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秉武
在社會快速發展之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實現了持續提升,吃好成為吃飽之后的又一個新的需求。大豆由于其營養豐富,可加工成多種營養食品,已經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食品之一。這就對綠色大豆的種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試對如何種植好綠色大豆進行分析和探討。
大豆作為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在東北地區有很長的種植歷史和廣大的種植面積。大豆的生產經歷了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在其整個生產周期中,必須要牢牢抓住幾個關鍵性生產環節并保證其達標,否則會對大豆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在進行綠色大豆的種植方面,這些關鍵性環節更是十分重要。因此,種植綠色大豆既能有效提升其產量和節約成本,更會使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提升市場競爭力。
1種植綠色大豆應關注的問題
1.1科學適當選擇品種問題
農民說得好:“種地選好種,一畝頂二畝”。大豆經過多年的培養和種植,不但品種多,而且各具其適用性。但很多品種在抗病、耐旱、耐澇這幾個方面能力不足,對產量和質量造成一定影響。所以,大豆要保證優質和高產量,必須要以選擇優良品種為前提和基礎。為此,農民在種植大豆時,應該盡可能避免采取相互兌換的方法,而應該購買優質品種,以避免出現產量低和品質低的現象發生。
1.2需要大力解決土壤營養成分不良問題
大豆在它的整個生長周期當中,是通過根部完成全部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因此,它更需要生長于疏松、肥沃的土壤當中。但在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地區種植大豆的土壤由于耕地深,疏松性程度低的面積大,整地尚未達到規定標準,同時,由于施肥水平方面參差不齊,造成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土壤板結現象,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遠遠不足,影響了土壤的通透能力。由于未能達到大豆的理想生存環境,造成大豆的根系難以得到較好發育,植株出現了“上肥下瘦”現象,使大豆的正常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1.3需要重點解決施肥方面存在的問題
施肥技術對于保證大豆高產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從當前來看,相當部分農民在施肥方面認識不足,常見的現象是“一靠種子,二靠天,三靠農藥和二銨”。對于許多地方來說,肥料方面的單一性,肥料的流失比例較大,肥料以化肥為主且使用量較大,都是影響大豆的品質的重要因素,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那么種植綠色大豆則很難取得預期性效果。
1.4要重點解決好播種以及和收割問題
對于種植環節,要避免出現種植過密,應根據其品種進行合理密植。同時,大豆是一種十分喜溫的作物,而多數土地由于地表溫度比較低,對其品質和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大豆的田間病蟲害和除草等問題對于保證大豆有合理的生長環境也十分重要,因此,應該加大人力除草力度,盡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減少農藥施用量,以為大豆提供良好生長環境。在收割方面,也應該盡可能采用機械收割法,并科學選取最佳收獲時期,以獲得更高的產量,取得最佳效果。
2規范綠色大豆科學種植流程
2.1規范化整地
這方面,主要應該大力推廣已經充分證明行之有效的“深松整地”法,實行“翻、松、耙”三種方式的互相結合,以有效改良土壤。一是要加強大豆的中耕深松,可以有效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大豆在生長過程中,根往下扎的越深,會使土壤的通透能力越好,給有利于大豆更好的生長發育。第二要加深壟溝的耕層。這樣,可以使深層下的水通過根為渠道,返回植株需要的養分;第三,還可以采用秸稈還田法。這種方法,能實現培肥改土,有效解決土壤當中有機質含量不足的問題。
2.2采用機械化方式播種
采用機械化方式,可以使播種精細化,有利于確保大豆的合理密植。主要應該控制好三點。一是進行大豆播種之前,要合理調整和規范播種機排種部件間隙,最大限度減少因排種部件間隙不適合造成的多播及少播現象。第二是要做到選擇優良品種,既要確保大豆種子具有較高的純凈度和發芽率,也要對播種的數量和質量加以嚴格控制。
2.3采用科學方法施用肥料
這方面一是要堅持深施肥,二要堅持在適宜的時機施肥,同時要盡可能降低有機肥料流失量。大豆在施肥上,應該以“前輕后重,淺少深多”為基本原則。種肥應采取分層施,耕層和深層點各占1/3和2/3。第一層及第二層宜分別在大豆種子以下5~7cm和10~15cm,肥量比例應該為1:2。氮肥是大豆生產中用量最多的肥料,避免在溫度高和雨水調和的年分施肥,并控制好與磷肥和鉀肥的比例。此外,在花期還可以采取噴灑尿素及微量元素,以利其更好的生長發育。
2.4采用科學方法抓好雜草清除
這方面,應該重點避免大豆受到藥害侵蝕。主要方法是:一、采用秋噴藥法或者播前噴藥法,以實現對土壤封閉滅草;二、對各類雜草堅持早治和快治,并選用適合的滅草劑和噴藥劑量;三、采用化學法和機械除草法相結合方式,以有效減少用藥量和因此帶來的藥物殘留。
2.5采用科學方法適時收割
主要是:①采用機械收割法,以提升大豆品質;②科學把握大豆機械收獲時機,一般在大豆植株落葉量達到80%且發現豆莢變黃時,可以以機械方式分段收獲;③抓好收割機的科學改造,以降低機械收獲破損率。
綜合以上所述,生產綠色大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在它的整個生長周期中嚴格加以科學管理,這樣才能有效確保其產量高,品質好,無公害,讓農民獲得更好的收入。
(作者單位:155623黑龍江省八五二農場第三管理區)