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學,趙西芳,王衛紅
?
234例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軀體健康狀況調查
黃 學,趙西芳,王衛紅
上海市金山工業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201506。
了解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軀體健康問題,為制定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策略提供依據。對上海市金山工業區嚴重精神疾病患者采用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分析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軀體健康問題。共調查234例嚴重精神疾病患者?;颊哕|體健康問題總檢出率為88.03%。軀體健康問題檢出率依次為超重/肥胖(60.26%)、高血壓(44.02%)、血脂異常(41.88%)、心電圖異常(37.18%)、糖尿?。?9.66%)、血常規異常(17.95%)、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異常(14.96%)。不同疾病類型患者血脂異常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男性患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檢出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不同病程患者的高血壓、ALT異常檢出率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不同服藥時間患者糖尿病檢出率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軀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軀體疾病以慢性病為主。建議在做好患者精神疾病治療和隨訪同時,還應加強對患者軀體健康問題的關注和早期干預。
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軀體健康狀況;調查
研究表明,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患軀體疾病的患病率已經超過一般人群,軀體疾病所致的死亡風險進一步加大,明顯縮短了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預期壽命[1]。為此,筆者對2017年2—3月收集的234例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體檢資料進行分析,以了解影響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軀體健康問題,為制定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策略提供依據。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金山工業區參加健康體檢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經二級以上精神病??漆t院診斷為嚴重精神疾?。患{入國家嚴重精神障礙信息系統管理;自愿參加并能配合現場調查和相關檢查,并由患者或其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住院和不愿意參加體檢的患者。
采用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疾病名稱、服藥情況等;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等;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空腹血糖、心電圖等。
高血壓:參照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2],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者經醫院診斷為高血壓病,目前正在服用抗壓藥者;2型糖尿病[3]診斷參照《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糖尿病癥狀+隨機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血脂異常:參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版)》診斷標準,三項指標其中任何一項超出正常值即判斷為血脂異常[4]:三酰甘油>1.7 mmol/L或總膽固醇>5.7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4.5 mmol/L;體質指數(BMI):BMI<18.5 kg/m2為偏瘦,18.5 kg/m2≤BMI<24.0 kg/m2為正常,24.0 kg/m2≤BMI<28.0 kg/m2為超重,BMI≥28 kg/m2為肥胖[5];心電圖異常:以鄧長生主編第5版診斷學為標準[6];其他指標以醫院體檢結果判斷值為準。
數據采用EXCEL 2007進行初步錄入,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計數資料用頻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0.05;<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調查234例嚴重精神病患者,年齡14~96歲,平均為(53.06±14.97)歲;男性109例(46.58%),女性125例(53.42%),男女比例為1∶1.47;疾病類型包括精神分裂癥104例(44.44%),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112例(47.86%),雙相情感障礙13例(5.56%),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5例(2.14%),癲癇所致精神障礙0例,偏執性精神病0例;患者病程為2~75年,平均為(31.75±17.69)年;服藥時間2~52年,平均服藥時間為(20.72±11.48)年;婚姻狀況:未婚69例(29.49%),已婚140例(59.83),離婚14例(5.98%),喪偶11例(4.70%);文化程度:文盲63例(26.92%),小學81例(34.62%),初中79例(33.76%),高中/中專10例(4.27%),大專及以上1例(0.43%);正在服藥87例(37.18%),現未服藥147例(62.82%)。
本次調查234例患者資料,其中206例患者檢出軀體健康問題,檢出率為88.03%。軀體健康問題檢出率由高到低依次為:超重/肥胖(60.26%,141/234)、高血壓(44.02%,103/234)、血脂異常(41.88%,95/234)、心電圖異常(37.18%,87/234)、糖尿病(19.66%,46/234)、ALT異常(14.96%,35/234)。不同疾病類型患者血脂異常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不同疾病類型軀體健康問題檢出比較
注:*表示Fisher精確檢驗。
男性患者ALT檢出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其他指標無性別差異(>0.05)。不同年齡段患者軀體健康問題檢出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精神病患者軀體健康問題檢出比較
注:*表示Fisher精確檢驗。
不同病程患者高血壓、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其他異常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正在服藥者和現在未服藥者比較,血脂異常檢出率由統計學意義。服藥患者中,不同服藥時間患者糖尿病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其他異常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不同病程、服藥時間的精神病患者軀體健康問題檢出比較
注:*表示Fisher精確檢驗。
本次調查發現,上海市金山工業區嚴重精神病患者以青壯年為主,患者文化程度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95.30%),疾病分類以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47.86%)和精神分裂癥(39.74%)為主,與其他研究結果相似[7],提示應對這兩種疾病予以重點管理。本次調查發現,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軀體健康問題檢出率為88.03%,與北京市月壇社區的研究結果(89.0%)相近[8],說明嚴重精神病患者的軀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應予以足夠重視。合并軀體健康問題的患者中,超重/肥胖檢出率最高(60.26%),其次是高血壓(44.02%)和血脂異常(41.88%),不同精神疾病類型的血脂異常檢出不同,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高血壓檢出率最高,精神分裂癥血脂異常檢出率最高。這可能與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及身體活動不足有關。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藥物能夠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和肥胖的發生率[9],精神疾病患者比一般人群體力活動明顯減少,體力活動的形式也僅僅是步行[10],這些因素將進一步加大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11]。建議在精神衛生工作中,應有效引導患者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鼓勵患者進行規律的體力活動,提高體質,預防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
