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震
(泰安市水文局,山東 泰安 271000)
泰安市位于山東省中部的泰山南麓,屬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99 mm,其中6~9月降水量520 mm,占年降水量的74.4%,3~5月降水量99.3 mm,占年降水量的14.2%,具有春旱、夏澇、晚秋又旱的特點。降水量的年際之間也比較明顯,豐、枯交替出現,旱澇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研究泰安市降水時空分布特征及其變化趨勢,探討影響降水的主要原因,為防汛抗旱提供決策依據。
本研究所需的基礎資料來源于泰安市水文局。泰安市現有雨量觀測站195處,本文選用資料系列長、代表性好的32處站點1953—2018年的逐月降水數據,用算術平均法計算出泰安市6縣(市、區)1953—2018年的逐月降水量。各站資料觀測均按《水文觀測規范》規定觀測,每年都由水文部門按照《水文資料編印規范》對所觀測的資料進行整編、刊印成冊。其觀測成果精度高、可靠性強。數據來源權威,其可靠性、時間分辨率和連續性均能滿足本研究的要求。
對長時間、廣地域降水序列的研究,為凸顯其特征,本研究運用水文統計方法,在EXCEL、SPSS及GIS軟件中對近66年來的降水數據進行處理,主要統計變量包括:均值M、均方差S、變差系數Cv、偏態系數Cs以及數據離散程度R。
根據泰安市6縣(市、區)1953—2018年的資料統計,泰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99 mm,樣本標準差為166.3 mm,Cv值為0.24,Cs值為0.88。據對6縣(市、區)年度Cv值分析,其值在0.23~0.27之間波動。Cs值在0.43~1.35之間波動,其中肥城市Cs值最小,寧陽縣Cs值最大。泰安市降水年際變化大,最大年均降水量為1361 mm,出現在1964年,最小年均降水量為348 mm,出現在2002年,倍比為3.91。
據泰安市1953—2018年降水距平百分比(見圖1)分析,近66年來,研究區域降水偏多的年份有31年,偏少的年份有35年。1)1953—1971年,降水距平百分比曲線稀疏,降水波動小;1972—2002年降水距平百分比曲線稠密,降水波動大。2)以1972年為界,1954—1971年降水量偏多,累積降水距平百分比為112%;1972—2002年降水量偏少,累積降水距平百分比為-171%。3)以2003年為界,2003—2011年降水量偏多,累積降水距平百分比為116%。4)2012—2018年降水量偏少,累積降水距平百分比為-55.4%。

圖1 泰安市1953—2018年降水累積距平百分比
根據國際標準,R≥50%為澇,50%>R>25%為偏澇,25%≥R≥-25%為正常,-25%>R>-50%為偏旱,R≤-50%為旱。由圖1可見,泰安市近66年來,有2年為澇,1964年、1990年;有4年偏澇,1957年、1969年、2003年、2004年;有 52年正常年份;有1年旱年,為2002年;有7年偏旱,1966年、1968年、1981年、1986年、1988年、1989年、1992年。這66年中降水災害年總數14年,災害年降水概率21.2%;正常年降水概率78.8%。單就降水指標而言,泰安市有接近1/4的年份屬旱澇年,旱澇發生的概率較大。
據1953—2018年泰安市降水資料分析,全市降水在年內時程分布上很不均勻,各月份之間降水差異甚大。7月降水量最多,為211.9 mm,1月降水量最少,僅為6.6 mm,倍比為32.1。泰安市降水不僅各月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而且汛期、非汛期差異明顯,汛期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74.4%(見表1),所以很有必要區分汛期、枯季。

表1 泰安市降水量的年內分配統計表
圖2在降水距平百分比上同時把泰安市年度與汛期、非汛期作比較。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年份里,汛期距平百分比曲線與年度曲線在演變上有很好的一致性,而非汛期曲線與年度曲線相比則波動較大,這與汛期集中了全年大部分降水有關。如2003年、2004年均為偏澇年份,非汛期降水少,距平百分比分別為47%、38%;而汛期降水分別占全年降水的65.7%、84.9%,距平百分比分別為30%、58%。系列中1964年年度降水和非汛期降水均為最大,該年度汛期、非汛期降水都是正距平,汛期降水1050 mm,距平為1.02;非汛期降水311 mm,距平百分比為74%。

圖2 1953—2018年泰安市年度、汛期、非汛期降水距平百分比曲線圖
為了對全市的降水分布特點有比較直觀的認識,根據泰安市1953—2018年降水觀測數據,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中采用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內插法,繪制出多年平均降水量線等值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降水量變化范圍在地區上的分布總體是南部大于北部,東部大于西部。由于受地理位置、大氣環流等因素影響,泰安市的降水區域分布不均,其中泰山區降水量最大,為792 mm,東平縣降水量最小,為625.6 mm,降水量總體呈現自東南向西北遞減的差異規律。泰山頂是一個封閉的800 mm小圈。
1)據泰安市1953—2018年降水距平百分比曲線及趨勢線分析,泰安市近66年來降水變化趨勢:以1972年為界,1953—1971年降水量偏多,1972—2002年降水量偏少;以2003年為界,2003—2011年降水量偏多;2012—2018年降水量偏少,多為偏旱或平水年份。
2)據1953—2018年降水數據統計,泰安全市降水在年內時程分布上很不均勻,7月份降水量最多,為211.9 mm,1月份降水量最少,僅為6.6 mm,倍比為32.1。汛期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74.4%。
3)由于受地理位置、大氣環流等因素影響,從泰安全市范圍看,降水區域分布不均,其中泰山區降水量最大,為792 mm,東平縣降水量最小,為625.6 mm,降水量總體呈現自東南向西北遞減的差異規律。泰山頂是一個封閉的800 mm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