊? 軍,高智謀,張紹陽,等.10種殺菌劑對葡萄黑痘病菌的抑菌活性及聯合毒力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5,32(4):518-522.
[10] 王? 凡,胡? 奎,陳? 然,等.8種殺菌劑對核桃根腐病菌室內毒力測定[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23):4-7.
[11] 潘龍其,張? 麗,袁慶華,等.不同殺菌劑對擬枝孢鐮刀菌的毒力測定及田間防效[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6,21(1):87-96.
[12] YOON H S,HACKETT J D,PINTO G,et al. The single ancient origin of chromist plastid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2,99(24):15507-15512.
[13] 陳? 照,張? 欣,蒲金基,等.內吸性殺菌劑對橡膠白根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J].農藥,2007,46(9):6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