本研究顯示,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患者的軀體健康問題檢出率無顯著性差異。不同病程患者高血壓檢出率不同,病程大于30年,高血壓檢出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12]。精神疾病患者自身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負性精神心理狀態對其高血壓的發病密切相關,且年齡的增大、服藥時間的延長,患者的血管彈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都會加大高血壓的發病風險[13-14]。不同病程患者的ALT異常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可能是與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肝損傷有關[15]。男性患者的ALT檢出率高于女性,目前尚未見相關報道,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正在服藥者的血脂異常檢出率高于現在未服藥者,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16],主要原因是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可導致脂代謝紊亂。不同服藥時間患者糖尿病檢出率不同,主要是由于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可導致血糖升高,抗精神病藥物是BMI增加和糖代謝異常的重要危險因素[17]。建議,在嚴重精神疾病患者隨訪管理中,應加強血壓、血糖、ALT監測,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指標,從而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本研究收集分析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健康體檢資料,了解影響患者的主要軀體健康問題,對開展精神疾病社區防治、管理和康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研究對象僅局限在單一社區,且樣本量較少,代表性不足;二是研究資料僅局限在某一年份,缺乏動態觀察資料比較,對病情變化無法判斷。
綜上所述,金山工業區精神疾病患者主要軀體健康問題是超重/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建議在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中,除密切關注患者精神癥狀的控制外,還應關注患者的軀體健康問題,明確軀體健康問題與精神疾病治療之間的關聯,早期采取適當的預防和干預措施,減少軀體健康的影響因素,改善患者軀體健康狀況。
[1] 馬欣榮, 侯彩蘭, 賈福軍. 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軀體共病的現狀和挑戰[J].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4, 23(2):181-183.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8):701-743.
[3]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8, 10(1):4-67.
[4]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 12(5):390-419.
[5] 陸再英, 鐘南山. 內科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6] 鄧長生. 診斷學[M]. 5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7] 聶蓮蓮, 馬翠. 上海市某社區嚴重精神疾病患者體檢情況[J]. 職業與健康, 2017, 33(7):965-697.
[8] 薛雪, 劉希舜, 石瑋. 社區146例精神病患者軀體健康問題分析[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6, 15(4):299-301.
[9] 林涌超, 歐文前, 李凌恩, 等. 氨磺必利與氯氮平對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對照研究[J]. 2012, 21(8):705-707.
[10] Daumit G L, Goldberg R W, Anthony C,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in adul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J]. J Nerv Ment Dis, 2005, 193(10):641-646.
[11] 吳艷琴, 黨瑞麗, 江沛, 等. 抗精神病藥物的心血管副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6, 36(4):327-331.
[12] 溫詠平, 陳慶強, 王偉華. 2014 年212 例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壓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壓藥物臨床應用的橫斷面調查[J].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4, 29(12):1425-1428.
[13] 王昊, 賀丹軍, 李勇. 負性心理導致老年人血壓升高的診治[J]. 江蘇醫藥, 2013, 39(21): 2614-2615.
[14] Meltzer H Y, Davidson M, Glassman A H, et al. Assessing cardiovascular risks versus clinical benefits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 treatment[J]. J Clin Psychiatry, 2002, 63(Suppl9):25-29.
[15] 汪愛嫵, 王翔, 王宇峰, 等. 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肝臟改變的B超診斷分析[J].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15, 32(6):11-12.
[16] Miura M, Uno T, Tateishi T, Determination of fexofe- nadine enantiomers in human plasma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J Pharm Biomed Anal, 2007, 43(2):741-745.
[17] 易峰, 梅佳, 蘇旭江. 二甲雙胍減輕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精神分裂癥患者體質量增高的Meta分析[J].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3, 22(3):221-224.
Survey on Physical Health Status in 234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To understand the main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to provide basis for taking targeted intervention measures.Questionnaire surve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A total of 234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overall detection rate of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was 88.03%. The main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were overweight/obesity (60.26%), hypertension (44.02%), dyslipidemia (41.88%),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37.18%), hyperglycemia (19.66%), abnormal blood routine (17.95%) an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ALT)(14.9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tection rates of hypertension and dyslipidemia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 types (<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ALT in mal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patients (<0.05); the abnormal detection rates of AL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urse of disease was differ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medication time was differ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is not optimistic. Chronic diseases are the main body disea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att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of patients while the treatment and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are well done.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Physical health status; Survey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3022
黃學(1983—),男,廣西田陽人,本科,主管醫師,主要從事社區慢性病管理工作,hxuer@126.com。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